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高效识字教学

  • 投稿菠菜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817次
  • 评分4
  • 65
  • 0

【摘 要】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语文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影响很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本文认为,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识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识字;方法;培养;积极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识字质量?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就能自觉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一、用积极评价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抵从兴趣出发,所以教师的识字教学应于千方百计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上提问、设计的题目要兴味盎然,新颖的练习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兴趣。如(1)“采苹果”。我用彩纸制作了苹果树:一棵苹果树,上面挂满了苹果,每个苹果上标着一个汉字。课堂上当学生指认汉字正确时,便摘下一个青里透红的苹果,奖励给学生。这种检测形式学生兴趣大增,谁都想尝试,谁都想多摘几个苹果。(2)猜谜语。A、巧夺天工——打一字(人)B、两个小孩在土堆上背靠背——打一字(坐)C、眼前一座山,只能看见尖。山中两个洞,空气通里边——打一人体器官(鼻)。

以字谜、顺口溜等形式出题检测学生识字,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也有趣味性,能唤起学生兴趣。

2.教师评价要富有鼓励性。比如:“XXX答得真好”“XXX答得又快又好”“努力”“下次不能马虎”“有进步”等激励性评价语言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所要做好的关键在于尽力维持学生的这种兴趣,精心地呵护这种兴趣。

二、注重识字环境的创设

要遵循听的懂、读得准、识得真、记得牢这一规律,积极创设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一是通过社会环境识字。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社会,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社会中字词的注意。二是通过学校环境识字。学校环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一些事物在孩子们心目中会牢记一辈子。比如教“学”时,每个学校都有牌匾,同学们对牌匾印象非常深刻。这时就可以问同学们:“学校门口挂的牌子上都是什么字?”同学都会马上说出牌匾上的文字,这时候就可以问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学校的“学”怎么写?”很多同学都会回忆“学”字的写法,由此就可以牢记“学”。又比如在班级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并让学生采用轮流发放作业本的“姓名识字”,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成果,经常开展活动,交流识字成果。三是通过家庭环境识字。家庭环境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环境,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家庭生活。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对孩子们影响就会很大,因此,识字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创设大家都常见的家庭环境来引导孩子识字。

三、体验成就感,增加信心和兴趣

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认可,增加他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易生为师,体验成功。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一个个“小老师”都能独立发现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字的写法,其涉及方面有很多,诸如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之类的错误,形近字和同音字想混淆所产生的错误等。我给他们一些鼓励,这样“小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学生”们的兴致也很高,课堂上常常小手林立。

2.掌握规律,体验成功。汉字中的形声字约占七成,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我引导学生运用“加一加”“减一减”和“换一换”的方法,使他们加深了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有种“识一字而会认百字”的感觉,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识记生字的效率。

3.提倡创新,体验成功。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在识字教学中培植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他们真正喜欢汉字,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南双庙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