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药学论文范文,医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的疗效分析

  • 投稿黄宇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17次
  • 评分4
  • 66
  • 0

宋荣刚1 李 明2 任 静3

1.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0022;2.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0022;

3.滨州市复退军人医院,山东济南 256600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均行PCI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替罗非班)和观察组(同时应用替罗非班和血栓抽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PCI术后冠脉造影TIMI 3级血流获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患者心功能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血栓抽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 R5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3(b)-0012-03

[作者简介] 宋荣刚(1974.12-),山东滨州人,研究生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高血压,冠心病,心衰血栓方面的研究工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方法,但术中可发生冠状动脉内膜撕裂、血栓脱落等现象,导致血管无复流现象。目前研究表明替罗非班和血栓抽吸术是治疗冠脉内血栓的有效方法,为探讨二者联合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的效果,特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均行PCI治疗,且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TIMI≤1级。其中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40~72岁,平均(57.3±10.4)岁;术前Killip分级,52例Ⅰ级,32例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

1.2方法

术前均口服300 mg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给予肝素70 U/kg,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对照组静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维持0.15 μg/(kg·min)。观察组明确病变后,沿导丝将血栓抽吸管送入靶病变部位,行血栓抽吸,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5 μg/kg,3 min后以0.10 μg/(kg·min)剂量维持。两组均根据病变特点,选择合适支架,行常规PCI术。术后以0.15 g/(kg·min)剂量持续静滴替罗非班1~2 d。术中观察血流情况,若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以100 μg/min速度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200 μg,无效则重复使用。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PCI术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TIMI心肌灌注(TMPG)血流分级,TIMI血流分级按照经典标准;②心功能: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③统计术后不良事件及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PEMS3.1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TIMI血流比较

观察组PCI术后冠脉造影TIMI 3级血流获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术后3个月心功能评价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表3。

2.4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PCI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2-3],但目前研究表明,PCI术中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溃烂或破裂,可形成血栓造成冠脉血流中断,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目前研究认为,无复流是急性心肌梗死PCI中病死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严重影响着PCI治疗治疗效果[4-5]。而血小板激活是PCI围手术期血栓形成的关键之一,所以采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替罗非班是一种特异性高的非肽类血小板表面糖蛋白IIb/Ⅲa受体拮抗剂[6-7],研究表明,其可抑制血小板启动和聚集,减轻病变部位血栓负荷及梗死相关血管的收缩状态和炎症反应, 从而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复流;还能改善药物洗脱支架引起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及内皮细胞介导的舒血管作用;并能减少PCI 过程中微血栓脱落引起的血管远端栓塞的发生率,改善微循环,增加梗死相关区域再灌注[8-9]。国外也有研究报导,替罗非班能够促进PCI术中栓子脱落的极大减少和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的显著改善,从而显著治疗效果[10-11]。

血栓抽吸是目前设计的针对动脉内血栓的装置,是通过将插入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抽吸导管一边进行负压抽吸一边将导管从病变近端向远端推进,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因为负压抽吸作用而连同冠状动脉内的血液一起被抽吸出体外,从而有效去除冠状动脉内血栓,开通血管。研究证实,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性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心肌循环灌注[12-13],尤其在冠状动脉内明显有大量血栓的情况时,应用血栓抽吸治疗显示临床效果明确,同时对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的无复流及末梢栓塞等现象的发生也有积极作用。但由于血栓抽吸导管本身的特点,血栓抽吸效果容易受到冠状动脉解剖学形态及血栓性状影响。特别是位于严重狭窄病变部远端的血栓、顽固附着在冠状动脉壁上的血栓等情况下,不能充分发挥负压抽吸作用而使血栓抽吸困难。此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可进一步清除冠脉内血栓。从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CI术后冠脉造影TIMI 3级血流获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了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血栓抽吸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鲁风云,王枫岭,何志奇,等.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及抽吸导管对减少AMI急诊PCI无复流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4,43(20):2598-2599.

[2]朱瑞斐,许莎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79-81.

[3]张晓宏.国产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安全性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32):22,24.

[4]任琳,王文广,王倩,等.半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32-35.

[5]张优,高传玉,李牧蔚,等.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疗效[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4):273-277.

[6]张大鹏,王乐丰,王红石,等.替罗非班对非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193-197.

[7]何战斌.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2,31(7):99,101.

[8]李慧娟,徐会圃.替罗非班对急诊PCI术后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缺氧诱导因子α、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15):2481-2483.

[9]敖钦,马进,王新旺,等.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入径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2):68-69,72.

[10]Victor Hugo Roa-Castro, Ervin Molina-Bello, Hector Valenzuela-Suárez,et al. Survival after Left Ventricular Free Wall Rupture in an Elderly Woman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Only Medically[J].Case Reports in Vascular Medicine, 2012,4(56):1123-1126.

[11]Vladimir Manchurov, Nadezda Ryazankina, Tatyana Khmara.et al.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and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primary PCI[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36(23):2235-2238.

[12]洪云飞,宋丽娟,陈苗,等.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的临床使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415-4417.

[13]马列,贾绍斌,仇玉民,等.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2):185-188.

(收稿日期: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