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外科学论文范文,外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在隐蔽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

  • 投稿终结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126次
  • 评分4
  • 17
  • 0

郭志良 刘 斌

太原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山西太原 030009

[摘要] 目的 了解隐蔽骨折诊断中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136例经平片检查呈阴性、无法排除隐蔽骨折或经X线证实为疑似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及数字数字X线摄影检查,探究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对隐蔽骨折的诊断意义。 结果 (1)图像良好率比较:136例患者中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良好94例,一般40例,差2例,良好率达69.12%;数字X线摄影图像良好67例,一般50例,差19例,良好率达49.26%;(2)检查及随访结果比较:62例接受数字X线摄影均呈阴性,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提示4例寰枢椎骨折,3例半脱位;10例腕部、手足骨折;21例四肢关节骨折;8例腰椎、胸椎、颈椎骨折;5例鼻骨骨折;7例骶尾骨骨折;4例胸骨、眼眶、肋骨、下颌骨骨折;数字X线摄影提示53例可疑骨折,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确诊35例骨折,18例排除骨折;数字化断层融合与数字X线摄影均确诊24例正常。随访发现,数字化断层融合诊断吻合临床诊断结果,确诊96例骨折。 结论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在隐蔽骨折诊断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隐蔽骨折;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b)-0170-03

[作者简介] 郭志良(1959.11-),男,山西太原人,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影像技术。

刘斌(1979.9-),男,山西五台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脏核磁诊断。

据有关调查提示,于骨折诊断与鉴别诊断工作中,以往多予以X线摄影检查,但引X线片存在外来伪影与组织重叠等缺陷,易漏诊或误诊处在复杂部位、深层部位与未错位的骨折,而CT检查辐射剂量相对较大,费用昂贵,故其推广范围受限[1]。伴随着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有研究证实,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作为一种新型X线体层技术,于数字化平板探测器X线设备上可行一次性连续曝光采集,经计算机重建可获取图像,能有效规避组织重叠缺陷,值得临床积极借鉴[2]。为了深入探究隐蔽骨折诊断中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主要对2012年3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136例经平片检查呈阴性、无法排除隐蔽骨折或经X线证实为疑似骨折的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选择该际收治的经平片检查呈阴性、无法排除隐蔽骨折或经X线证实为疑似骨折的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数字X线摄影,其中男性占有78例,女性58例,年龄(12~84)岁,平均年龄在(41.34±2.25)岁之间。

1.2 纳入标准

①数字X线摄影不满意者,摄影部位组织相对较厚,结构显现重叠,分辨率与标准不符,摆位不准确,譬如选择骶尾骨侧位或寰枢椎张口位;②数字X线摄影诊断为可疑骨折,但无法确定者;③数字X线摄影呈阴性,但临床体征较为明显,无法将隐蔽骨折排除者。

1.3 排除标准

①已行相关治疗、可能影响效应测定指标者;②伴有影响效应观测的严重病理或生理状况;③病情危笃、精神病、疾病晚期者;④未接受规定检测者;⑤临床资料不全者。

1.4 方法

使用X线机(型号DR-SATUIN9000)及数字化大平板X线透视-摄影系统(规格型号:Sonialvision safire Ⅱ型),依据体厚、部位的差异而明确曝光条件,行数字X线摄影。数字化断层融合检查应用该系统TOMOS程序,从不同部位出发,明确摄影条件,其中包括髋关节冠状位(80 kV,2.5 mAs)、胸腰椎冠状位(80 kV,2.5 mAs)、寰枢椎冠状位(85 kV,1.5 mAs)、骶尾椎矢状位(125 kV,2.5 mAs)。同时,确保平板探测器与X线管球间间离为1100 mm,于曝光中,需保证X线管呈40°的移动角度。待扫描完毕后,将获取的原始投射图像导入影像后处理工作站,依据部位的不断而择取适当层间距,予以重建处理,其中包括髋关节(5.0 mm)、骶尾骨(2.5 mm)、寰枢椎(2.0 mm)。待获取目标部位断面图像后,选出与诊断要求吻合的图像予以打印。

1.5 观察指标

(1)图像良好率比较:由两名专业放射科医师同时对两种图像质量行读片评价,当评价结果出现分歧时,则向上一级医师请教讨论,则予以协商处理后获取一致。评价标准:①良好:目标部位解剖结构较为全面,对比度颇佳,骨皮质、骨小梁显示影像相对清晰;②一般:目标部位解剖结构缺乏全面性,对比度不佳,骨皮质、骨小梁显示影像尚可;③差:目标部位解剖结构不全,影像对比度缺乏,清晰度差;(2)观察数字X线摄影与数字化断层融合检查结果,均由两名专业放射科医师阅片,结果存在分歧时进行协商处理,并开展随访活动,持续1~3个月。

1.6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数字X线摄影与数字化断层融合检查图像良好率对比分析

于136例患者中,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良好率达69.12%,数字X线摄影图像良好率达49.2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数字X线摄影与数字化断层融合检查结果比较

①62例(45.59%)数字X线摄影呈阴性,无法确诊断,而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证实出现脱位或骨折,其中4例寰枢椎骨折(详见图1),3例半脱位;21例四肢关节骨折,其中8例肩关节,6例髋关节,3例膝关节,3例踝关节节,1例肘关节,详见图2-3);10例腕部、手足骨折;8例腰椎、胸椎、颈椎骨折(详见图4-5);7例骶尾骨骨折(详见图6);5例鼻骨骨折;4例胸骨、眼眶、肋骨、下颌骨骨折;②35例(25.74%)数字X线摄影诊断为可疑脱位或骨折,数字化断层融合诊断为骨折,其中11例四肢关节骨折(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各3例,髋关节、肘关节各1例,详见图7-8),2例肋骨、胸骨骨折(详见图9-10),2例寰枢椎骨折,l例半脱位,5例腰椎、胸椎、颈椎骨折,9例腕部、手足骨折,2例鼻骨骨折,3例骶尾骨骨折;③数字X线摄影诊断可疑骨折17例(12.50%),数字化断层融合排除;④数字X线摄影与数字化断层融合均确诊正常24例(17.65%)。

2.3 随访结果分析

经由随访调查发现,于136例患者中,数字化断层融合确诊96例骨折,其中31例接受石膏外固定术后痊愈,26例接受外科内同定术后治愈,39例经对症处理后康复;数字化断层融合排除40例骨折,经临床确诊为软组织损伤,随访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3 讨论

目前,临床诸多研究资料证实,于骨创伤诊断中,数字X线摄影存在局限性,易出现骨折漏诊或误诊情况,而MRI、CT患者检查费用昂贵,故其临床推广首先[3]。伴随着X线体层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已成为了常规X线检查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缺陷,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4]。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从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原理出发,其主要是于X线束穿行轨迹中形成目的层(任意数量),利用X线管于连续性位置上予以多角度投照,进而获取图像,而诱导探测器与X线管作于患者同步的反向运动,可陕速采集一系列投影图像,促使像素偏移-叠加程序进行图像重组,可重建任意设定高度的物体断层图像[5]。有研究发现,相较于常规体层摄影而言,其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①于透视下进行定位,可实现一次性采集目的,进而获取多层面、同方位图像,于骨骼系统中的图像与CT具有异曲同工之妙;②基本不会受体内金属伪影的一系列影响,对某些因体内金属异物或特殊体位而无法行MRI或CT者尤为适用;③相较于CT而言,数字化断层融合辐射剂量相对较小,仅达CT的20%左右,且检查费用低廉,具有较高的图像空间分辨率,值得临床积极借鉴[6]。另有研究表明,在于骨创伤诊断中,数字化断层融合可规避组织重叠对图像的一系列影响,清晰提示关节内及结构较为复杂部位的隐蔽骨折,亚毫米取层效果明显,基本不会漏诊微小骨折[7]。本文研究结果提示,35例(25.74%)数字X线摄影诊断为可疑脱位或骨折,而利用数字化断层融合可确诊,充分印证了上述结论的准确性。

一般而言,脱位或寰枢椎骨折所处部位相对较深,存在较多的组织结构重叠,X线平片张口位具有较低的投照成功率,而数字化断层融合可清晰显示寰枢椎结构,难以漏诊[8-9]。该研究结果提示,数字化断层融合提示4例寰枢椎骨折,3例半脱位。脊柱微小骨折基本未显现椎体压缩变形,附件骨折(譬如腰椎横突骨折)基于肠腔气体或曝光条件影响下易显示模糊,假阳性或漏诊率高,再加上骶尾椎因组织较厚,X线穿透难度大,故平片显示多不佳[10-12]。该研究提示,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提示8例腰椎、胸椎、颈椎骨折,7例骶尾骨骨折,而X线平片难以发现合并肩胛盂撕脱骨折;针对不全性骨折或股骨颈嵌插骨折而言,折X线平片往往无法明确提示骨折线,易误诊或漏诊,而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可清晰观察隐蔽性股骨颈骨折;X线平片诊断颅面部骨折能力存在局限性,譬如鼻骨骨折,相较于CT而言,X线平片漏诊及误诊率达47%左右,而鼻骨数字化断层融合可择取冠状、矢状、轴面成像,清晰显示上颌骨额突、双侧鼻骨板等结构,该研究提示数字化断层融合诊断5例鼻骨骨折,平片可疑骨折仅2例,提示数字化断层融合检查具有积极的诊断优势[13-14]。

综上所述,数字化断层融合检查辐射剂量少、操作简便、费用低,在骨创伤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田军,巩武贤,张殿星,等.数字化断层融合在隐蔽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6):566-568.

[2] 晏邦有.数字化断层融合在隐蔽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3,34(2):178-180.

[3] 刘焕珍,田军,张殿星,等.数字化断层融合对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1930-1933.

[4] 邢海源,郭雪松,翟玉涛.数字化断层融合在颌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4(6):704-706.

[5] 赵丽琴,王克杨,贺文,等.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对肺结节筛查应用的初步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83-1286.

[6] 刘艳成,胡永成,夏群,等.四肢肿瘤及瘤样病变导致病理性骨折的诊断特点[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9):944-948.

[7] 孙晶,白荣杰,屈辉,等.64层CT后处理技术在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9):7315-7318.

[8] 赵新玉,仵志强,刘玉,等.MSCT在微小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10):751-752.

[9] 马雪华,李睿,陈天武,等.胸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8(3):234-237.

[10] 蔡思清,颜丽笙,李毅中,等.骨密度影像学测量与椎体骨折率评估结合提高骨质疏松的诊断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33):5341-5345.

[11] 詹青霞,武刚,蒋黛蒂,等.儿童肘关节常见骨折的DR诊断体会[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8(6):522-524.

[12] 南静.64排螺旋CT对60例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1):62-64.

[13] 陈佩剑,李英贤,谢宝杰,等.特殊体位摄片诊断桡骨小头隐匿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1):1023-1024.

[14] 蒋沫轩,官瑾.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2):281-283.

(收稿日期: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