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阶梯式推进低年级的阅读活动

  • 投稿韬光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55次
  • 评分4
  • 51
  • 0

浙江嵊州市城北小学(312400) 刘科慧

虽然当前“儿童阅读”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阅读的好处在理论上已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事实上大部分一线教师,尤其是低段教师,对如何扎实有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还是有不少的困扰,如读什么书,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兴趣,如何使阅读兴趣得以有效延续,如何针对班里学生参差不齐的阅读起点全面推进阅读等。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低段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在承担着整个学校师生阅读活动推广策划和实施的同时,对自己所带的学生开展了持续性的班级阅读推广研究,并针对以上现状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分一、二、三年级开展了阶梯式推进低年级阅读推广的行动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果把“阅读”看成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精神盛宴,那么一个孩子能否享受到这场盛宴,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站在讲台前面的教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第一阶梯:让一年级的“阅读宴”兴味盎然

第一步:“探胃口”,投其所好

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孩子挑一本好的童书。笔者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大量研究得出,对一年级孩子而言,比较适合他们阅读的不外乎这样几类书:

1. 图文并茂的图画书(绘本)。

2. 浅显的童话故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3. 趣味盎然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柳林风声》、《小猪西里呼噜》、《笨狼的故事》等。

4. 相对浅显的科普作品,如《儿童好奇心大百科》、《第一次发现丛书》等。

为了推荐更有针对性,作为教师要班清楚里学生的底细,摸准他们的“胃口”。因此,我们可以在孩子报名的第一天,向家长做一个关于孩子阅读现状的调查,以便有的放矢。

第二步:定“主食”,精心烹制

鉴于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及阅读绘本的种种好处,建议教师把绘本作为第一阶段的主要读物重磅推出。日本出版家松居直先生在一次演讲时,被问及这样一个问题:怎样使儿童喜欢书?是靠文字呢,还是靠图画?松居直的回答是:靠耳朵!

的确如此,只要教师愿意讲,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笔者所带的班级,从最初的教师带绘本给孩子读,到后来孩子们带着自己挑选来的绘本要求教师读,孩子对听故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笔者除了每天利用晨读的时间或中午的自主阅读的时间给孩子阅读外,还尝试压缩课堂教学内容,以奖励讲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积极性,起到极好的效果。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笔者就为班里的孩子朗读了不少于100本绘本故事。在大量的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开始慢慢地把阅读跟快乐画上了等号。

有了这样大量的绘本阅读为基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已经相当浓厚了。于是,在学完教材中的拼音之后,笔者跟同年级组的语文教师,开始尝试每周两首儿歌的诵读。同年级组的每位语文教师都选择一些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编印成儿歌诵读卡:左边是一首儿歌,右边是亲子互动参考建议。这是既为孩子巩固拼音、识记新字提供了平台,避免死板枯燥的认读练习;同时,也引领家长一起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氛围。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这种浅显易懂的内容,逐步形成自读习惯。对能干的孩子,还可以鼓励他们学着儿歌仿说,家长帮助记录,逐步训练孩子们说写的能力,为二年级的写话、三年级习作做铺垫。

这样的诵读持续了差不多一学期之后,在第二学期,笔者开始引导学生读、背《新编儿歌365》的内容。为了有效保持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笔者专门设计并制作了两张色彩鲜艳的卡片:“毛毛虫读书卡”和“蝴蝶卡”。学生每读背一首儿歌,就可以在“毛毛虫读书卡”上涂上一格颜色,等全部涂满就可以换取一张“蝴蝶卡”。这场一年级的“阅读宴”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阶梯:让二年级的“阅读宴”其乐融融

第一招:“大锅饭”里吃出精彩

一是考虑绘本童书的价格相对较高,家长购买时感觉经济压力较大;二是笔者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个关键的年龄阶段至少读完当前相对较经典的100多本绘本,让整个年级组的孩子都能享用这场“阅读盛宴”。于是,笔者引领所在的年级组启动了名为“毛虫蜕变成蝴蝶”的美丽计划,并以书信的方式告知了每位家长:鼓励每位家长出一本书的钱,让孩子至少读到100多本经典绘本。所有绘本均由年级组内教师精心挑选,分组放置在各个班级的图书角里,让每个孩子随时随地能挑选到自己喜欢的绘本来读。一个月后以班级为单位交换绘本童书。一学年下来,孩子们花了一本书的钱,读到了少则几十本,多则上百本好书。这“大锅饭”,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招:自制“甜点”添美味

除了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外,怎样让孩子从阅读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呢?怎样让孩子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呢?笔者尝试了“自创图画书”的方法。结合学校开展的校园读书节活动,我组织整个年级的孩子开展“我也会创作图画书”活动,鼓励孩子们根据读过的最喜欢的某本绘本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仿编,甚至完全凭自己丰富的想象进行创作。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的努力都得到肯定,评比时我们设立了很多单项奖,如最佳画面奖、最佳故事情节奖、最佳设计奖等,努力让每个孩子们都获得成就感,激发并呵护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这样,让孩子们的自创绘本作品,成为“阅读宴”上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甜点。

第三招:“主食”换口味 ,“配菜”更丰盛

到了二年级,相对单一的绘本读物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但是,要从以图画阅读为主的绘本书直接过渡到纯文字阅读,对很多孩子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怎样帮助孩子完成从听故事到自己读故事的转变呢?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的孩子的阅读需求呢?最关键的还是选材。

因此,在继续保留绘本这种童书阅读外,笔者开始慢慢帮孩子挑选一些能够吸引他们,同时文字比例适当增加,但又不是纯文字的儿童读物,即“桥梁书”。如,《老鼠记者系列》这套书就较好地把握了小学低中年级孩子阅读的特点,故事紧张幽默,语言夸张搞笑,还有大量生动的插图,文字编排也很有特点:一页中总有四五个词语“调皮地跑出来”,不同的字体、颜色,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特别引人注目。这样的书会让初尝阅读快乐的孩子很有成就感。

另外,在推荐书目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非同步行动:完全有阅读能力的学生可向他们推荐纯文字的书籍;而相对的“读困生”,给他们推荐图文结合的,书页不多的,文字也浅显的“桥梁书”。另外,在书的种类上也可以更加多样化一些,除了纯文学的儿童读物外,还可推荐科普类、历史类、地理类的书,让二年级的“阅读宴”菜系更丰富,能满足不同口味的孩子的需求。

第三阶梯:让三年级“阅读宴”烹出思维火花

第一招:相同的美食烹出不同的口味

到了三年级,笔者仍然会读故事给孩子们听,但纯粹的读已经满足不了三年级孩子的需求,他们的阅读愿望更强烈了,也更喜欢读长一点的故事书了。于是,笔者和孩子共读了第一本纯文字书——《柳林风声》,并通过举行班级读书会、创编舞台剧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组织过班级读书会的教师都知道:无论是导读课还是交流课,都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花费的精力是很大的。一个教师一个学期能够精心组织一两堂班级读书会已经算不错了,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因此,笔者所在学校推出了“年级阅读走课”活动,就是由一位教师精心准备一堂读书会,然后轮流到同年级的各个班去开展活动,其他几位语文教师参与听课,并帮授课教师修改完善设计。这样,即使一个教师一学年备一堂课,一个年级一学年下来也能有六七节相对精致的读书课了。这对孩子来说,他们能感受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品尝不同的味道。

第二招:美文阅读来添香

到了三年级,除阅读各类儿童文学作品外,笔者开始引导孩子诵读美文。每周诵读一篇,同时辅以适当的阅读、写话训练,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所在的班级还大胆地进行尝试,压缩语文教材的教学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读诗。如,日本女诗人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亲近母语的《日有所诵》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招:更新“佐料”,为菜色“提鲜”

一年级时为激发孩子阅读儿歌的兴趣,笔者设计制作了“毛毛虫读书卡”和“蝴蝶卡”,一直沿用到三年级。再新鲜的东西,接触时间久了也会觉得腻烦。因此,为有效保持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三年级起我们改用“足迹币”,即孩子阅读完一定数量的书籍或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美文后就发给相应价格的“足迹币”。同时,还把“足迹币”应用于日常作文和日记的奖励,让孩子明白:只有多阅读才能写出更多的好文章。这样实现了阅读和习作的相互促进。到期末,我们通过“跳蚤市场”,让孩子们用赚来的“足迹币”换购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无疑成了三年级“阅读宴”上一款最受欢迎的“佐料”。

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最显著的成果是班里大部分孩子都养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并形成了较好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家长也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了阅读的行列中来,形成了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如今,孩子们已升入了高年级,每天阅读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