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大学教育论文范文,大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培养策略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22
  • 阅读量146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占着很大的比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就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般性原则和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的策略入手,对提高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原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015-01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其他人(如:亲属,朋友,同学和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了解需要,并运用语言符号来实现心理沟通的能力。但由于现今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所以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差异较大,然而对大学生来讲,学习如何处理好大学的人际交往尤其重要,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希望本课题能对构建和谐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尽绵薄之力。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般性原则


  1.1正直原则。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


  1.2平等原则。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即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孟子云:"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取决双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1.3诚信原则。指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信守诺言。马克思曾经把真诚、理智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古人也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诚则灵"。其诚是换取友谊的钥匙。日本大作家池田大作说:"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所以要想拥有一份真挚的友谊请带上你的真诚。


  1.4宽容原则。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说到:"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当你宽容对待他人的时候则能容小人,成君子。


  1.5换位原则。在交往中,把自己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即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尤其是在宿舍中与室友相处时,室友之间的换位思考能营造和谐的宿舍环境,避免很多的宿舍矛盾的发生。


  1.6互补互助原则。大学生活是一个多元化的小社会,学生们在大学生涯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而作为大学生想要在大学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学会"取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交往过程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2.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的策略


  2.1加强教育提高认识[1]。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德育教育这一功能。学校中教育内容的构成通常是指教育的组成部分。而教育内容是学校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的總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2],在高等教育《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把德育放在首位。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要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纽带连结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教育的作用。


  2.2塑造个性完善自我。每个学生都是一片不同的树叶,性格迥然,而个性的形成却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我们要掌握个性形成的规律和模式,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减少和消除学生身上存在的消极个性。逐渐培养出良好的个性将促成良性循环,使个体自身不断得到完善,也必将有利于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建设群体培养个体。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表现出来的,是通过群体来实现的,而群体的好坏又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宿舍、班级等正式群体的建设,促进个体间的交流和影响,使其在群体中获得友谊、归属、尊重和承认等心理需求,从而形成团结向上积极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生活中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群体,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拓宽学生交往范围从而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无论什么样的群体,在建设过程中都要注意个体的培育。在优化大学生人际关系工作中,教育消极个体,消除负面影响,培养优秀个体,发挥榜样作用,带动群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建国:《思想教育》[M],天津:天津理工学院 ,1998.6 

  [2] 何宗齐:《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4. 

  [3] 张大均,张 骞.当代中国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的特点[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24-128. 

  [4] 邱小艳,唐 君.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115-117. 

  [5] 潘晓东.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7):88-90. 

  作者简介:罗敏(1992-),汉族,四川南充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