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外国文学论文论文范文,外国文学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思考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6-28
  • 阅读量186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以音乐体裁为视角进行教学改革的构想和建议,结合知识点详细地论述了该教学观在实际教学中具体运用的情况,并指出了在运用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教学音乐体裁视角时期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8-0069-03


  纵观现阶段对于西方音乐史理论教学改革的研究中发现:观念的更新是至关重要的,但环视当今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现状,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某些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包括音乐史实的简单罗列和介绍、作曲家的介绍以及主流音乐作品的分析与欣赏等。传统教学内容的缺点在于割裂了音乐历史事件之间的内部联系,彼此孤立地去看待某一种音乐现象和某一部音乐作品,知识点零散、整体脉络不清晰、人物众多彼此混淆、作品体裁理解不准确等。在强调多元化理论视角进行教学的今天,教学内容的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音乐体裁就是音乐的样式,是足以承负音乐本体,并与音乐本体相适宜的外部载体。①但它又不仅仅是音乐作品的种类和样式,而且它也是音乐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体裁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创作和演出的目的与条件、创作的思维活动以及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等,还取决于当时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以及音乐接受者的审美心理和需求。纵观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其实西方音乐史实际上也就是音乐作品体裁发展、兴衰和演变的历史。音乐体裁的发展是与西方音乐各时期的历史发展紧密联系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体裁都带有深刻而鲜明的时代烙印。将西方音乐以不同时期音乐体裁的演变和兴衰作为教学的支撑点,同时贯穿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可以在教学中将不同时期的知识点连贯起来,更具有整体性和概括性,更容易全面且系统地去理解和把握一个历史阶段的音乐风格特点,使西方音乐史教学研究在视野上进一步拓宽,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


  以音乐体裁为视角的教学观具体运用在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中,应在常规教学中强调每个时期音乐体裁的形成原因、结构形式、风格特点、表现内容以及相应的音乐家和作品,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重视音乐体裁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情况


  音乐体裁的诞生、发展、成熟和衍生是一种持续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许多必然的因素,有体裁自身内部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也有所处的社会文化生活对它的影响。很多音乐体裁从产生到定型再到繁荣的过程经历了好几个历史时期,分析音乐体裁在每个时期不同的表现形态以及社会政治文化思想对其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西方音乐体裁的内涵和意义。


  交响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时期,受到巴洛克乐队协奏曲发展的影响,在托雷利的作品中已呈现出早期交响曲的套曲样式。而交响曲真正的起源是意大利序曲,“序曲是指歌剧、芭蕾舞、清唱剧、戏剧等大型作品开演之前由器乐演奏的引子。”②意大利那不勒斯乐派作曲家A斯卡拉蒂确立了意大利歌剧序曲的结构形式——“快—慢—快”的三个部分。当时出现了一批创作交响曲的作曲家,如莱奥纳多·芬奇、佩尔戈莱西等。


  交响曲正式完善和定型是古典主义时期。在曼海姆乐派的创作中,主调音乐风格已完全确立,旋律突出,乐队织体清晰,主题内涵丰富,在原有的三乐章的结构中插入小步舞曲乐章,构成四乐章的近代交响曲的套曲结构,乐队编制趋于完善。伴随着管弦乐队的完善成熟和器乐体裁的崛起,乐器的独立性能和音色特点被作曲家们重视,当声乐体裁已不能满足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不能表现具有深刻矛盾和戏剧性冲突的时候,交响曲这种体裁正式展现了它蓬勃的生命力。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海顿将大型的奏鸣曲式、回旋曲式以及回旋奏鸣曲式作为交响曲的末乐章,足以产生作为总结性的戏剧性和紧张度,在音樂的高潮上结束全曲,四个乐章至此完全定型。贝多芬是古典交响曲的革新者,他极大地扩展了奏鸣曲式,增强了对比性,展开部是他揭示激烈矛盾冲突的中心部分,以谐谑曲取代了宫廷型的小步舞曲作为交响曲的第三乐章。贝多芬的交响曲对比性更加明显,整个套曲既保持高度的严谨,又具有矛盾冲突的内在性动力,将交响曲这种体裁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由此可见,交响曲体裁的发展经历了多位作曲家承前启后的努力,在不断突破前人,不断创新的创作中融合入了当时最进步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理想,才能形成今天完全成熟的、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深受广大中产阶级欢迎和喜爱的音乐体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把握体裁发展的脉络和线索,对不同时期体裁形态产生的变化给予细致和深入的分析,理解促进体裁演变和发展的社会原因。同样的思路还可以迁移到其他诸多课题的教学中,如:经文歌、牧歌、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的形成与发展。


  二、以比较的眼光来看待相似的音乐体裁之间的内部关系


  交响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以及音诗、交响音画等都是具有某些共同特性的音乐体裁,它们都是由交响曲这一体裁衍生出来的相似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体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这些体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交响曲原意为“共响”,是按照奏鸣曲式原则写成的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的套曲形式。古典主义时期的曼海姆乐派奠定了交响曲四个乐章的基本结构,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套曲形式。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交响曲这种体裁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作曲技法已是相当成熟,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融为一体,理性和感性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浪漫主义时期出现的交响诗是伴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单乐章的标题音乐作品。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追求“综合艺术”的创作理念,交响乐也在积极地向它的相关领域拓展,加强与文学、诗歌、美术甚至哲学领域的沟通。交响诗正是交响乐“戏剧化”的表现,它将故事内容或诗的意境浓缩在一个乐章的篇幅之内,突破了传统交响曲多乐章的模式。曲式结构较古典交响曲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交响诗常常在传统奏鸣曲式的基础上自由发展。例如:李斯特的交响诗就是将奏鸣曲快板和奏鸣交响套曲的特点结合在一起,主要由一系列的性质不同、对比强烈的插部组成,使用单主题和主题变形的手法来发展全曲,这与强调对比冲突的多动机发展手法的交响曲有很大的区别。此外,浪漫主义音乐创作强调作曲家的主观情感,交响诗音乐中情感的表达和倾诉也比古典交响曲更加深刻,更强调“诗意的概括”和哲理思想。


  李斯特之后,理查·施特劳斯、西贝柳斯等人的交响诗又被称为“音诗”,同样采用单乐章的自由曲式,与交响诗相类似,只是描写的内容更加内在和隐晦。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囊括了文学、哲学、传说、自传等多方面的内容,扩张了乐队的表现功能,展示出了高超的配器技巧,在创作中含蓄地表达了作曲家个人的哲学理念和世界观。“交响音画”也是与交响诗一脉相承的音乐体裁,以描写自然界及生活中的景物为主要内容,通俗易懂。如法国作曲家印象乐派创始人德彪西的《大海》、俄国作曲家鲍罗廷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等。


  19世纪出现的音乐会序曲是在歌剧序曲和戏剧作品的序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采用单乐章的奏鸣曲式写成。是一种独立的专供音乐会演奏的独立的管弦乐作品。它比歌剧序曲的题材更为广泛,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也可以取材于神话故事或文学作品,还可以表现哲学思想、生活风俗、历史事件等,被认为是交响诗的前身。和标题构思相联系、单乐章结构,这是序曲和交响诗的共同点,但是当序曲的内容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奏鸣曲式结构就不够用了,交响诗便应运而生,它自由的曲式结构能更灵活地表达丰富的故事内容和深刻的哲思意蕴。有的时候,序曲和交响诗之间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柴柴可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其实质均为真正的交响诗。


  由此可见,教师在介绍和研究多种具有关联性和相似特点的音乐体裁时,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体裁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对进一步深刻地理解体裁的结构特点和表现形式有重要的作用。同样的思路还可以用于歌剧、乐剧体裁的对比;奏鸣曲、室内乐体裁的对比;交响性声乐曲、声乐套曲体裁的对比的教学和研究上。


  三、重视文化思潮及大众审美对音乐体裁的影响


  理解某一音乐体裁兴起与繁荣的原因,离不开所处时代的文化思潮及大众审美对体裁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曲家审美趣味的变化以及听众审美心态的转变都是产生体裁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艺术歌曲体裁兴起和繁荣的原因探究为例,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短小精致、感情丰富、富有诗意、创作灵活,这种小型的声乐体裁能使作曲家那细腻且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能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及时被抒发、表达出来。由于人文主义精神的蓬勃发展,浪漫主义艺术家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就愈发强烈,对个性和主观感受的重视也愈来愈明显,而带有自传性的艺术歌曲就正好为音乐家们提供了一个直抒胸臆、感悟人生的载体。音乐家们通过体裁充分地表达自己或狂喜、或惆怅、或伤感、或热爱的个人情感,因此,艺术歌曲受到了当时许多音乐家的热力追捧。此外,从音乐欣赏者的角度来看,市民阶层取代贵族成为音乐的主要消费者之后,音乐必然也要做出改变以适应他们的音乐品位和要求,对于这一阶层中的大多数人而言,短小通俗的艺术歌曲较之大型严谨的交响曲、奏鸣曲要更容易接受,同时艺术歌曲所与生俱来的高雅的艺术性和诗意又能帮助音乐爱好者们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从接受的角度看,艺术歌曲体裁的兴盛是当时市场需求的一种表现,也是音乐家与听众互动的结果。


  歌剧体裁的诞生也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土壤的。歌剧诞生的初衷是要复兴古希腊的悲剧,希望能创造出一种综合艺术的形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作品相对照,歌剧有情节内容和人物角色,比较以抒情写意为主的牧歌优美的主旋律、深刻的矛盾冲突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正因为如此,随着1637年第一个公众歌剧院在威尼斯建立歌剧率先从宫廷走向普通民众,使市民阶层开始跻身于音乐赞助者的行列,成为音乐的消费者、服务对象,并在其后地位作用日渐增强。因此反过来看是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审美趣味无形中促进了歌剧体裁的诞生和发展,并推动了以歌剧音乐为代表的主调音乐风格的逐步巩固。


  可见,文化思潮和审美接受观念的转变对某些音乐体裁的产生、发展、甚至转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音乐是一种社会的现象,离不开培育它的历史文化土壤,我们需要将音乐体裁置身于形成这种体裁的社会大环境中去观察和思考,找出其中的规律所在。同样的思路还可以用于特性小品(即兴曲、无词歌、幻想曲等)体裁、经文歌体裁、以及风格化舞曲等体裁的研究和教学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体裁是构成音乐风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比音乐风格的其他构成要素——作曲家个人的创作特点、音乐作品内容和形式等更具代表意义,它是能被普遍遵循的有效规则,某种意义上讲,是某一历史分期音乐风格最直接的反映。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和研究中,以音乐体裁为视角,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熟识各时期的音乐风格。打破传统单一的叙述历史事件、讲解概念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并找出其中的规律。以音乐体裁的发展为视角进行教学,实质上意味着同一个知识点角度和重点的转变以及深度和广度的扩展,从而推动者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也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阐述了以音乐体裁为视角这一教学观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给更多的教师以启示和借鉴,为该门课程教学的完善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王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