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降血糖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 投稿张师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281次
  • 评分4
  • 96
  • 0

郭霞,王忆

烟台毓璜顶医院药剂科,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为近年来,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1],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目前高发慢性疾病之一。该次研究对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情况进行综述,主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性应用进行分析,为糖尿病患者选择合理的降糖药物提高帮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降糖药物;糖尿病;不良反应;合理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1(c)-0159-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缺乏运动,肥胖人群增加,是引发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目前,糖尿病发病率正在呈逐年递增趋势。有数据统计显示[2],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人群的92%以上,降糖药物大多是以口服药为主。市场上降糖药物的增加,使许多患者患者难以抉择,甚至因为选错药物,不仅未对自身疾病进行治疗,还出现不良反应。该文主要针对不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糖尿病患者的合理性用药提供依据。

1磺脲类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为磺脲类药物,共有三代,根据磺脲类药物的问世时间。第一代为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第二代为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第三代主要有格列美脲。

1.1作用机制

经过与胰岛素β细胞膜的表面特异性受体进行结合后,能对细胞中的钙离子内流有促进作用,对磷酸二酯酶活性进行有效的抑制,提高细胞中的cAMP水平,以此对胰岛素进行刺激,增加体内的胰岛素释放。药物可使体内的肝糖原合成提高,减少分泌,经过作用于靶细胞受体,提高周围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摄取[3]。

1.2临床合理性应用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饮食治疗后无效时,磺脲类药物为首选药物,特别是中年后发病的肥胖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有短效和中效、长效三种,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用药。短效药物有美吡达、苯磺丁脲、糖适平等,3次/d口服;中效药物有达美康、优降糖等,2次/d口服;长效药物有氯磺丙脲、瑞易宁、格列美脲等,1次/d口服。长效降糖药物,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危险性更高,如格列本脲、氯磺丙脲等。因此,不建议采取长效降糖药物尤其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用药的时候。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尽量选择小剂量、短效的磺脲类药物。如不合理的使用磺脲类药物,轻则引发低血糖,重则可能出现严重昏迷,或者死亡[4]。因此,在临床使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饮食、年龄和活动等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药物,确保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1.3药物不良反应

因第一代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较多,在临床上大多不使用。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的口服吸收快,降糖活性强,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特别是格列本脲。但是因格列本脲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应避免使用。

格列齐特有减少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且药效温和,可抗氧化,预防动脉硬化。有研究表示格列齐特不会对心血管产生影响,因此,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可以使用[5];格列喹酮的代谢产物肾脏排泄率<10%,因此,合并肾功能不全者,也可以安全使用;格列美脲相较于传统磺脲类药物,其降糖作用佳,同时作用快,时间长,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在老年患者与肾功能受损患者中,均可使用。目前,格列美脲为唯一胰外作用明显的磺脲类药物,对提高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效果显著,对心血管影响较小。但是重度肾衰竭、肝损伤、妊娠期妇女等禁止使用。

2胰岛素增敏剂

2.1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中主要有苯乙双胍与二甲双胍,目前苯乙双胍会引发乳酸中毒,已经不在临床使用,而二甲双胍广泛应用于临床。

2.1.1作用机制经过对肠道中葡萄糖吸收进行有效的抑制,提高周围组织中葡萄糖无氧酵解与有氧代谢,降低肝糖原异生,从而起到降血糖作用。

2.1.2临床合理应用目前,二甲双胍为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在帮助患者降低血糖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减轻体重。有学者对新确诊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经结果显示[6],磺脲类药物与二甲双胍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中效果相似,二甲双胍能将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和卒中发生率显著降低,从而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二甲双胍对血脂水平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表现为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蛋白水平下降。2型糖尿病轻度患者,口服2.5g/d,连续治疗3个月,可对血脂情况进行明显的改善。

2.1.3不良反应二甲双胍在降糖治疗后,可引发外周组织无氧酵解增加,提高乳酸分泌,易引起乳酸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者,谨慎使用;厌食、恶心、呕吐也是二甲双胍服用后的常见不良反应情况,可在进餐时用药,能减少以上反应发生。肾功能损害、高龄、孕妇、心肺功能不全者等禁止服用二甲双胍。

2.2噻唑烷酮类药物

噻唑烷酮类药物是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药物,可对体内的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据资料显示,噻唑烷酮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治疗中,均有满意的疗效。临床常用噻唑烷酮类药物有吡格列酮与罗格列酮。

2.2.1作用机制经过与过氧化物酶体增值活化受体竞争性结合,能对葡萄糖的转运与生成、利用、脂肪酸代谢等胰岛素反应基因造成影响,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后,起到降糖作用。

2.2.2临床合理应用噻唑烷酮类药物主要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使用,在用药同时,严格进行饮食控制,效果显著。在药物治疗与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均无效时,也可以联合二甲双胍、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等应用。经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单独使用罗格列酮治疗后显示,相较于安慰剂治疗,罗格列酮8mg/d使用,降糖效果显著,在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胰岛素药物后,可进一步提高降糖作用。

2.2.3不良反应有学者对糖尿病患者使用罗格列酮治疗后显示[7],与安慰剂使用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曲格列酮因使用后易引发肝脏毒性,目前,在临床上严禁使用。对于吡格列酮与罗格列酮使用后引发肝脏毒性并无明显表示,但是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时,仍然需要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检查。经学者探究发现[8],噻唑烷酮类药物使用后,会使血浆容量增加,因此,对于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禁止使用。同时,还会导致患者体重增加,出现外周组织水肿。孕期和哺乳期女性需禁止使用,因其可能会引发心功能不全者,出现心脏负荷增加,产生心脏肥大症状。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主要有伏格列波糖与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

3.1作用机制

对α-葡萄糖苷酸降低多糖和蔗糖分解进行有效的抑制,减少体内吸收,降低体内在饭后的血糖升高及血浆胰岛素浓度增加情况,起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3.2临床合理性应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在胰岛素依赖或非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患者中进行治疗。阿卡波糖初始剂量可为25mg,2次/d服用,随后逐渐增加使用剂量,用药1个月后,最大服用剂量可为100mg,3次/d服用。伏格列波糖180μg/次,3次/d。在效果不明显时,可逐渐增加使用剂量。

3.3不良反应

阿卡波糖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腹胀与肠道多气症状,目前,低血糖反应较为少见。孕妇与哺乳期女性禁用;腹部手术史、肠梗阻与肠炎、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使用伏格列波则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严重肝硬化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对排便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止用药。

4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

主要有美格列奈、瑞格列奈、纳格列定等,目前若格列定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物。

4.1作用机制

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对胰岛素进行刺激,从而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主要作用于胰岛素中的β细胞,打开β细胞中的钙通道,提高钙离子的流入,起到对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诱导作用。

4.2临床合理应用

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为短效促胰岛素分泌药物,在基础运动、饮食控制后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治疗中,效果显著。联合二甲双胍使用,对血糖有协同控制作用。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用药需要与进餐时间相同,在餐前15min内用药最佳。服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血糖的变化进行调节,初始剂量为0.5mg,最后可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增加服药剂量[9]。

4.3不良反应

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会引发低血糖;还会出现恶心、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但是大多数症状为暂时性,在停药后,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5结语

糖尿病患者在严格进行饮食和运动控制的情况下,依然无法降低血糖,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并发症与病情等情况作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合理性。根据药物的药动学与药效学,实施个体化给药,在用药过程中,密切注意身体变化,优化降血糖药物使用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忠雷,张小华,杨丽燕,等.拼合原理在降血糖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设想[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4):351-354.

[2]孙风兰.2010—2012年我院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1):238.

[3]杨云华.2010—2012年我院降血糖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304-305.

[4]程皓.黄连素降血糖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994-4996.

[5]刘刚,谭善财,胡细享,等.黑苦荞茎叶提取物对高血糖小鼠降血糖功能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2):109-113.

[6]孙佳明,张林林,宗颖,等.甘草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筛选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2879-2880.

[7]肖春,吴清平,蔡玟,等.灵芝粗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J].中国食用菌,2011,30(5):37-39.

[8]葛裕华.降血糖药物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7):231-232.

[9]赵婧,袁驰,周春丽,等.南瓜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7):108-110,126.

(收稿日期: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