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 投稿雪上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152次
  • 评分4
  • 68
  • 0

万 玲

荆门市康复医院,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作为干预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以同期收治的55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较常规组短;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较常规组少;新生儿窒息率较常规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后出血患者全程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产后出血;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b)-0037-02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主要是胎儿分娩出来后24 h范围内,产妇阴道出血量>500 mL,常常发生于产后2 h。若不能及时进行急救和治疗,将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就我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分别给予全程护理与常规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干预组,患者年龄在23~39岁,平均年龄为(26.5±5.8)岁;孕周在37~41周,平均孕周为(39.4±1.7)周;初产妇有34例,经产妇有16例;出血原因:33例子宫收缩乏力,9例胎盘因素,5例软产道损伤,3例凝血功能障碍。以同期收治的55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常规组,患者年龄在24~38岁,平均年龄为(27.3±5.6)岁;孕周在38~42周,平均孕周为(39.6±1.8)周;初产妇有38例,经产妇有17例;出血原因:35例子宫收缩乏力,11例胎盘因素,6例软产道损伤,3例凝血功能障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观察与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如对产妇呼吸状况、血压、体温、脉搏等进行严密观察,查看产妇子宫收缩情况和阴道出血状况,并详细记录产后出血量;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以有利于子宫收缩功能恢复,减少或避免产后出血。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产前观察护理 ①在妊娠时期,护理人员应该向孕妇讲解妊娠期生理知识,正确认识到妊娠期饮食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自我监测方法,以确保孕产顺利。②孕妇在孕产期对分娩疼痛产生恐惧感,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及时掌握孕妇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消除孕妇恐惧感。③产前对存在潜在性出血孕产妇给予特殊护理,对孕产妇和胎儿状况进行严密监察,看产妇是否存在妊高症、贫血等症状[1]。孕产妇分娩前,对其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关的急救准备。产前对子宫收缩强度、宫口开张度、胎心音及胎位等进行检查。

1.2.2 产时观察护理 在胎儿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可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情况,若产程停滞,应及时告知医师,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如果给予产妇催产素,需由专人进行看护及观察。在第一产程,护理人员应对子宫收缩、胎心音进行严密监察;第二产程,做好相关接生准备工作,并保护会阴,避免软产道受到损伤,胎儿分娩过快;第三产程,护理人员应对胎盘剥离状况进行严密监察,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胎儿分娩之后,观察胎膜及胎盘有无缺损,同时观察软产道有无受损,并及时处理。

1.2.3产后出血观察护理 ①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呈平卧体位,将下肢抬起,给予氧气治疗,以保证脑部血供充足,避免脑部缺氧症状的产生[2]。对患者皮肤、嘴唇及黏膜等颜色进行观察,测量四肢温度和尿量,提早掌握休克先兆。对子宫收缩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并建立静脉通路,及时给与输血治疗,以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做好保暖护理和感染控制。②止血护理。当产妇出血后,经腹壁对子宫底进行按摩,以对子宫产生刺激作用,子宫壁血窦呈现闭合状态,同时静脉注射20U缩宫素+40 mL生理盐水,以达到增强子宫收缩功能的租用。若患者软产道受损且出现持续性出血症状,需及时查看出血血管,通过钳夹血管方式进行止血,并缝合开裂处。若存在胎盘滞留等情况,必须依据患者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若产后出血由凝血机制障碍引发,应给予止血药物进行治疗。③心理护理。当产妇出现出血症状后,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患者内心顾虑,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工作[3]。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孕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24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有效观察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所有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 18.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对比用t来检验,如果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干预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较常规组短,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较常规组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干预组1例,发生率为2%,常规组4例,发生率为7.2%,干预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常规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干预组48/50(96%),常规组43/55(78.1%),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产后出血发病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即医源性原因与客观性原因。医源性发病原因主要是指在助产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当孕妇软产道严重受损,主要体现在宫颈损伤、阴道损伤、会阴撕裂等,或者产前漏诊而引发凝血功能障碍等。而客观性发病原因则指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如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妊高症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孕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是胎儿畸形、巨大儿、胎位不正或多胎妊娠等导致的,而胎盘因素主要有胎盘早剥、胎盘前置、胎盘植入、胎盘滞留等。

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需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做好相应的急救护理工作,才能保障产妇生命安全。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给予产前观察护理、产时观察护理及产后出血护理等干预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产前观察护理,及时发现潜在性产后出血因素,并给予特殊护理,做好产后预防、急救准备,同时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能够消除孕妇对分娩疼痛的恐惧感,保持良好的待产心态,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产时观察护理,能够对产程进行有效控制,并及时掌握孕妇产后出血原因,并给予有效的急救措施,确保母婴生命安全;当孕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应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疏导,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同时依据患者出血情况,采取针对性止血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干预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相对较短,产后2h、24h的出血量较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对较低,临床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

总之,给予产后出血患者全程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赵芳林.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7(19):87.

[2] 唐红萍.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4(3):90.

[3] 莫立芬.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5(4):65.

(收稿日期: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