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

  • 投稿克里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928次
  • 评分4
  • 61
  • 0

王国喜 秦晓斌 沈素祥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江苏泰州 225588

[摘要] 目的 探究小切口微创手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丰富临床经验。 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受临床治疗的6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跟腱旁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对照组采用L切口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对所有患者跟踪随访至少1年,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并作综合的对比研究。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病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试验组跟骨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末次随访AOFAS评分试验组为(94.8±1.7),对照组为(81.7±3.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3%,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小切口微创手术能显著改善预后情况,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中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小切口微创手术;跟骨关节内骨折;预后;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11-02

跟骨骨折为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处理不当具有较高致残率。随着建筑业和交通业的高速发展,高速撞击、爆炸、坠落等损伤所致跟骨骨折愈发增加。关节内骨折是其中较为常见又更为复杂的一型,约占全部跟骨骨折的80%。目前针对其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各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1]。该研究选取了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该院接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66例为研究对象,作综合的对比分析,旨在比较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单侧跟骨骨折;②受伤致骨折距接受手术治疗时间在两周内;③患者或其家属均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自愿参与该研究。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②开放性骨折;③伴有其他重要骨与关节部位的骨折;④伴有严重的全身性的内科疾病。共66例,年龄23~52岁,平均(34.3±8.3)岁;交通事故所致22例,坠伤33例其他原因所致11例。结合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观察及评估,按照相关治疗原则首先进行一定的对症处理,做好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在腰麻状态下进行手术,并且均由同一手术医疗小组施予手术。术中均放置负压引流,24~48 h拔除。

试验组行跟腱旁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切口起自外踝尖上方1~2 cm处的外踝后缘与跟腱间中线,并沿跟腱向下延伸至足背与足底皮肤交界处;拨开跟腱,剥离其下的脂肪层;切开距下关节后关节囊,切断跟距韧带,充分显露距下关节面后部;然后沿跟骨外侧壁剥离,拨开腓骨长短肌肌腱,充分暴露距下关节外侧部分;翻出塌陷的下关节面及粉碎的骨折块,进而观察内侧载距突,而后撬拨跟骨结节,恢复骨折块与载距突的解剖位置关系;然后用克氏针通过跟骨结节和载距突交叉固定;然后以距骨的下关节面面为模板,复位翻出的下关节骨折块,经皮将下关节面骨折块用克氏针固定于载距突上。

对照组行“L”形外侧扩大切口切开复位加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切口起自外踝尖上3 cm的跟腱和腓骨长短肌肌腱之间,纵行向下至足底皮肤和外侧皮肤交界处,水平向前止于第5跖骨基底部;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至跟骨外侧壁;掀起腓骨长短肌肌腱等组织,剥离跟骨外侧壁,充分暴露距下关节,复位跟骨后距下关节面骨折碎块。C形臂X线监视下复位满意后,选择合适的钢板并预弯,常规松质骨螺钉内固定。

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出院后,跟踪随访至少1年,观察并记录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前后,X线片测得的跟骨长度、高度、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②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足评分系统[2]对患者足部功能进行评价,评分越高代表效果越好。记录末次随访AOFAS评分并比较分析。③观察并记录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前后X线下跟骨情况

通过手术治疗,患者总体的跟骨情况显著改善,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末次随访AOFAS评分

验组末次随访AOFAS评分为(94.8±1.7),对照组为(81.7±3.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试验组患者无并发症;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2例出现创缘坏死,1例出现足部浅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7.3%,经对症治疗后痊愈。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随着足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影像学、内固定材料的飞速发展,跟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对照既往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仍存在较高致残率,有研究报道致残率高达30%[3]。跟骨内关节骨折改变了整体外形和足部力学的稳定性,骨折后期可以引发相关的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足部疼痛以及功能障碍,临床应当高度重视[4]。针对其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大多选用保守方法治疗Sanders I型跟骨关节骨折,但对于Ⅱ、Ⅲ、Ⅳ型的治疗方法,尚无达成一致意见[5]。传统常用的是“L”形外侧扩大切口切开复位加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此术式的优点是可清楚显露骨折及关节面,利于进行准确复位,并且有足够空间放置、固定钢板。但同时,由于广泛剥离软组织,不可避免会引发创面感染、皮缘坏死、钢板甚至骨外露等并发症的出现[6]。目前,伴随着影像学、关节镜技术以及材料学等科学的进步,微创治疗方法迅速发展,为跟骨骨折治疗打开一片新天地。微创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不仅能使骨折准确复位和有效固定,还能尽量避免软组织损伤,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可观的疗效[6]。

该研究选取了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术式治疗,旨在比较两种术式疗效的差异,为临床工作寻求突破。结果表明,接受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的跟骨及其相关解剖结构恢复情况、AOFAS评分均明显优于接受传统 “L”形外侧扩大切口切开复位加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这与罗敏等[7]研究结果一致。

尽管微创技术有诸多优点并且日趋成熟,但微创依然具有一些不可回避的缺点。首先,其适应症较窄,不适用于压缩、塌陷骨折。另外,其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并且需要专门的器械设备,限制了该技术普及和推广。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扩大微创治疗技术的适应症,简化操作技术和降低器械成本[8]。

综上所述,小切口微创手术能显著改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预后情况,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高迪,贾斌.重微创小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12):1099-1102.

[2] 施忠民,顾文,蒋垚.微创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8):648-653.

[3] 魏金亮,钟俊,邱波,等. 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比较[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9) :632-634.

[4] 朱学敏,唐三元,杨辉.跟骨骨折的微创治疗现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4,11(1):31-34.

[5] 段以文.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医药导报,2009,15(6) :45-47.

[6] 于涛, 杨云峰,俞光荣.微创技术在治疗跟骨骨折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修复重建外杂志,2013,27(2):236-239.

[7] 罗敏,张明,赵绍伟.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3,37(9):832-834.

[8] 祝玉堂,王海洋,张永强. 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39):87-88.

(收稿日期:201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