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家庭教育论文范文,家庭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议幼儿家庭生活中的指导策略

  • 投稿安静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493次
  • 评分4
  • 46
  • 0

文/张璐

一、建立良好的家风

家风是指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它包括家庭心理氛围、生活方式、生活情趣、传统习惯、道德规范、为人处事等。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良好的家风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液,滋润着孩子的心灵,亮丽着孩子的人生,可以养成幼儿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合群、求知好奇等人格特征。而不良的家风可使幼儿胆怯、多疑自私、妒嫉、孤独、懒惰、放任 、不懂礼貌等。良好的家风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建构出来的,是良好家庭生活行为习惯化的结果,是在良好的家庭生活榜样引领下建立起来的。

家长是家庭生活的组织者,是家庭大厦的支柱,是子女生活的依靠,也是幼儿的生活榜样。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善于模仿是孩子最大的特点,孩子总是喜欢模仿父母,以期从父母身上学到更多东西。父母的政治表现、工作态度、兴趣爱好、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举手投足,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在儿童洁白无瑕的心灵上铭刻下难以泯灭的痕迹,对儿童思想、性格、品德、作风的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注重自身修养,慎于言,敏于行,以身作则,讲文明、有礼貌,用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脚踏实地的生活作风,追求高品位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文明的生活情趣,为幼儿树立生活的榜样,共同建立良好的家风。此外,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乐观向上、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发表消极反动的言论,不把工作中的不满情绪带到家中;不沾染麻将、赌博、酗酒等生活恶习,以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向上的精神追求,激励、鞭策、影响和感染孩子,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儿童应对进退、待人接物的礼仪,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使儿童从小就受到良好家风的陶冶与感化。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孩子心灵停靠的港湾,是父母与幼儿共同生活、实施教育影响的具体场所。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兴趣、爱好等等;物质环境是指除人之外的物质条件及其组织和安排 ,如书本、电视、家庭陈设的布置、家庭环境美化等等。良好的家庭环境,似春日里和煦的暖风,冬日里温柔的阳光,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没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植物将无法成活;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的身心发展将会受到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土壤”,家长应为幼儿提供丰富、舒适的物质环境,保障幼儿家庭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为幼儿的成长提供物质保证。

此外,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不仅需要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需要健康和谐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幼儿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中生活,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有助于儿童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品质的培养;相反,不良的精神环境,只能使人感到处处受压抑,导致幼儿各种不良品质的形成。因此,家长应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稳定的家庭结构以及和睦平等的家庭成员关系,使家庭生活环境充满团结和善、尊重关爱和理解支持,为幼儿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三、组织科学的家庭生活

幼儿家庭生活的质量高低取决于父母的素质(文化素养、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兴趣爱好)和教育孩子的艺术。父母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质、教育素质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因此,父母要注意树立正确的家庭生活观念,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技能,掌握先进的育儿观念和科学育儿方法,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自身的教育实力;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养成风趣幽默的个性,积累丰富的家庭生活经验,为幼儿的家庭生活提供观念储备、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

家庭生活的内容丰富,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两个方面。物质生活主要指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包括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安排,诸如家庭经济收入的安排、使用,家庭陈设的布置,家庭环境的美化等等。家庭的精神生活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学习、娱乐活动等,包括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和追求等等。父母既需处理好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建立文化型的家庭生活方式。一个家庭的文化氛围,是其家风的具体体现,取决于家长的兴趣、爱好、素质和修养,需要父母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观念,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生活追求。文化型的家庭生活方式书香气息浓厚,孩子会受到熏陶、感染,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帮助幼儿开拓视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要建立整洁有序的家庭生活,家庭环境要整洁美观,家庭生活应有规律,并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家庭生活活动,如家庭书画赛、故事会、朗诵会、郊游等。在活动中,可以愉悦身心,享受亲情,体验乐趣,增长智慧。家长还要提升自身的生活品位,防止家庭生活低俗化、单调化,杜绝不健康的家庭生活对孩子造成的精神污染,以免抑制幼儿的成长。

四、记录多彩的生活情景

家庭生活是健康、幸福儿童时代的一个重要写照,家长有责任为儿童一生的幸福积累精神“财富”,帮助儿童留住美好的童年生活记忆,这就需要家长对幼儿的家庭生活进行记录,并在这些记录中细细回味家庭生活的快乐。家庭生活记录是家长通过持续、细心地观察,采用如笔记本、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不同的工具,用绘画、拍照、摄像等形式记录下幼儿的生活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的家庭生活进行原始材料的收集和记录。家长通过对儿童生活记录的点点滴滴,使儿童的成长可视化。成长可视化使得幼儿具体的所说所为得以珍藏,见证幼儿的发展,并以此作为儿童认知自我的媒介;同时,可视化记录也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协助儿童保存童年记忆的重要工具;它更提供了教师、家长与他人认识幼儿的详细资讯。

家庭生活记录强调真实记录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真实表现。对幼儿家庭生活的真实记录包括三方面的要求:一是真实记录。以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和真实作品作为记录内容。不排除家长对幼儿作品和事件的评论,家长评论包含对当时情景和来龙去脉的说明,既是对儿童家庭生活的描述和把握,也是对真实性的进一步丰富。二是持续记录。幼儿的生活是连续的,幼儿的成长也是连续的,若要把握幼儿的生活和成长历程,就得坚持深入观察和了解幼儿,记录幼儿的点滴生活行为。不仅要关注幼儿一段时间内的家庭生活经历,更要体现儿童家庭生活经历的具体过程。那种在儿童家庭生活记录中的“虎头蛇尾”,既不是有责任心的表现,也不符合生活记录的要求。三是全面记录。只要是能体现家庭生活中幼儿各方面发展变化的,都应记录。生活记录最好以生活发生的时间顺序为编辑逻辑,标明具体时间,有序编辑。在编辑和整理家庭生活记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参与整理,编辑成册或归档,使编辑整理过程成为幼儿回味家庭生活快乐体验和巩固记忆的过程。家庭生活记录的目的在于成为分享和复述记忆的交流媒介,而不是“束之高阁”,生活记录为家长和儿童再次倾听、观看、回忆家庭生活过程提供了独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