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畜牧渔业论文范文,畜牧渔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及诊治

  • 投稿马力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628次
  • 评分4
  • 13
  • 0

史金刚

(黑龙江省望奎县畜牧兽医局1521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具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通常呈急性,病猪在临床中的患病特点是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冠状病毒是本病的病原。

1流行情况

根据猪只年龄不同的易感性,常见以下3种流行形式。第一,暴发性流行,病毒侵入易感猪群后,能够使所有年龄的猪只都感染发病,特别是冬季,大部分患猪的临床症状都不相同,猪只年龄不一样,所以死亡率也都很不一样。第二,地方性流行,这种流行形式仅在常有仔猪出生或者易感猪只不断增加的猪场中,病毒会长期存在,因为时间和免疫能力会影响仔猪在免疫母猪的乳汁中得到的被动免疫,当猪只的免疫力比病毒的感染力低的时候,就会被感染。第三,周期性流行,多见于病毒重新侵入有免疫母猪的猪场,因为上个冬季感染的猪早已经被屠宰,所以新引进的架子猪和出栏猪就成了易感猪只。

2临床表现

感染猪只在患病初期的体温会升高到39~40℃,食欲降低甚至消失。患猪流泪,有呕吐表现,腹胀,继而有剧烈的腹泻表现,而且很快就排水样便,具有恶臭气味,患病的后期肛门失禁。病猪有渴感,掉膘很快,部分患猪如果不存在并发症就能够在短期内康复。仔猪年龄越小、病程越短、相应的死亡率就越高。通常2周龄以内的仔猪在感染以后的12~24小时可见有呕吐表现,随后腹泻严重,排水样或糊状便,呈黄色,并且时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具有恶臭气味,体重很快下降,可见明显的脱水症状,在表现发病之后的2~7天开始出现死亡,具有90%~100%的死亡率。大于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降低明显。断仔猪只感染以后,有水泻症状,呈喷射状,粪便颜色呈灰色或褐色,个别患猪有呕吐现象,腹泻会在5~8天以后消失,但是死亡情况特别的少,体重降低,仔猪恢复以后,可见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最后会成为僵猪。

3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猪只可见的病理变化是急性卡他性胃肠炎,尤其凝乳块充满在胃内,胃黏膜充血;黄色的肠内容物呈泡沫状、透明;肠壁弹性降低,管壁变薄,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淋巴管中没有乳糜存在。

4鉴别诊断

第一,流行性腹泻在寒冷的季节流行较广泛,患猪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和传染性胃肠炎患猪很像,各年龄的猪只几乎同时腹泻,大猪感染以后在数天内可以康复,但是仔猪会有部分患病死亡。第二,猪轮状病毒病也是流行于寒冷的季节,尤其是8周龄以内的仔猪容易发生,一般大猪都是呈隐性感染。患猪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都很轻微,具有比较低的病死率。第三,仔猪白痢的易感群体主要是10~30日龄的仔猪,大多呈地方性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率中等,病死率比较低。猪只患病后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排出的稀粪呈现白色的糊状。第四,仔猪黄痢的易感群体是1周龄以内的仔猪,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猪只感染后多表现为最急性或急性,呕吐症状很少,排出的稀粪呈黄色。第五,仔猪红痢是3日龄内的仔猪多发,大于1周龄很少发病。猪只感染以后多为最急性或急性,时而可见呕吐情况,排出的粪便粘稠而且呈现红色。第六,猪副伤寒多发于2~4月龄的猪只,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猪只感染后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急性型患猪感染初期有便秘情况,后期下痢,排出具有恶臭气味的血便,耳、腹及四肢的皮肤呈深红色,感染的后期呈青紫色。慢性患猪感染以后下痢症状会反复,排出灰白、淡黄或暗绿色的粪便,皮肤可见痂样湿疹。第七,猪痢疾于2~3月龄的猪只多发,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缓慢传播,流行期长,容易复发而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但是病死率较低。病初患猪体温稍微升高,排出的粪便中混有多量粘液和血液,呈胶胨状。

5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场的卫生管理措施,保持舍内干燥并且卫生,能够有足够的阳光照射。经常给舍内地面和饲养用具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尽量不要在外地引进猪只。尽快将发病的猪只进行隔离,并且进行消毒。对本病多用对症疗法以减轻症状和降低死亡率。加强保温,采用输液、补充电解质和促进消化的药物加以治疗,可以防止肠道菌的并发感染,促进康复。脱水严重的患猪应该补充生理盐水和葡萄糖,以使病情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