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 投稿雨人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83次
  • 评分4
  • 57
  • 0

梁育智

花垣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南花垣 416400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感染率为62.22%,≥60岁患者的58.82%,手术时间>60min 感染率为78.38%,住院天数≥14d感染率为78.05%,合并基础疾病感染率为76.67%,使用>3种抗菌药物感染率75.00%,灌注泵压力感染率78.57%,明显高于相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多种多样,在术前应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合理缩短手术时间,尽量降低灌注压灌洗,增强抗菌药物使用的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经皮肾镜取石术;感染;因素

[中图分类号] R6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a)-0108-02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肾结石疾病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手术安全有效,但是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预后情况,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文献表明[1],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发热比率高达37.00%,出现脓毒败血症等并发症将会导致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提高患者死亡率。为了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在2008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对收治的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年龄在28~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5±2.46)岁。住院时间在 2~50 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0.56 ±2.24) d。所有患者在术前经B 超、腹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CT 等检查,被确诊为肾结石。其中左肾结石患者28例、右肾结石患者22例、双肾结石12例。患者结石最大直径0.7~6 cm。合并症:糖尿病患者23例、高血压患者20例、冠心病17例。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 所有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感染诊断,均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中的判断标准。

1.2.2治疗方法 在术前针对发热感染患者可采取抗感染治疗,在手术前1d、手术当天早晨给予其它患者滴注广谱抗生素1 次。在治疗中,指导患者采取全麻插管方式,手术器械为英国佳乐公司等离子双极电切镜,持续灌注液为生理盐水。常规截石位,膀胱镜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留置F5 输尿管导管,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利用B超定位引导,进行肾穿刺制作经皮肾通道,留置F24 金属短鞘,在肾内置入Wolf肾镜,观察到结石后,采取EMS 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同时将约为3 mm的结石碎颗粒吸出体外,合理控制脉冲液压泵,生理盐水灌注压力保持在120 mmHg左右,每分钟流量约为300 mL,彻底清除结石后,进行留置双J 管及肾造瘘管。在手术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脓性尿液,则进行菌培养,针对体温异常患者进行血培养检查,合理调整抗生素使用剂量,最后给予患者使用适量的抗菌药物。

1.2.3调查方法 每日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观察,分析患者体温、性别、年龄、手术时间、灌注泵压力、住院天数、合并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合并基础疾病、使用>3种抗菌药物以及灌注泵压力都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相关因素(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作为一种创伤小的手术方法,但是引发出血、尿外渗、邻近器官损伤以及尿源性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几率比较大[3]。肾损伤对人体内泌尿系统的天然屏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上肾结石患者大多存在结石、积脓、积液等症状,导致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比较高。细菌滋长在结石的缝隙中[4],破坏手术中集合系统的正常结构后,会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风险。经研究发现,术中发热患者需要进行血培养阳性,主要原因是术中细菌通过肾脏穿刺通道以及在灌注液压力较高的情况下,灌注液逆流经肾实质吸收入血导致的。

孔祥波[5]等人给予440 例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分析患者是否有梗阻、手术时间、术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结石大小、年龄结构以及术中灌注液压力、术后并发重症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等。结果发现,术后发热占15.2%,有急性梗阻、术前已有尿路感染、手术时间长、灌注压力高、结石大、感染性结石的患者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并发重症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说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比较常见,有可能并发重症感染,术前应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术中规范操作,尽可能低灌注压灌洗,控制手术时间,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等。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男性患者感染率为62.22%,高于女性患者的26.67%;≥60岁患者的58.82%,高于< 60 岁患者的40.00%;手术时间>60 min 感染率为78.38%,高于<60 min的26.09%;住院天数≥14 d感染率为78.05%,高于<7d的19.05%;合并基础疾病感染率为76.67%,高于无基础疾病的46.88%;使用>3种抗菌药物感染率75.00%,高于其他患者的44.74%;灌注泵压力感染率78.57%,高于>120 mmHg患者的44.12%。可见,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合并基础疾病、使用>3种抗菌药物以及灌注泵压力都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相关因素(P<0.05)。手术时间>60 min、灌注压力>120 mmHg 组患者发热率明显高于相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手术治疗中,结石越大,手术时间会随着延长,在手术灌注的液体也会随之增多,提高率术中肾脏出血率。脓毒败血症患者的结石最大直径一般都大于4 cm[6]。在培养细菌中,提示肾结石合并感染中大多出现G-杆菌和真菌。可见,经皮肾镜取石术导致肾实质局部结构破坏,导致毒素进入血液,从而引发术后感染,在术前尿常规检查无法正确预测结石,因此,在术前给予患者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

部分肾结石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主要是慢性疾病所致的靶器官如心、脑、肾组织的损害,降低患者机体抵抗力。肾结石治疗指南[7]中建议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应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因为抗菌药物的泛滥使用,会增加真菌性二重感染的可能性,特别是双肾结石,主要原因是多数的抗菌药物是从肾脏排泄,患者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破坏患者肾功能等。因此,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应该针对患者实际病情,从而采取适量的抗菌药物治疗[8]。

综上所述,综合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应该术前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并行尿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手术中严格控制灌注压及灌注流量,严格控制手术时间,针对结石较硬、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考虑分二期手术取石,以减少术后发生重症感染的机会。同时,全面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病情变化形成全方位的监测,从而给予患者提供针对性、个体化的临床处理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汤鼎中.微创治疗经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10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7):41-42.

[2] 江佳佳,秦国英,金琰.前瞻性调查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330-333.

[3] 李晖,梁发,罗林.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分析[J]. 海南医学,2011,19(12):27-29.

[4] 张赟,朴奇彦,王永刚,等.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4(19):290-291.

[5] 孔祥波,张赟,张茁,等.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9(13):807-809.

[6] 骆春华,杨炜青,黄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泌尿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4(26):3076-3077.

[7] 杨贞,苏依莱.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6(13):536-539.

[8] 贺红.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中外医疗,2013,32(26):183,185.

(收稿日期:2014-04-07)

文 题

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使用标点和缩略语。

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尽可能不设副题,确有必要时,可采用不同字体字号或加破折号将副题与正题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