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作文教学论文范文,作文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议学习任务单设计和运用的“四点三统一”

  • 投稿虾说
  • 更新时间2017-10-31
  • 阅读量665次
  • 评分4
  • 29
  • 0
“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能积累语言、习得方法,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基本语文素养。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的课堂虽然力图转变学教方式,但是教师在学习任务单设计上的模式化、习题化以及组织学习活动的表层化等问题使课堂陷入了“表面积极实则低效”的处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发展受到遏制。笔者所在学校推行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的生本课堂模式已经有几年时间,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和运用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经验。

一、学习任务单设计需关注四个“点”

(一)把握学生需求点

1.合理设置学习目标

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思维习惯等。学习一篇课文前,我们需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能知道什么、又是如何知道的等,特别是要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教学目标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我们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学生的起点,才能制订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定要放到课程目标下审视,根据“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目标”的层级关系,层层深入,上下贯通。只有系统地考量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真正实施有效的教学。例如,我们解读文本时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某篇课文既可以选择知识点A教学,也可以选择知识点B教学。如果在这次的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A己经安排了甲课文来教学,那么这篇课文则需要教学知识点B。如果没有系统的考量与全面把握,我们面对一篇课文,既可以学A点又可以学B点时,就可能会出现既重复又空缺的现象,即该学的没有学,简单的重复学。

2.准确把握学情基础

通过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单”,我们能有效了解学情,找准教学起点,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前置性学习任务单可设计多类自主预习内容。如下表:

我们可以通过提前批阅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能自主学会和学不会的内容,准确找出学生的困惑点和兴趣点等。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学习资源,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理解不了的地方往往是课文中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文本的特质所在。我们抓住学生的质疑点,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质疑,从大多数学生学不会的内容入手,展开教学,就能有效把握教学起点,找到最优的教学策略,实现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着力体现设计层次

布卢姆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基于此,就需要在目标达成设定中体现层次,避免“一刀切”。我们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学习任务单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他们开展学习和探究,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找到“最近发展区”。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有一项学习任务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里的四角的天空。根据学生的起点和需求,我们可以设计具有层次性学习任务:

提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理解,选择完成下列1—2个任务。

任务1:闰土和他的小伙伴们只看见了什么?

任务2:这是因为什么呢?

任务3:闰土和他的小伙伴们的生活像什么?

任务4:这句话让你明白了什么?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既然已经分了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就要注意分层实施,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如任务1就是针对水平处在中下层的学生;任务2可以提高一个层次,针对中等生;任务3和4就是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不同学习起点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另外,我们也可以设置不同星级的学习任务,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来设计与教学过程相匹配的“学习任务单”,要掌握好梯度。

(二)指向学习重难点

1.观照整体,突出重点

学习任务单不是简单的学习追加和额外任务,更不是单一的、游离于课堂的语文学习形式,它应该贯穿语文教学全过程。因此,我们要站在整个单元甚至整册教材的高度设计学习任务单,要做到好中选优,突出重点,每一课的学习任务都应该是我们精心选择的,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如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的学习,单元要求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该单元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共有3个经典故事,第一个故事《小嘎子和小胖墩比赛摔跤》的重点是学习抓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重点是学习抓语言、外貌凸显人物性格,而《临死前的严监生》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将人物心理暗藏在严监生的“摇头”和“指头”中,那么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则是这个故事的学习重点,这一课的学习任务单设计可以紧扣重点来设计:

提示:仔细读一读课文,你觉得严监生在这四次猜测中有哪些心理变化?又是从他的哪些表现中体会到的?在方框里填写表现人物心情的词,括号里简要提炼描写人物表现的关键词。先独立完成,再由小组长填写在汇报单上。

这张学习任务单紧扣课文重点设计,将重点内容呈现,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的脉络,更有助于学生有效揣摩人物心理,感受作者以白描手法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2.体现探究,突破难点

课文的学习难点既有学生理解上的,也有教材本身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难点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当前很多的语文课堂,教师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时,往往是引导学生说说,只是个别学生的浮光掠影,说过也就忘了,最多也只是浅层的记忆。我们可以借助学习任务单,将难点突破分解到每一个学习环节中,让学生借助学习任务单进行探究和实践,经历学习过程,促使每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比如《穷人》一课,学生理解的难点就是课文第9段,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的方法,体会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体会课题的含义。因此,在教学第9段时就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单来突破难点:

合作探究

任务1:读句子,完成作业。

①他会说什么呢?②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③是他来啦?……不,还没来……④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⑤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桑娜哪几种心理状态?请用词语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多处用到省略号,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人物的心理有很多表现方式,请将下列表现心理活动的句子分成三类(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③“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④“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⑤“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⑥“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第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学习任务单设计就是引导学生从“内容”走向“表达”,使学生通过层层深入地和文本对话,深入探究文本秘妙,突破难点。学习任务单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教师要善于发挥其最大功能,善于借助学习任务单的题型设计和结构安排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突破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3.关注文体,彰显特点

一张有效的学习任务单,相当于帮助学生构建了一个高效学习平台,它应该是对文本特点的准确捕捉,是引领学生感受文体特征,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媒介。

不同的文体,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内容和要求也有差异;对于故事性、情节性强的文章,可以布置学生了解事件梗概,简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等,说出自己的喜好、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如孙建峰老师在执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单:

(1)故事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试着根据这六要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故事中出现了不少人物形象,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词语分别概括。

哲理性较明显的文章,设计的着眼点是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哲理。如特级教师周益明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是这样设计的:

初步探究:“弯曲”的本意是什么?“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一句中的“弯曲”是什么意思?

深入探究:东坡的雪松能存活的秘密是什么,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探究小结:你一定想到了不少关于以屈求伸的一些名言警句或俗语,请写下一两句。

这一连串的设计,层层推进,为学生理解“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作出了必要、及时的引领。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故事性的文体和哲理性文体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取向是有较大差别的。文本学习离不开入情入境的体验感悟,离不开品词析句的理解鉴赏,也离不开模仿运用的迁移。我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针对文体的特征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单,才是有效课堂的最大保障。

(3)关注学生兴趣点

学习任务单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具体操作单,直接决定学生的收获与发展,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根据文本呈现形式,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这也是确定学习任务的关键。

故事性强的文章,我们可以设计故事续编之类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创意。如《小摄影师》一文,就可以在学习任务单的拓展部分这样设计:

第二天,小摄影师又来到了高尔基家,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来写一写。

言语形式特别的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或表达形式的妙处,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时,我在本校学习任务单的“拓而有进”部分(即“拓展延伸”)设计了这样的自主学习任务:

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是否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或童年往事……

学习任务单是学生课堂实践的支架,所以适合学生参与的设计是激发学生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在合作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尤其获得了解决挑战后的成就感,自然会对语文课堂充满兴趣,所以,我们不妨设计一些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强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六年级选学课文《军神》:

探究部分

任务1:沃克医生的心理主要经历了哪些变化?先自己简要概括并填在下列横线上,再和组内同学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小组内讨论)课文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篇幅写沃克医生?联系课文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学习任务时既可以把内容的“生动”作为诱饵吸引学生兴趣,也可以充分用好形式的“互动”来引领学生关注。

(三)强化学习拓展点

我们认为,一份完整的学习任务单必须有拓展性的设计,既可以是知识情感的拓展,也可以是学习内容巩固性拓展,还可以是方法能力的迁移拓展。我校的学习任务单就分为三个部分,即:预而有知(预习部分)、探而有得(探究部分)、拓而有进(拓展部分)。拓展点应该根据文体和课文重点及难点来选择设计,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和理解,让他们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如学了《军神》,我们围绕“侧面描写”拓展《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侧面描写,掌握表达方法;学了《临死前的严监生》,我们可以拓展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片段,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感受同一题材的不同表达方法,也可推荐学生阅读《儒林外史》,帮助学生正确、全面、立体地感受人物形象;学了《珍珠鸟》一课,我们可以拓展《保姆蟒》,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的主题。

二、叙事类文本学习任务单运用要体现三个“统一”

(一)“自主”与“合作”的统一

学习任务单在课堂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自主、合作”的理念,我们倡导“先自主后合作”。前置性学习任务单的任务一般建议以学生课前预习为主,在课堂操作中以检查和补充为主。比如基本的字词句、课文内容等,教师课前可以选择性批阅或者全体批阅,课始就当堂交流,需要提示学生注意的地方可以由教师补充;同时,教师还必须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以帮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讨论,较快锁定任务的核心。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要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然后再引导交流,这样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才会言之有据。比如上文提到《军神》的学习任务单,学生自己根据提示研读了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沃克医生?”当然,合作要给足学生时间,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一堂课,我们利用学习任务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不宜太频繁,一般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1-2轮的合作交流即可,避免“自主”与“合作”两张皮,最好能将“自主”与“合作”统一交替进行,如自主——合作——自主——合作。这样交替进行,使课堂动静结合,有较强的节奏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与“教”的统一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我们县课程改革刚开始的几年,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就走向了极端,课堂完全是学生的,教师以少讲甚至不讲为荣,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能说会道,可实际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是浮在面上的,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的生本课堂,必须将教师真正落实到“平等中的首席”这一位置,学生能学会的不教,学生有难度的要给予帮助,学生不会的要不折不扣地教。在课堂中应用学习任务单必须把握“学”与“教”的统一,简单地说,要借助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先“学”,落实重难点时教师再“教”。

一篇课文要学的内容是很多的,特别是到了第二、三学段后,但教学时间是个常量,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一篇课文进行面面俱到地学习。有些内容,我们不教,学生也能学会,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先学;而有的内容,学生学习有困难,我们在课堂上就可以根据学情聚焦重点和难点,精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前文提到的《穷人》是一篇篇幅较长、内涵丰富的课文,怎么抓住核心的教学内容进行“长文短教”,这是我们实施教学时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学生借助学习任务单,抓住“忐忑不安”“揍”等关键词,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之后,我们必须要帮助他们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桑娜抱走孩子前的心理活动。我们的“教”建立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空白,想象人物心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作者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但在西蒙家抱孩子前作家没有写桑娜的心理,当时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尝试描写(可以尝试着用一用省略号、问号和感叹号):

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桑娜想:________想到这儿,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学生“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更深一步“教”:大家写得非常细致,那作家是不是不会像大家一样写呢?

教师的“教”会帮学生领悟到:因为桑娜当时什么都没想,她觉得必须这样做,这就是一个把善良深深刻入灵魂的穷人。

这样的“教”和“学”,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步推进。

(三)“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确定核心的学习内容后,在以课文为背景的教学实施中要对学习内容进行聚焦、放大、迁移、生成,需要放慢教学的节奏,细化学习的过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依据学习的规律,让学生对核心内容经历“感知——深化——迁移”的学习过程。

如教学《花的勇气》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文本特点确定的核心目标:通过比较、朗读,体会作者见到花时的感受,领会“词句传感情”的表达方法,尝试运用这种方法练写“遗憾”时的情景。我们呈现了这样的学习过程:

还有上文提到的《穷人》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学习任务单抓重点词揣摩桑娜内心的矛盾,然后发挥想象写桑娜的内心世界,深入感受人物内心的忐忑不安,这样的组织就是将学习的过程展开来,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领会到托尔斯泰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技巧;继而让学生拿自己的细致描写跟课文比较,学生能更深地体会到作者表达的精妙,这是表达方法的感悟。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学习活动中既有理解的过程,也有方法习得的过程,两者毫无痕迹地交融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语文活动中,这三点、六个方面应该是交织在一起同步进行的,唯有如此,学习任务单在课堂中的运用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

[3]章伟央.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4).

[4]施良方,崔允淳.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孙连春,李臣之.浅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运行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