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为例

  • 投稿牛正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003次
  • 评分4
  • 53
  • 0

王兰

(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吉林长春130052)

摘要:本文对如何构建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并以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为例系统阐述具体方法。企业全程参与的“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他同类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评价模式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4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04—02

收稿日期:2014—10—08

作者简介:王兰(1975—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中教高级,研究方向:酒店服务与管理教学。

一、中职高星级饭店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大多数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在企业顶岗实践一年。这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专业教育不能满足酒店企业的需求

素质与技能的提高是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传统“2+1”模式不能满足酒店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毕业生酒店专业知识不足,实际操作能力、工作协作能力存在缺陷,需要再次培训,这严重浪费了企业的人力和财力,从而产生了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酒店行业企业需求的错位和酒店人才缺乏的双重窘境。

(二)实习岗位设置不合理

一般中职学校每年会给学生安排一年的顶岗实习。按照学生的想法,经过在校两年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功底,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也希望酒店能给自己提供在酒店各个部门学习的机会。但到酒店后根据酒店的需要,80%的学生分布在餐饮部和客房部等从事一线的服务工作,酒店为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很少给学生提供轮岗的机会,这影响了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选择。

(三)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后劲不足

通过实习,大多数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管理能力不足,需要重新进行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专门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但却不能重返课堂系统学习,所以在毕业后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大多数学生依然奋战在基层工作岗位,很多学生无法忍受长时间的煎熬,毕业后会转行到别的行业,或在酒店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转到别的行业。

二、“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无论从企业的需求还是中职学校专业发展考虑,都应对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更好地满足酒店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根据酒店的需求现状,通过对双元制和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并结合我市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现状,我们提出了“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这里的“3111”是指学生学习的六个学期,“双循环”即指从“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两个循环过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了解和掌握市场职业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方案,创新评价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校企双方共同构建一种相互渗透、循环灵活的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

下面以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以下简称“长春公关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加以阐述。

(一)“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长春公关学校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深化与企业的产学合作,共同构建企业全程参与的“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个学期在校学习:在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将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服务要求有机融合,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搭建职业素质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技能平台。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开发工作任务,设置课程,开发实训项目,构建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模式,共同建设教学资源。

前三个学期还会依据学生特点确定培养方向,进行分层培养——开设精英班,选拔学生进行酒店基层管理的培训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第四学期下酒店参加实习:由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下酒店参加实习,并进行至少一次轮岗实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充分得以实践和运用,全面接触工作岗位,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

第五学期返校学习,按岗位定向培养: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实训情况,参照学生岗位实习状况与企业用人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根据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精细化培养前厅部、餐饮部、康乐部、商务中心等岗位人才,培养管理能力。

第六学期到酒店顶岗实习。根据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分配学生到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对接,专业可开设准订单班,即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人才规格、岗位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应岗位要求的课程,企业派专家定期到学校指导教学,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训、实习,企业与学校共同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双线交融,层级递进”课程体系的建设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既胜任本职工作又爱岗敬业、受企业欢迎的酒店从业人员。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作为两条主线,构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特长选修模块、职业提升模块。层级培养有知识、会操作、有特长、懂管理的技能型人才。

(三)“情境—达标”教学模式

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学校组织专业教师、酒店专家以酒店工作中典型任务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达标”教学模式。所谓情境包括真实情境、仿真情境、虚拟情境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情境教学中提高职业认知、职业技能。“达标”即按照岗位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备课定目标、教学把握目标、分层落实目标,建立达标手册。

(四)多元化评价模式

1.学生考核评价

围绕专业能力目标要求,改革传统考核方式,变单一的终结性考核为多元化的过程评价机制。通过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建立学生考核手册,包括德育考核、技能考核、实习考核,明确考核内容,制定考核标准,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在每学期组织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形成“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2.教学质量保障评价

通过建立企业专家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制度,教案、作业等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开展达标课、优质课、示范课教学评比,通过学生信息反馈、学期末同行评价等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中职高星级饭店人才,从培养模式上要破除先校内学习再企业实践的单一循环模式,采用双循环模式。这样才能使校内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得以充分运用,使在企业实践后的感悟和操作再度与理论相融,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校培养与企业所需无缝对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2]马树超.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R].2009.

[3]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郑国强.新世纪的技术与职业教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5]姜惠.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