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大学教育论文范文,大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观问题探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08
  • 阅读量217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主体工作形势却不容乐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就业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而是需要大学生重新进行个人定位,将个人能力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合理正确的就业观。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深入探究个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措施,目的是为了给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正确的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观积极方面


  (一)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逐步形成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会很大程度上考虑工作岗位是否稳定、待遇是否优厚以及工作环境是否舒适,甚至有时会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想要一进入岗位就能够达到理想状态。但是从这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大学生已经能够正确认识到社会情况的变化,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方式。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存是第一位的,立足与实际解决毕业后面临的生存问题,其次再寻求个人的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正确做法。


  (二)薪酬标准合理,高薪意识淡化


  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的学习,家庭投入了很大的资金,毕业后自然想要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弥补家庭对他投资的回报。加之受精英化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普遍认为比起沒上过大学的人自己有优越感。通过四年的学习在知识积累和能力锻炼上使他们对于就业有一个薪水期望值,但是大学生的观点存在片面方面,有时会脱离客观条件的认为大学生应该有更高的工作待遇,而不考虑自身能力是否能够匹配高薪职业。但是随着就业难问题的出现,高等教育普遍化,这种观念已经得到改善。


  (三)自主创业意识有所增强


  总书记2013年在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中强调“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然而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相对比较保守,就业时处于被动的状态,缺乏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我国的知识型人才缺乏独立的创业思想,有“等”,“靠”的思想意识,产生依赖思想。大学生经过四年的高等教育学习,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逐步完善,国务院规定大学生创业可以享受十二项优惠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也得到加强,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大学生应该抓住市场的机遇,勇于创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观消极方面


  (一)基层就业意识淡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逐渐涌现,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就业中功利想法比较重,由于对自身定位较高,往往看重工作单位的性质和工作地点,并且对薪资福利等方面要求较高,不愿意到基层单位工作。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服务意识淡薄,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考虑自身的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通过高等教育的学习,大学生更应该认识到社会需要是优先于个人需要的,并且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两者并不冲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发展个人需要,能够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就业时缺乏自我认知,盲目从众选择工作


  从众心理是指受外在行为影响的个体行为,并放弃个人意志,符合大多数人的行为。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的从众行为表现在,不能够正确认识个人能力和客观条件,缺乏自我认知,不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觉得大多数人认为好的工作就一定适合自己。当看到同学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时,觉得自己也应该找到这样的工作。加上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做过详细的职业规划,当毕业面临就业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


  (三)就业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由于事业单位工作稳定、薪资福利好的优点,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事业单位,极小部分学生会选择风险较大、工作劳累的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虽然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能够带给大学生稳定的工作环境,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但是如果不考虑自身特点、就业形势和市场人才需要,而是一味追求稳定工作,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实际上是不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会使自己丧失更高发展的机会。


  三、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没有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虽然马上就要踏入社会,但是多年的学校生活使学生不能够正确、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加上缺少具体细致的职业规划指导,大学生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活还是迷茫未知的。由于四年的高等教育,大学生对于未来带有乐观主义情结,没有认真对待当前的就业压力,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陷入盲目享乐的状态。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是一个双向选择,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会、自我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使其职业生涯规划和现实存在脱轨。盲目乐观、不考虑自身的能力以及社会市场的需求,都会使自己陷入待业。


  2.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能力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对于自身的认识、定位和评价,对自身能力的准确分析是极为重要的条件,也是大学生就业观中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定位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的正确认识,并且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市场需求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目前我国采取了扩大招生的政策,显示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不再受过去的“青睐”,不再是人力资源的稀缺。但是现在的一部分大学生还不能够接受这个现实情况,没有转变以往的旧思想,所以在大学毕业时,往往希望得到与自己学历相对等的高薪资回报的工作。


  3.社会服务意识仍淡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不再是单纯的为个人利益,而是应该考虑社会利益,为人民服务、对社会做出贡献。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当前,大学生往往更重视个人利益,选择职业以实现自身的利益为主。个人的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职业方向的选择起着决定的作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够是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如果只顾眼前利益、个人利益,盲目追求福利待遇,就会造成扭曲的就业观。


  (二)客观原因


  1.高校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


  大学生通过在高校的学习,虽然能够获得理论知识,但是不能够接触社会,使得大学生普遍缺少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高等教育不仅要提供给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使大学生在高校中接受职业规划教育,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课程和服务也都流于形式,模式是刚性的,开办就业指导讲座、提供个体咨询和就业信息网站是大多数高校的普遍就业指导模式


  2.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不得不考虑用人单位的标准,用人单位的选材标准是大学生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目前虽然部分大学生转变了就业观念,但是用人单位的观念仍然存在问题,导致大学生不得不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定位自己的职业选择。大多数用人单位的选材标准不是首先考察应聘者的个人能力,而是更加重视应聘者的学历,这些“硬指标”作为用人单位的衡量标准也就造成了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完成指标上了,而忽视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3.家庭对于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家庭对于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不仅会考虑自身的因素,而且会参考家长的意见。对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家庭来说,家庭为大学生数十年的教育付出了巨大的教育成本,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普遍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希望孩子能够有更大的回报,有些家长甚至将全家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是孩子面临巨大的压力。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的对策


  (一)大学生自身认知的调整


  大学生应该反省自己,对自身能力做出正确评估,了解自己到底适合怎样的职业,目前自己的能力还有哪些欠缺,如何弥补自身能力不足和就业期望之间的差距。大学生能够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再进行规划和选择。大学生对自身作出评价时,不仅要考虑自己专业知识掌握度,而且也要考虑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实践能力等。在日常的学习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还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充分接触社会,使自己充分适应现今的社会形势。为自己树立长远目标和当前目标,脚踏实地的完善自身。


  (二)社会的积极引导


  社会舆论要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用榜样力量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农村去,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导向。政府要充分利用媒体舆论的力量,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当前国家引导大学生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给予大学生更多就业帮扶。与此同时,用人单位需要对用人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消极不当的用人条件,使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获得工作。


  (三)高校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需要进行改善,不能够流于形式,而是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帮助和心理疏导。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还是没有社会经验的新人,所以难免会有心理落差,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如果这种消极情绪管控不好,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会对大学生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所以高校就业指导中要积极倾听大学生心声,帮助其做好情绪管理,使其调整心态。并且高校的就业指导要多于企业进行互动,提供给大学生更多实际的就业信息和就业知识。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的分析,笔者认為,它不仅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是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需要,树立正确健康的职业选择观念,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琼.浅析就业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2,(05):110-111. 

  [2]曾继平.关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108-110. 

    作者:董泽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