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如何使课后练习更有效

  • 投稿张赢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88次
  • 评分4
  • 92
  • 0

安徽芜湖市南陵县许镇镇中心小学(241306) 何金莲

课后习题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汗水,它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与学的思路,往往是对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袁微子语)如果我们能准确把握课后练习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课后练习这一课程资源,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把课后练习扎实有效地落实在课堂上,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呢?

一、根据课后练习,理清文本思路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叶老先生的教育理念,揭示了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思路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梳理文章脉络,为学生深入把握文本内涵做好铺垫,从而使学生能领会文章的思想和写作特点。在教学中,依据文后的课后习题组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本思路。

如《唯一的听众》课后练习第一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课后练习中的这一问题不但向学生提出了读书的要求,还暗示了文章的叙述思路。在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一练习组织教学,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在拉琴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变化的句子,再引导学生在个人读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交流,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十分沮丧—懊恼—羞愧又暗有自信—充满自信”;作者的行动变化:“不敢在家里练琴—蹑手蹑脚走出家门练琴—发现有人,准备溜走—听到夸奖,继续拉琴—在家里站着练琴—舞台演奏”。学生了解了作者行动和心理的变化,也就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全文也是围绕作者的心理、行为变化这条线索展开的。之后,我又依据这一课后练习资源组织学生再次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这就联系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是老人的鼓励和关爱对“我”产生了激励作用,使“我”有了拉琴的勇气和自信,从而取得了成功,表达了老教授无私助人,用心良苦,关心下一代的美好品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后练习这一资源,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理清叙述思路,领会文章的思想和写作特色。

二、根据课后练习,注重朗读训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情感教学的科目,它要求在教师的带动下,以课文为主线,通过学习和朗读进一步深化情感。因此,教师要把读书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阅读训练针对不同的课文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读书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提出的读书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朗读。

例如,《三个儿子》课后练习第一题:“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来演一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分角色表演,则能让学生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正所谓“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在教学《三个儿子》时,我把“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教学重点。我让学生走进文本,当妈妈、老爷爷、儿子,与人物换位思考,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人物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在教这课时,课后练习成了我很好的备课资源,借助练习,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当一个自己喜欢的文本角色,进行角色表演。这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还要求他们对文本有较强的记忆和大胆的发挥。在教学中我就重点引导学生揣摩妈妈说话时的语气。

师:呀,你读出了妈妈夸奖孩子的语气,真了不起!老师很想知道,你刚才在夸奖这个儿子时,心情怎么样。

生1: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

生2: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生3:我觉得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生做抬高头的动作,还有骄傲的眼神)

生4: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生自信地读)

师:好,说得很好。请大家学着她的样子并适当加上动作读一读这句话。

对于第二个妈妈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将“授之以鱼”转换成“授之以渔”。教学第三个妈妈的话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与前面两个妈妈的话的对比朗读来揣摩:“看到前两位妈妈都在夸儿子的优点,而第三位妈妈发觉自己的儿子不会像她们的儿子那样能歌善舞,在妈妈们谈论时,她的心情怎样?”“如果你就是第三位妈妈,你该用怎样的语气说?”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学生们揣摩领悟了三个妈妈的不同内心,表达出了三个妈妈的不同情感。

阅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是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的过程。阅读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使学生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于课后练习中的读书要求,我们可以巧妙地落实在课堂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分角色表演朗读,让学生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或课文所描述的对象,去感受事物,体悟情感,体验生活,让学生入文入画,入情入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来。

三、根据课后练习,感受人物形象

认真研读教材,不难发现,课后练习一般会设计一个统领全文的思考练习。编者的目的是引导教师从整体出发,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人物的形象。

如《普罗米修斯》课后练习第二题:“普罗米修斯哪些地方令你敬佩?”其实,这是编者依据新课标精神、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文的特点,紧扣教学重难点而设计的。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一个主问题来引领课堂阅读,不仅可以减少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还可使学生轻松而又自然地领悟文章主旨。我在教学时,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令他们对普罗米修斯产生敬佩之情的词句。这些句子也就是描写普罗米修斯语言、行动和心理的句子,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感悟到了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师:读了课文,普罗米修斯的哪些地方令你敬佩呢?

生1:很久很久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人类没有火,生活非常悲惨。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决心从天上取走火种。从这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明知取走火种之后会遭到惩罚,但他为了给人们造福,愿意接受惩罚,他很勇敢,所以我敬佩他。

生2: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我敬佩普罗米修斯的坚定意志。

生3: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猛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他的肝脏……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许多年了,普罗米修斯意志被锁在了那个可怕的悬崖上。从这些句子中我能体会到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屈不挠,为人类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精神,从而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课后练习中不乏这样的习题,抓住它们来引导学生理解深究,就可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就能体现阅读的整体性,提升阅读的品质。

四、紧扣习题内容,提高说写能力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叶圣陶语)可见,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读写结合立足于课堂,是课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课堂练笔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后练习因势利导地进行课堂练笔,能引导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如《去年的树》的课后练习第三题:“我有许多话要对鸟儿说。我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因此,在教学中我围绕这道题,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了对文章的理解,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文本进行了深度对话,产生了思想情感的共鸣。

生1:鸟儿,你真是重情重义,令我感动,要是树看到了,它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的。

生2:鸟儿,虽然你的好朋友树离你而去,你心中难免伤感,但树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它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

有些学生心中有许多想说的话,由于受抽象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影响,他们不知从何说起,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指导、训练,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而把课后练习引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练笔提供了现成的材料。我们可以借助这样的练习,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语言形式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练笔训练。

如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的课后题目:“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后题目进行教学,在学生对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后,在学生领悟到作者介绍这五种新型玻璃采用的说明方法及体会了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发明的产品介绍给大家,要重点讲明它的特点和用途,还要注重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学生们在完成课后练习时,畅所欲言,发挥想象,活跃思维,学会了表达和倾听,说与听互动,讲与评结合,促使学生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可见,课后练习是一座丰富的资源宝库,是教与学双边互动的一座桥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对待课后练习,要学会灵活巧妙地运用练习,这样既可落实编者的意图,又能达到让学生愿学、乐学的目的。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效用,依托课后练习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教材才能充分发挥出“例子”的作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