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大学教育论文范文,大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提升高校大学生道德自觉之策略思考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18
  • 阅读量109次
  • 评分0
  • 0
  • 0

  道德自觉是高校大学生为响应时代召唤需具备的实现民族复兴之必备能力。作为认知主体,大学生通过“择善固执”之举,需具备“自明”之心,采取“慎独”之行,才可达到道德自觉的目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的实践平台和隐性环境,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助力添彩,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


  从古至今,人们习惯于把道德状况作为判定一个人行为善恶的衡量标准,从价值判断角度而言,道德已经成为人们追寻生命意义、激发个人信念的文化软实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正面临且承受着新旧道德价值体系的相互交融与激烈冲突。怎样使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提升道德责任感和自觉践行道德的能力显得尤为突出。


  1道德自觉的内涵。


  什么是“道”?老子的《道德经》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在天为“天


  道”,在地为“地道”,在人为“人道”,道是“天地之根”。所谓根,就是谁也离不开的根本。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根本,人也如此。什么是“德”?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意即,对“道”,也就是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理解、认识和把握,并且去践行。“道德”二字连用出自荀子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把学习的终极目标归结为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某种能谋生的功利目的。从道德责任感提升的角度而言,“学至乎礼而止”可谓真知灼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道德”被划定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即“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自觉”一词源自《孔子家政.致思》:“吾有三失,晚不自觉。”意即,自己有感觉和认识并且主动去做。从哲学角度来看,自觉就是人类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在处理内外矛盾关系中的自我发现以及不断创新和自我解放。梁漱溟认为,“人惟自觉乃临于一切动物之上而取得主动地位。”通过自我感觉、认识和主动实践与创新,个体将会得到一次真正的精神洗礼和重生,也就进入了人类进化的下一步。简言之,道德自觉,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周围环境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自知之明”,并且能够深刻理解和付诸实践的能力。


  2当代大学生道德自觉现状。


  从历史发展规律看,当社会处于剧烈转型期时,也是道德失范论调大行其道之时。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剧烈、中西方价值体系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面对专业选择多元、价值选择多元、生活方式多元等情况时,不自觉地迷失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道德问题。


  2.1道德情感淡化。道德情感是道德实践的源头和助力器。当代大学生多数为“90后”的独生子女,除心智还尚未成熟外,“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极为常见。例如,学生交了学费就是消费者,因此作为“上帝”的消费者就可以不再尊师重道;“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只是宣传部门魅惑人民的一种宣传工具,于己有何关系;“活在当下”的享乐主义如洪水猛兽般泛滥于大学校园等。


  2.2道德认识缺失。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完善的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按照经济运行的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该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中的部分人群却在理想与实际的较量中丧失执着的坚持力,忘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辨”,集体主义观念逐步淡出大学生自己“界定”的价值范畴。例如,日常生活领域中,类似“打包”这样的节约行为被视为另类,“光盘”大多停留于口号,而尚未完全付诸实际;公共生活领域中,在图书馆大场喧闹、随意破坏公物等行为失范现象随时随处可见。


  其实,大学生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厌恶一些丑陋行为和社会不公。可是,一些大学生会在市场经济错位价值观的诱惑下试图用某些非正当手段为自己谋利。他们虽然在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但仍然避免不了低级世俗化的影响。针对大学生的道德滑坡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把“道德自觉”培养提到重要的意识日程。


  3道德自觉的培养路径。


  既然道德自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周围环境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自知之明”,并且能够深刻理解和付诸实践的能力。那么,思政教育工作就有义务和责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采用多角度、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道德自觉的能力。


  3.1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理论认知。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血脉,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精神细胞。如果一个民族的接班人不了解自己民族的道德文化,那么这个民族终将灭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再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凝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向心力。


  中国早在古代就提出,“道”是规范和规则,“德”是在认识规则和规范的基础上,使之内化于心且外化于行的实践所得。作为描述人性修养的著名经典《中庸》、《老子》、《论语》等就彰显了道德自觉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提升道德自觉大有借鉴意义。


  “中庸”二字的解释为:“中”是内在于心的诚和善,“庸”是美德、善德,要接近“庸”的境界,就需要从“中”出发,即从“修善”开始。方法有以下三点。


  其一,择善固执。择善固执出自《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择善指能够认识和判断道德自觉的目标,能分清人伦关系和德性境界;固执指必须坚守所认识和选定的道德目标,并且坚持下去;择善固执就是认定目标不放弃且能够坚持不懈。择善需要明辨是非的智慧,固执需要不畏困难的勇气。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从理想、信念环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认知判断和信念坚定教育,借以提升大学生择善固执能力。


  其二,自明。自知之明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明指知道自己的道德状况和所处的位置之后时刻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更要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后在平凡的实践中和离自己最近的小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就如:“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


  其三,慎独。慎独出自《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自律,就是在无人监督的独处环境中也能凭借高度的自觉进行自我约束,这是大学生进行道德自觉提升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环节。


  3.2创新道德教育模式,在真情实感中提高大学生道德自觉的情感认知。


  “当我们的伦理学家用那套行为规范和道德条目对大众进行启蒙、教化和规训时,不仅缺少对生活的亲和力,反而还表现出一种曲高和寡与居高临下的尴尬,表现出一种对时代的精神冷漠。”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红色文化等主旋律教育占领着思政教育舞台,其教育结果却收效甚微。在国内生活了将近20年的大学生仅仅只是跟随旅行社在国外游玩了10天左右,国国后就对生养自己多年的故土家园百般挑剔,万般指责。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对此情此景,除了叹息之外更应该认真思考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结构是合理的,但其方法与模式却值得认真商榷,居高临下和曲高和寡的灌输与说教只会违背教育规律、忽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很难对大学生的日常道德认知与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科尔伯格的研究指出:“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关系对道德判断的自律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在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有利于形成道德自律,反之,则易于导向道德他律。随着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心态的多元化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教育者应使道德教育贴近时代、直面现实、敢于真正面对和认真剖析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丑恶,用深刻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解决分析实际困境,从以理服人到以情服人,让大学生真正心悦诚服。从道德体验主体的角度看,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变德育教师为“引导者”,变大学生为“体验者”,使两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平等交流的关系。这种用情感浇灌的平等对话交流的教育模式,又可以真实有效地培育大学思政课获得感和道德自觉的能力。


  3.3推介志愿服务的实践平台,在真实的实践体验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认知。


  道德教育注重的是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培养受教育者道德自律能力。大学校园生活相对于将来走向社会后的实践生活还只是冰山一角,如何使大学生接收的道德自觉提升理论转化为实践动能,正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志愿者服务,不仅能够为大学营造一个接触社会的实践平台,又能使大学生在实践生活的历练中,理性且认真地思考所涉及的由多种人群聚集而成的道德氛围。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理论传递,更重要的是真实内化于心的实践体验,换句话讲,要把履行公民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与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相融合。据悉,我国注册志愿者大学生的总数已超过3000万,诸如天津全运会、大学生互联网+竞赛等常规志愿者活动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坚力量。由于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自由时间相对富余,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与热情极高,因此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优势尤为突出。思政教育工作者應抓住大学生的这一特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到诸如“进农村”、“大手拉小手”、“扶贫帮困”等志愿活动中去。大学生通过志愿者活动不仅对自身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有所提升,更会对激发内心的善和美以及道德自觉能力的提高具有实际意义。


  3.4学校各部门共同协作、互力重视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道德自觉的习惯认知。


  “隐性教育”就是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就从环境熏陶的角度对隐性教育合理价值的肯定。隐性教育的熏陶就是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无意识教育。为了提升大学生道德自觉能力,高校各部门需要通力合作共同营造优质教育环境,改变当前大学生总是以应付、被动的姿态去接受教育的现状。这种模式可以淡化教育角色,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所熟悉的图书馆、宿舍、食堂、展览馆和演播室等日常活动环境中,打造阳光向上、友爱互助文化软氛围。例如,各个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要使用标准礼貌用语;每逢如“九.一八”等重大纪念日时,老师指导学生驻足、默哀;授课教师除了用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还要以高昂的热情和待生如子的温情感染学生等。坚持成就习惯,习惯造就氛围,日积月累,大学生就会在良好隐性环境的熏陶下向善成美,成就道德自觉的习惯认知。


  总之,道德自觉是高校大学生为响应时代召唤需具备的实现民族复兴之必备能力。作为认知主体,大学生通过“择善固执”之举,需具备“自明”之心,采取“慎独”之行,才可达到道德自觉的目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的实践平台和隐性环境,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助力添彩,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


  韩晶磊(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