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保健医学论文范文,保健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家有抑郁病人,做好监护是学问

  • 投稿书放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438次
  • 评分4
  • 46
  • 0

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喻东山

患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家里有病人,同样不轻松。平时与一些抑郁症病人的家属交流,有时我感觉,他们比抑郁症患者更艰难。尤其是那些讳疾忌医、不愿诊治的病人的家属,眼看着自己的亲人受苦受罪,自己却无技可施,那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和心急如焚的焦虑,那种痛苦的程度,不亚于抑郁症患者本身。那么,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患有抑郁症,你应该怎样帮助他呢?

做事要由着病人

抑郁症患者多会有意志减退,表现为精力和体力严重下降,许多事情想做做不动。知道抑郁症这一特点,就不应勉强抑郁症病人去做事,遇事要跟病人商量,病人能做得动的才做,做不动就歇着,病人起得来就起,起不来就躺着。一些病人家属不懂得抑郁症的这一特性,把病人当正常人的精力和体力来考量,强行让抑郁症病人做事。例如,抑郁症病人早晨起不来,不肯上班,母亲不理解,大骂病人懒,强行把病人拖起来,催病人去上班;病人起床后也只能坐在家里发呆。又如,家里人见病人总是坐在家里,劝病人出去走走,病人不想去,家人就硬拉着病人出去逛,主观上是为病人好:“我拖他出去逛逛,心情总会好一些,不要整天闷在家里。”你的结论是建立在病人精力和体力都正常的前提之上的,但实际上病人的精力和体力严重不足,你拉病人出去逛,病人就是活受罪。相反,如果病人有劲}}{去逛,我们是鼓励的,体育运动可以使1/3的病人抑郁改善1/3。此外,抑郁症病人由于情感低落,对周围事情失去兴趣,所以不想出门;南于失去兴趣和自卑,所以不想与人交流,不想见同学,不想见老师,不愿意去上学。如病人家属硬逼他上学,逼急了,他真能跳楼。

服药不要由着病人

抑郁症尽管只是情感性疾病,但会歪曲病人的认知能力。经常见到的情况是:抑郁症病人发作时说,我的病好不了,从而不肯服药;抑郁缓解时则说,我的病不会再发了,又不肯服药。所以服药问题应当由家属做工作,督促病人服下每顿药,偶尔忘一顿可以理解,但要保证大部分时间都是规则服药的。

许多病人的居住地离精神病院很远,所以一次能开2~3个月的药,这样的抗抑郁药量如一次服下去,难保没有危险。抑郁症有一半病人终生至少有过一次自杀企图,20%的抑郁症患者终因自杀而死亡,故这么多药开回来,应由家人保管,不宜交给病情不稳定的病人。要知道即使病人今天病情稳定,也不能保证他明天无自杀企图,尽管有的抑郁自杀是计划缜密的,但也有的抑郁自杀是冲动性的,说干就干,如果那一会儿手边有药,就有多少吃多少;手边没药,也就过去了。

情绪上不要惹病人

1.不要过度关心病人。病人精力减退,不愿多说话,如果父母由于过度关心,事无巨细,都要问病人的感受,这会让病人很烦,让病人感受到“我是个残废”,会加重病人对自己的负性评价。

2.小心侍候。家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照顾病人。病人要你帮着打电话去单位或学校请假,照办;需要外出跑腿,照办;病人白天睡懒觉,随他;病人白天不肯拉开窗帘,随他;家里一有声音病人就嫌吵,那就看无声电视,走路蹑手蹑脚,说话用耳语;病人嫌大灯光刺眼,就开小灯。

3.心急不露。父母对孩子的抑郁症会着急,尤其是对反复治疗效果不好的,就更着急。但父母作为正常成人,应该有担当、有承受力,心里再急,也不要放在脸上和嘴上,而是表面都随着病人,回头把这些看不惯的行为和顾虑向医生汇报,让医生来解决。

4.不激病人。病人抑郁发作,家人一旦接受这一诊断,开始着急,会处处迁就病人,但时间长了,经过几次反复,有的家属就被搞疲劳了,弄得家属自己也要服安眠药才能入睡。病人经常念叨着没意思、想死,家属一怒就蹦出来不经头脑的话:“你想死就死吧,死了我们也省心了。”“你想跳长江,长江也没盖盖子”。你要知道,你的话,真能促进病人下定自杀的决心。

5.宠着病人。抑郁病人很容易出现无用感,此时希望找到可依靠的力量,如果找不到可靠的力量,则变得无望,而无望就离自杀不远了。平时家属的精神支持和经济支持,使病人在抑郁发作后有一种归宿感,有一个倾诉对象,这对病人的自杀至少是一个缓冲。如果家属平时处处顶住病人的愿望:我要换手机,“不买”;我要买手提电脑,“不可”;我要与同学去旅游,“不行”;我不想上补习课了,“不可以”;高考完了,我想写一点网络文章,“打工去”;在大学宿舍里关系紧张,我想搬出来住,“没钱”;我上学上不下去了,想退学,“那你回来干什么?”为此,病人对家人已不抱任何指望,有困难不说,有问题自己扛,有时突然自杀,家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