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 投稿萨娜
  • 更新时间2018-03-19
  • 阅读量324次
  • 评分4
  • 11
  • 0

  [摘要]目的分析肾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资料选取2016年1—7月肾内科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运用效果显著,可大幅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肾内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不良事件;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2(c)-0076-02


  护理管理工作为医院重要的工作项目,而近些年肾内科患者数量逐渐增多,使得护理工作强度逐渐增加,同时就需要更高的优质护理质量,做好患者的护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康复速率[1]。而传统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现已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且在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推出后,效果显著,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该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神内科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其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今后护理管理模式实行和修订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6年1—7月肾内科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范围为19~68岁,平均年龄为(58.6±6.32)岁,病程范围为1~5年,平均病程为(3.2±0.8)年。其中重症狼疮肾炎6例,血管炎7例,急性肾功能不全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1例,肾病综合征19例。而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范围为18~69岁,平均年龄为(57.9±5.94)岁,病程范围1~6年,平均病程为(3.1±0.9)年。其中重症狼疮肾炎7例,血管炎6例,急性肾功能不全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2例,肾病综合征17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无论是性别、平均年龄等进行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①排除患者患有先天性肝肾衰竭、凝血系统障碍以及精神障碍等疾病;②患者对参与调查知情同意书内容充分了解,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近1个月内未参加类似调查项目;④经全面检查确诊符合肾内科疾病。


  1.3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1.3.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联合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服务,详细内容如下:①流行病学调查:肾内科护理人员应根据本科室内容易发生的不良事件、工作重要内容、工作目标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由于肾内科患者多数均为意识障碍、病情危重且病情发展进程较快者,护理人员应根据本科室特点拟定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节点[2];②前期准备:科室负责人应根据基层护理人员反馈的护理管理方面问题,进行管理模式整改,并根据科室工作内容拟定护理人员培训、考核的学习重点,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专业性,降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3];③详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注意交流语言和语气,按时进行病房巡视,提升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预警能力,并且危重患者应列入重点护理对象,确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对于生命体征已提示病情危险时,应立即给予急救护理工作,而该科室护士长应高度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在护理工作中起到衔接和调解作用,并对于在实施优质护理工作中发现的工作误区,应立即进行纠正,对于该科室工作要求和内容不够细化的规章制度,应进行阶段性的补充和完善[4]。


  1.4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详细内容:①护理质量,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分级护理、病区护理、抢救物品这5个项目,每个项目2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5];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③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表,每份问卷为百分制,85~100分为非常满意,75~84分为满意,60~74分为一般满意,60份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6]。


  1.5统计方法


  该次调查主要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算处理,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并分别用(x±s)、[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的护理质量


  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共3例,其中坠床1例,穿刺点出血1例,换错药1例,发生率为6.00%,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共14例,其中坠床6例,穿刺点出血7例,换错药1例,发生率为26.92%,相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用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满意度


  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00%,而对照组为86.54%,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肾脏为人体重要器官,对于医院治疗科室同样为重要科室,面对患者日益增多的患者数量,使得要求护理工作数量和项目越来越多,而对于肾脏疾病病情复杂,发展进程较快。但医院仅仅在治疗方法中不断开展,对于护理管理模式的完善和提升几乎为零,这使得现有的护理管理模式以无法适应现有的患者需求,导致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而近几年,卫生医疗系统改革逐渐开展,对于高优质护理管理模式逐渐的各个科室展开,对于优质护理管理为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管理模式,可从多角度实施护理项目出发,并采用多种方法实施[7]。而对于护理管理工作改良应主要从护理人员的工作细节和规章制度着手,完善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和相关制度。并根据其重要阶段拓展思维进行前期实施工作准备,完善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提升患者自主学习和提升能力,增强职业道德精神[8]。


  通过该次调查发现,在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完善和弥补常规护理管理中的漏洞,促进护患关系融洽,提升患者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肾内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并大幅度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苏梅花,文蛟.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147. 

  [2] 罗旭.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4(9):66-68. 

  [3] 罗婷,魏革,庄艳.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9):149-150. 

  [4] 刘东玲.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肾内科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40):226-227. 

  [5] 王育琼.分析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34):167,172. 

  [6] 华秀芝.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7):262-263. 

  [7] 王香玲.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844-2845. 

  [8] 黄玲俐,邹佳丽.优质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1):285. 

    作者:姜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