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英语论文范文,中学英语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公选课教学方法探究

  • 投稿盖伦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1017次
  • 评分4
  • 33
  • 0

云南保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邓文喜

公选课是当代大学教师施展教学风采,传播学术理念的重要舞台,是体现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气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拓展横向知识面的重要渠道。

一、非英语专业学生开翻译公选课的原因分析

从国际上看,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共计约有8亿人,而以汉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则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地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所以,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各种往来中,翻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国高校中,无论是英翻汉还是汉翻英问题都是中国高校学生似乎都能做,但又总是做不好的事情。而翻译部分在当代大学里的各类和英语相关的考试中都有涉及:在被尊为大学第一大考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有涉及5%的汉翻英,在云南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本科)中有涉及10%的汉翻英,在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中有20%的翻译(英翻汉选择题和英翻汉书面表达题各占8%和12%,写作题为变相汉翻英),在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科目考试也有涉及10%的英翻汉。如何让那些在学完一年或者两年的大学英语之后依然对英语学习保持很高的学习热情,却没有机会继续上大学英语课的大学生们继续英语的学习,如何帮助那些在各种考试中在翻译部分存在巨大困难,而大学英语课堂却未能进行系统教学的学生顺利通过考试等问题都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公选课力求解决的问题。

二、开展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公选课的困难及对策

让·德利尔说过:“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翻译教学区别于纯正意义的语言教学, 翻译教学需要进行专门的翻译训练。” 翻译理论的指导性在于减少实践的盲目性、因循性, 而提高科学性、功效性(刘宓庆, 1987)。众所周知,翻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研究表明,具备以下能力的学生往往翻译成绩最好:(1)对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充分的认识;(2)具备一定量的翻译技巧;(3)对一词多义,词的内涵与外延等方面的知识有足够的了解。然而,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英语专业学生一样扎实的英语基础,没有英语专业学生一样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对重要翻译理论的了解,没能进行大量的针对相关翻译技巧的有针对性的练习等等都是制约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公选课顺利开展的因素。

但实际上,公选课又是解决这些困难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文化背景知识的灌输之后,任课教师就有足够宽裕的时间来对学生开展适量的翻译练习。而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些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有很好的效果。而在进行翻译练习时应照顾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翻译练习的趣味性和文化性

首先,翻译练习的安排必须与翻译公选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翻译训练目的指向翻译水平的提高。其次,翻译公选课选课的学生大都是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的学生,翻译训练一定不能完全依赖书面材料,如果翻译练习太没趣,反倒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最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很显然是翻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有较强文化意识才能真正理解语言, 只有在正确理解基础上,实质性的翻译才会成为可能。如果我们的翻译材料选取恰当,那么中英文的翻译对比既是翻译的练习又可以成为一次文化交流。进行翻译练习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母语文化修养的培养和汉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克服对翻译练习认识的困难

许多英语学习者都认为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更不要说是进行跨语言的翻译实践。实际上外语与母语汉语之间存在的差异被人为地夸大了。语言的共性论发现的事实说明,普遍性是第一位的,差异性是第二位的。夸大这种差异性不利于对语言的普遍规律的认识,也不利于语言翻译公选课的教学。翻译活动是一种自觉地防止母语负迁移作用的活动。但是防范的心态是增强学习者焦虑的根源,不利于学习。实际上越是大胆实践的人、越是敢于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创造性地融合的人,翻译的进步就越快。所谓“英汉的巨大差异是阻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是一个夸大的故弄玄虚。让学生认识这一点对于翻译公选课的开展有着建设性的意义。

(三)翻译练习的经常性和系统性

翻译理论的学习是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的,而真正翻译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经常的、系统的翻译练习才能取得。因此,这就决定了翻译课的特点必须是精讲多练,练习为主。

参考文献

[1]何刚强.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刘宓庆. 论翻译者的技能意识[J]. 中国翻译, 2003,(05).

[3]让·德利尔.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 .孙慧双译.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4] 孙致礼. 译者的克已意识与创造意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0,(01).

[5]王佐良. 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 翻译通讯,2005,(01).

(责任编辑:郭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