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畜牧渔业论文范文,畜牧渔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猪黄曲霉素中毒的防治

  • 投稿小米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781次
  • 评分4
  • 77
  • 0

张春生

(黑龙江省讷河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161300)

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引起猪只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临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等为特征。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主要分布于肝脏,可经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而发生羟化、脱甲基和环氧化反应。黄曲霉毒素影响DNA、RNA的合成和降解,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和代谢,线粒体代谢以及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黄曲霉毒素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性。

1病因分析

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污染玉米、花生、豆类、麦类、秸秆等。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猪误食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的含有毒素的花生、玉米、麦类、豆类、油粕等饲料而引起的。猪误食霉败饲料后1~2星期即可发病。

2临床症状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其中亚急性较常见。

急性中毒病例大多由于食入毒素污染的饲料后1~2星期发病,可在运动中死亡,或发病后2天内死亡。亚急性病例体温正常,精神沉郁,不吃,后躯无力,走路摇摆,粪便干燥,直肠出血,有时站立一隅或头抵墙。黏膜苍白或黄染,皮肤出血和充血。以后出现间歇性抽搐,表现过度兴奋,角弓反张,消瘦,可视黏膜黄染,皮肤发白或发黄。慢性病例精神萎顿,走路僵硬。异嗜癖者,喜食稀食和青绿饲料,甚至啃食泥、瓦砾,常离群独处,头低垂,弓背、卷腹,粪便干燥。亦有兴奋不安,冲跳,狂躁表现。体温正常,黏膜黄染,有的眼、鼻周围皮肤发红,以后变成蓝色。

3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主要是充血和出血,胸腹腔大出血,常积有液体。全身多处肌肉出血,常见、大腿前和肩胛下区的皮下肌肉。胃肠黏膜可见出血斑点,肠内混血呈煤焦油状、肾脏有出血斑点。肝肿大,呈黄褐色,脆弱,表面有出血点。胆囊扩张。心内、外膜常有出血点。慢性病例主要是肝硬变、黄色脂肪变性及胸腹腔积液,有时结肠浆膜呈胶样浸润,肾脏苍白、肿胀、淋巴结充血、水肿。

4诊断

若发现可疑症状,必须调查了解病史,并对现场饲料样品进行检查,发现发霉饲料,才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参考病理组织学特征变化及黄曲霉菌毒素测定的结果,还可以进行霉菌病原的分离培养。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情况和现场饲料检查情况等,初步诊断为黄曲霉素中毒病。

5预防方法

一是玉米、花生、黄豆等粮食作物收获时,必须充分晒干,切勿收置于阴暗潮湿处。配合饲料、颗粒饲料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处,严禁饲喂霉变饲料。二是猪舍内不用发霉垫草,保持舍内干燥、卫生。三是已被污染的场所可将门窗密闭,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5毫升、高锰酸钾2.5克、水12.5毫升混合熏蒸。四是平时饲料中加入适量的水合硅酸铝钠钙活性炭预防黄曲霉素中毒。减少胃肠道对黄曲霉毒素的吸收,增加肝脏的解毒功能。五是饮水中添加适量硒盐,降低黄曲霉菌素的毒性作用。六是平时要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饲料发霉。饲料经常翻晒,饲料房通风,地坪保持干燥,防止漏雨受潮。

6治疗措施

对因治疗,可在饲料中添加具有吸附效果的药物,吸附采食进入消化系统的黄曲霉毒素,修复被黄曲霉毒素破坏的肠绒毛,对肠壁形成保护膜,减少刺激,对受损消化系统消炎,迅速恢复采食量。

对症治疗,黄曲霉毒素通过肠绒毛进入血液,主要破坏具有解毒功能的肝脏,肝脏主要功能是能量转化、解毒和储存维生素,肝脏破坏后会造成大量维生素流失。直接影响机体功能和解毒,引起低温,加重中毒症状。治疗慢性病例和同舍猪,可采取停止饲喂霉变饲料,更换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治疗原则是排毒,保肝。可选用维生素C、板蓝根注射液肌肉注射和10%葡萄糖氯化钠液静脉注射等。制止出血选用维生素K3,并且防止继发感染等。中草药治疗可用:鱼腥草150克,蒲公英、羊乳各100克,筋骨草、桔梗各50克,研末,拌饲料喂,有解毒作用,但要在患猪放血后,和补糖措施同时进行,或用0.1%硫酸铜溶液、0.5%~1.0%碘化钾水溶液饮用,或拌入饲料中喂给,病轻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