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课标”的小学美术地方特色教学初探

  • 投稿礼部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783次
  • 评分4
  • 46
  • 0

孙桂霞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张燕燕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实验小学

内蒙古自治区就像镶嵌在祖国北疆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蒙古族人民的各种生活用品,如蒙古袍、蒙古帽、蒙古靴、蒙古项链、蒙古刀、饮酒器具等,以及民族工艺品,如牛皮画、羊毛毡画等,均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代表着草原人民的智慧,蕴含着草原人民古朴典雅的文化艺术内涵,倍受广大人民群众青睐,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包头市青山区的小学美术教师们充分挖掘这些地方资源,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开展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学到了很多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大大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

我们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依据“课标”进行整理提炼,编印了内蒙古地方特色美术教材(图1),充分发挥了内蒙古地方美术资源的魅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其中展现出很多好课,例如《精美的蒙古刀》《独特的蒙古帽》《温暖的蒙古包》《灵动的马头琴》《精致的蒙古靴》等。

这里我们选取了深受学生喜爱、值得研究思考的《精美的蒙古刀》一课的教学案例与大家分享。该课由张燕燕老师执教,执教年级为三年级2班。

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课标”,确定《精美的蒙古刀》一课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蒙古刀是本地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以此为教学内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助他们的生活经验,发挥他们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和活跃的优势,达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目的。

学情分析

从总体上看,三年级2班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着较强烈的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同时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但这个班也存在学生个体差距比较大,个别学生构图布局不够完整、工艺制作能力与绘画技能相比较弱等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蒙古刀的来历、造型和制作材料,感受蒙古族的地域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蒙古刀的感受,并设计制作自己心中的蒙古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蒙古力的造型美,形成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感情,激发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继承并创新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蒙古刀的来历、造型特点和制作材料。

教学难点

学生能使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性地设计和制作精美的蒙古刀。

法学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评价激励。教学过程

一、实地采访了解蒙古刀,

教师播放本班的“包头日报小记者’’走进蒙古特产经营店采访的视频资料:小记者们观看、触摸蒙古刀,实地采访经营者,向他们了解蒙古刀的历史文化。

教师提问:“看完采访视频,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我知道蒙古人喜欢随身带着蒙古刀。”学生乙:“有的蒙古刀是用牛角做的。”……

教师采访外出采访的学生:“请小记者谈谈自己现场采访的感受。”

小记者:“我觉得很自豪、很开心,了解了很多关于蒙古人的知识。”……

教师出示实物“蒙古刀”,把全班带入了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蒙古刀世界。(引出本课课题——《精美的蒙古刀》,也为后面设计蒙古刀做铺垫)

【评析】以播放本班“包头日报小记者”走进蒙古特产经营店现场采访的视频资料导入新课,通过店长的讲解了解了比较专业的蒙古刀知识,视频里的“包头日报小记者”是本班学生,他们就坐在教室中间,其他学生都瞪大了眼睛,既惊讶又羡慕,大家看得更加仔细,听得也更加投入,小记者们更是挺直了腰板,异常自信和自豪。由此可见,授课教师平时就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善于发现有价值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服务,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只有关注学生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了解他们并与他们交朋友,教育才会更加贴近学生,也才会更有效。

二、细致观察分析蒙古刀

结合“蒙古刀”实物,教师进一步出示一组蒙古刀的图片,亲切地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蒙古刀有哪些种类?有什么样的花纹?能不能表达一下你的感受。请你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一会儿告诉老师。”接着教师又出示一组蒙古族图案纹样,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本课难点——蒙古刀的造型与装饰花纹。)

【评析】教师前面展示的欣赏环节正是基于“课标”中指出的“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不同,知识积累不同,观察角度与认识层面一定也不同,这一环节的设计恰恰又为学生们留有一定观察和思考的空间,为后面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降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培养了三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此调动学生细心观察、善于表现、勤于探索、敢于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美术的成功与快乐。

三、教师示范多样蒙古刀

教师重点演示水粉颜料拓印的绘画方法,并与两位学生共同完成了作品。之后教师简单展示了采用绘画与软陶装饰结合、沙画、刮画等不同方式表现的蒙古刀。

【评析】“课标”关于三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目标是“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唤起创造欲望”。教师有意识地在示范环节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媒材的表现效果,并尝试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方法和材料自由表达自己对蒙古刀的感受。可见教师的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

四、自主探究设计蒙古刀

教师以赞赏的语气对学生说:“在以前的美术课堂上,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想象力都很丰富,绘画水平很高,设计能力也很强,我相信大家今天也会有优异的表现。”看到学生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教师开始布置作业:“你想设计什么样的蒙古刀?你想用什么方式表现?想一想,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然后再开始动手表达你的想法。” 生:“我想和我的同桌一起画奇特造型的蒙古刀,我们用油画棒画。”“我要画有牛角纹的蒙古刀,用彩笔画。”……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学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对自己心中的蒙古刀的绘画表现活动中。(图2)

【评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这一环节教师先用激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在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探究动机的时刻,教师给了学生5分钟时间,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讲解自已的设计、制作思路。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思考,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教师很重视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正是美术教学的真谛。

五、大胆创意制作蒙古刀

教师出示作业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心中造型独特的蒙古刀,注意色彩搭配。

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想象的作品进行再创意。同时,在学生制作时播放草原歌曲和其他学生画的蒙古刀作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优美的旋律中体验造型活动带来的乐趣。

学生在创作作品时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评析】教师注重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试着改进自己的构思,创作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蒙古刀。这也正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即美术创作。

六、展示欣赏评价蒙古刀

学生自评的要求: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到预先准备的特大“蒙古刀”展板上进行展示(图3),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以及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得最棒。(图4至图9为部分学生作业)

2.生生互评的要求:学生通过相互之间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的要求:教师在点评时应当注意,本着激励性的原则,并且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学生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评析】此环节教师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点评时能关注到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指出其优点,甚至将其优点放大,并发自内心地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既实现了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愿望,又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七、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教师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的回答有:“我采访了内蒙特产店的老板,很开心,也学到了知识。”“我画的蒙古刀很漂亮,我很快乐。”“我们班有了一把大蒙古刀,我很自豪!”……学生们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方面说出了自己的体会。

拓展延伸:教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用其他方法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蒙古刀”作品,并将它带到课堂上来,将自己的创作感想和所收获的乐趣跟大家分享。

【评析】“回顾快乐”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以亲子作业作为拓展延伸,既可以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又可以让学生继续研究蒙古刀的制作方法。

这节课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实施,以及学生积极的观察探究、愉快的美术创造,为我们展现了独具内蒙古地方特色的课堂。“我创意我快乐!”把学生当成发现者和创造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了美术知识与绘画能力的同步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只要教师转变观念,把握新课程理念,大胆放手把美术课堂还给学生,适应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就一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蒙古族文化丰富博大,吸引着美术教师们,更吸引着学生们;挖掘内蒙古地方资源,既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又传承了内蒙古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内蒙古地区美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的渴望。我们展现的课堂也许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们的探索不会止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