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设计毕业论文范文,设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MOOCs教学设计样式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11-19
  • 阅读量185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MOOCs发展至今,取得了一些研究和实践成果,但比较而言,对MOOCs教学设计层面研究不足,这必然会影响MOOCs生态的良性发展。该文首先阐述了主流MOOCs的教学局限性,然后分析了主流MOOCs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活动,发现当前主流MOOCs教学模式单一,活动设计主要以获得学习为主,而对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重视不足。依此思路,该文作者一方面努力汲取传统教育框架下教学法、认知科学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根据多年来在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多种MOOCs教学样式。


  关键词:MOOCs;教学设计;样式;


  作者简介:刘名卓:博士,副研究员,资源部主任,研究方向为网络教育、数字化教学设计及教育软件可用性测试


  MOOCs自2012年以来,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实践探索,特别在高等教育界,国内外掀起了一股对MOOCs理念、高等教育变革、课程建设、平台建设、以及应用前景探索的热潮。知名媒体人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L.Friedman)说,“没有哪样事有这么大的潜力,能让我们重新构想高等教育”[1]。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米切尔·史蒂文斯(MitchellStevens)如是说“观察高等教育25年来,我还从没有见如MOOCs发展这么神速的。”但综观近年来学术界对于MOOCs的研究,渗透到在线教学设计即教学法层面的研究并不多。教学设计是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若对MOOCs的教学设计没有系统的科学研究,势必影响MOOCs生态的良性发展。


  一、主流MOOCs的教学局限性


  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对促进高等教育的教学变革作出了积极贡献。总体来说,所有的MOOC模式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如课程的参与者遍布全球、同时参与课程的人数众多、课程内容可以自由传播、实际教学不局限于单纯的视频授课,而是同时横跨博客、网站、社交网络等多种平台。此外,这种类型的课程虽然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但依然希望参与者能够按照课程的大致时间进行学习,以便获得最好的效果。总体来说,MOOC具有易于使用、费用低廉(绝大多数MOOC是免费的)、覆盖人群广、自主学习、学习资源丰富等优点[2]。


  然而,MOOC的劣势也不容忽视,除了“飚高的中途退课率”和“学习MOOC的终端设备单一”之外,比较突出的还有以下两方面:(1)教学模式单一。虽然新兴的MOOC平台在支持大规模学习群体的自主学习方面做了有益探索[3],例如,吻合人类学习规律的微视频设计,促进长时记忆的互动反馈设计等,但是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平台较已有的在线教学平台(如Blackboard、Sakai等)功能简单,如没有提供内容共享/复用、多模式课程模板、课组管理等功能,不能支持教师采用适合自身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教学模式、课程的复用和共享、同一个教师任不同课程或者多个教师任同一门课程等多种需求[4]。另外,教学活动主要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理解类活动,包括视频讲座、案例研读、资料阅读、操作演示、讨论交流等,而对创建类活动(如问题探究)、分享类活动(如成果展示与互评)、评估类活动(如互评、自评)等活动的设计并不多。(2)教育理念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没有大的突破。对目前国际上三大主流MOOC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主流的MOOC课程教学模式基本延续了传统课程结构与教学流程,注重学科内容固有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以学科内容为中心,通过教师的知识讲解,并辅以一定的实践活动和练习测试,以帮助学习者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类似于课堂搬家。活动设计主要以获得学习为主,而对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重视不足。


  二、主流MOOCs的结构分析


  Coursera是目前提供MOOCs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在线课程平台。下面以Coursera中的MOOC课程为例,说明主流MOOCs的教学样式结构。随机选取Coursera中的MOOCs进行分析,得到如图1所示的一般课程结构图。


  从图1可以看出,在Coursera中,每门MOOC基本都包括课程信息、学习内容、学习评价和交互活动四个模块,这些模块显示在第一层;第二层是第一层中各模块的子项,如学习内容又包括视频讲座、资料阅读;学习评价又包括测验、调查等,交互活动包括论坛、Wiki等;第三层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如第一周需听讲的视频讲座、需阅读的文章、需进行的测验与讨论等。针对每一周的视频讲座,除了在线观看外,还会提供PPT课件下载、讲稿文字下载和讲座视频(MP4格式)下载的功能,每一周都会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讨论与在线测试。


  三、MOOCs教学设计新视域——在线教学样式


  由以上所述可见,当前xMOOCs主要以“获得学习”为主,而对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考虑不足,所以体现出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实际上,网络环境为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条件,强化对在线学习规律的研究。创新在线教学模式,将是改善MOOCs教育成效的不变命题。对于教师来说,除了教育观念的转化,重要的是还要具备在线教学设计与实施技能。但是我们注意到目前MOOCs建设存在一个瓶颈:大多数教师来自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对在线教学不熟悉,缺乏在线教学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很难进行有效的MOOCs设计。在面对面教学中,已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设计模式,但在这些模式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学设计的理论比较抽象、宏观,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践环节,即使教学专家都很难把握其实质,而对于新手教师难度更大,所以本文主要从教学样式的视角,力求以多种通用且操作性强的样式来指导MOOCs的教学设计。


  教学样式是获取教学实践中的专家经验的方法,目的是以一种简洁的形式记录教学实践的专家知识,使得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可以方便地获得。教学样式的本质是提供一种分享成功教学实践的格式和方法,它能够保证成功的实践可以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以不同的方式使用[5]。如图2所示,教学样式界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之间,即介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理论之间,教学模式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而教学案例又比较具体,与具体的学科知识关联度高,不适于作为一般性的设计参考支架。


  样式(Pattern)研究起源于建筑学,最早是由建筑理论家Alexande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随后,样式思想慢慢影响了软件行业,许多人开始用样式来记录软件设计的专业经验。伽玛等软件工程学者出版了《设计样式》一书,详细呈现了信息系统应用的成功样式,成为样式在软件行业应用地位的奠基之作。同时,一些美国和德国具有丰富计算机教学经验的学者,也将基于样式的方法应用到问题解决中,开展了教法样式项目(PedagogicalPatternsProject)的研究[6]。此外,欧盟ELEN项目(2003)[7]、IMS全球学习联盟UNFOLD项目等都对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样式进行了有益实践,出现了在线学习的设计样式(DesignPatternsfore-Learning),研究了在线学习环境中从课程内容到教学组织的设计经验。DianaLaurillard在2012年新出版的Teachingasadesignscience-buildingpedagogicalpatternsforlearningandtechnology一书中,提出了教学是一种设计科学的观点[8],并且探讨了“获得学习”“探究学习”“讨论学习”“实践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样式。我国的胡小勇老师提炼出三种优质网络课程的收敛样式:理论导学型、技能训练型和问题研学型[9]。


  一方面我们努力汲取传统教育框架下教学法、认知科学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经验,这些知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如优质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案例。另一方面,根据多年来在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和研究成果[10],以及对我国网络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主流MOOCs的设计分析,我们提出了七种MOOCs在线教学样式,分别是理论导学型(基于内容的设计)、技能训练型(基于技能的设计)、问题研学型(基于问题的设计)、情景模拟型(基于情景的设计)、案例研学型(基于案例的设计)、自学探究型(基于探究的设计)和实验探究型(基于实验的设计),这些设计样式适用于对整门课程、学习模块、学习单元或者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在同一门课程中,各种设计样式可混合使用。各种设计样式有统一的结构,均由名称、解释、信息结构模型几部分组成,下面分述之。


  (一)理论导学型


  1.名称:理论导学型(基于内容的设计)


  2.解释:理论导学型设计样式注重学科内容固有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以学科内容为中心,通过教师的知识讲解,辅以一定的实践活动和练习测试,帮助学习者达成学习目标。通常,理论类的课程采用此种设计样式,如教育概论、心理学导论、外国文学史等课程。该类样式主张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解决方案:每周或每一学习单元中的活动设计与排列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


  对于具体学习单元或者每周的学习活动设计,一般采用图3中的“学习指导”“学习导入”“教师精讲”“实践活动”和“学习评价”五类学习板块/活动,当然这五类活动只是MOOCs课程的共性提炼,每一门课程会随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当前xMOOCs基本都采用这种样式。


  (二)技能训练型的设计样式


  1.名称:技能训练型(基于技能的设计)


  2.解释:技能训练型设计样式注重学习者某种技能或技巧的培养,以学习者参与和体验为特点,为他们提供一系列操练和模拟体验的机会,从而使学习者达成学习目标。通常,操作类、实训类以及实践类课程可以采用此种设计样式,如计算机软件、硬件组装、家用电器维修、医学上的解剖学、航空航天、旅游、汽车组装、足球、游泳等课程。


  3.解决方案:每周或每一学习单元中的活动设计与排列如图4所示。


  对于具体学习单元或者每周的学习活动设计,可采用图4中“学习指导”“体验”“教师精讲”“再体验”和“巩固练习”五类学习活动,当然这五类活动只是技能训练型课程的共性提炼,每一门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度增加学习活动,原则上以这五类活动为准。


  (三)问题研学型的设计样式


  1.名称:问题研学型(基于问题的设计)


  2.解释:问题研学型设计样式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问题与知识间的联系,学习者通过自学与助学相结合的方式围绕问题展开研习,教师通过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知识技能进行测评,最终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学习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类课程的设计核心在于问题情境的设置,适用于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课程的设计。


  3.解决方案:每周或每一学习单元中的活动设计与排列。


  对于具体学习单元或者每周的学习活动设计,可采用图5中“学习指导”“抛出问题”“研习问题”“评价总结”和“应用迁移”五类学习活动,当然这五类活动只是问题研学型课程的共性提炼,每一门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度增加学习活动,原则上以这五类活动为准。


  (四)情境模拟型的设计样式


  1.名称:情境模拟型(基于情境的设计)


  2.解释:情境模拟型设计样式以情境体验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模拟或虚拟的情境中通过情景观摩或者角色扮演等方式在体验中应用所学知识。它在假设的情境中进行,在教师的指导或协助下,学生设计出与知识应用相关联的实践场景,并置身于该场景,学生是情境的主要推动者,并在情节的发展中促进深层学习目标的完成。该类设计样式一般适用于实践性或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高职高专中的医药卫生、公共事业、法律、旅游等课程,本科教育中的文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等课程。


  3.解决方案:每周或每一学习单元中的活动设计与排列如图6所示。


  对于具体学习单元或者每周的学习活动设计,可采用图6中“学习指导”“情境创设”“内容解析”“体验情境”和“评价总结”五类学习活动,当然这五类活动只是情境模拟型课程的共性提炼,每一门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度增加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成果互评等,原则上以这五类活动为准。


  (五)案例研学型的设计样式


  1.名称:案例研学型(基于案例的设计)


  2.解释:案例研学型设计样式最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以案例为基本的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学习的情境之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案例研学型设计样式能够较好地将学习内容与实践情景结合起来,主要适用于医学、管理学、法学等领域的课程,且这些领域的课程有比较丰富的结构良好案例,如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北京大学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等著名的案例库。


  3.解决方案:每周或每一学习单元中的活动设计与排列如下页图7所示。


  对于具体学习单元或者每周的学习活动设计,可采用下页图7中“学习指导”“案例发布”“案例研习”“案例讨论”“案例总结”和“应用迁移”六类学习活动,当然这六类活动只是案例研学型课程的共性提炼,每一门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度增加学习活动,原则上以这六类活动为准。


  (六)自主探究型的设计样式


  1.名称:自主探究型(基于探究的设计)


  2.解释:自主探究型设计样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模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该设计样式的特色是探究活动,即以活动为主线开展教学。自主探究型的课程多见于以主题为线索的、综合的、开放的甚至跨学科的学习内容,短的可以是1到2个课时,长的则可以达到几周。自主探究的主题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采集、观察、试验、辩论、设计、反思、判断、汇报及创造等一系列活动,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3.解决方案:每周或每一学习单元中的活动设计与排列如图8所示。


  对于具体学习单元或者每周的学习活动设计,可采用图8中“探究导言”“探究任务”“探究过程”“探究资源”“探究评估”和“探究总结”六类学习活动。


  (七)实验探究型的设计样式


  1.名称:实验探究型(基于实验的设计)


  2.解释:实验探究型设计样式是用来检验某个理论或证实某种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研究目的,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来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条件或环境等因素,使某些新事物的生成、现象或过程再现,从而去发现、认识自然现象、事物性质和科学规律。实验是通过某些手段来解决问题,在研究领域中检验或验证某种假设、原理、理论而进行的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操作行为,主要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等。


  3.解决方案:每周或每一学习单元中的活动设计与排列


  对于具体学习单元或者每周的学习活动设计,可采用图9中“学习指导”“实验介绍”“实验指导”“实验演示”和“实验总结”五类学习活动,当然这五类活动只是实验探究型课程的共性提炼,每一门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度增加学习活动,原则上以这五类活动为准。


  总起来说,每一种有代表性的在线教学设计样式都有一定的指向性,都反映了特定的教学目标、哲学假设、课程观和价值取向,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这些相对收敛的设计样式,反映了在线教学的设计规律,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设计人员间分享成功教学实践的格式和方法,保证了成功的实践可以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使得课程更加易于维护、管理和评价;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更加高效,提高其学习满意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


  四、小结与展望


  今天,在教育领域,MOOCs依然是一个热词,但人们的教学设计视域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授递(获得)层面,而将目光投射到关注学生的协作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具体表现在MOOCs的教学法出现了新动向,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正由xMOOCs的完全自主在线学习向混合学习、翻转课堂、协作授课、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转变;由xMOOCs基于内容的教学向基于问题解决的一系列活动转变;由xMOOCs侧重于知识传播与复制向基于问题解决和知识建构转变;由xMOOCs强调视频、作业和测试等学习活动向强调学习者创造、自治等转变。


  近两年,伴随着MOOCs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一些新术语和新探索,如“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私播课)”[11]“Meta-MOOC(超级公播课)”[12]“DLMOOC(DeepLearningMOOC-深层学习公播课)”[13]“MobiMOOC(MobileMOOC-移动公播课)”[14]“MOOL(MassiveOpenOnlineLabs大众开放在线实验室)”[15,16]“DOCC(DistributedOpenCollaborativeCourse-分布式开放协作课)”[17]“PMOOC(PersonalizedMOOC-个性化公播课)”[18]“MOOR(MassiveOpenOnlineResearch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程)”[19]等。这些术语的出现主要源于两种动力:一是受MOOC启发派生出的新品类;二是针对MOOCs存在的某些不足尝试创建的新模式。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在线教学模式,拓宽了在线教育的应用范畴。正如哈佛大学在线实验学术委员会主席RobertLue[20]教授所说,MOOC仅仅代表了在线教育的初始形态,而现在好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已处在“后MOOC”时期。实际上,网络环境为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了更好的空间和条件,强化对在线学习规律研究、创新在线教学模式,将是改善MOOCs教育成效的不变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