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数学理想课堂的“四要素”

  • 投稿荟荟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70次
  • 评分4
  • 95
  • 0

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226100) 朱丽华

一、目标——理想课堂之基

教学目标是一种价值引领活动,它投射、蕴含着教者的价值取向与目的预设。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有效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严格按照目标去落实和实施,让课堂的活力有生命的地基,才能显示生机盎然的课堂。比如,教学“大树有多高”一课,我设计两大版块内容,第一部分是通过“量量比比”,探索规律;第二部分是“议议算算”,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而第一部分就是预习作业的衍生,因此我设计了如下预习菜单:

用心设计预习菜单,使学生既兴奋于“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的感知,又保证了接下来活动的顺利进行。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探索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个规律,不再出现人云亦云、抓不着边际的教学状态。

二、激情——理想课堂之魅

爱因斯坦说:“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投入,将会对课堂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有活力的课堂,师生之间才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才会显示活力课堂的魅力。但凡名师的课,他们在课堂上都是激情满怀、神采飞扬,以他们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比如,吴正宪老师教学的“估算”一课,讲到曹冲称象,其中六次称石头的质量如下:

师:这头大象大约有多少千克?

生1:300×6=1800(千克)

师:你用300乘6,都把它看小了,我们称它“小姑”。(板书:小估)

生2:400×6=2400(千克)

师:这个我们称它为——

生:“大姑” 。 (板书:大估)

生3:还可以取中间数350,用350×6=2100(千克)。

这个叫它“中姑”。 (吴老师适时板书:中估)

生4:也可以300+300+300+400+400+400=2100(千克)

师:这是什么方法?

生4:把这些数看做整十整百数估算,我把它取名“大小姑”

(板书:大小估)

……

这里,吴老师用可爱的“大姑”“小姑”称呼,加速与学生的交流,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的强烈愿望。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了,探索的兴趣强了,那么课堂的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三、自主——理想课堂之实

课堂上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既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精心设计导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交流,结合预习作业进行探究式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找规律”一课,要找什么样的规律,教师没有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安排了足够的操作时间。每人都有一个长条塑胶片,在给出的一组表格中任意平移。如在数表左端框出3个数,数表里还剩7个数,框框还能向右平移7次。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去发现。①初步感知。学生通过操作,都能清楚地知道:每次框的数的个数越少,红框平移的次数越多,每次框的个数越多,红框平移的次数越少。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相加的和都是10。②探究规律。继续操作后,学生对这类现象的感知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发现平移次数与不同的和之间的关系是:平移的次数+1=得到和的个数。③巩固规律。这里平移次数是解决问题时应该主动思考的中间数量。我让学生从左到右观察表格,小组内充分交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又发现(横向数-3+1)×(纵向数-3+1)=一共有几个不同的和。接着再次变化框架,变成“凸”字形操作,学生都能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表格横向数-框架横向数+1)×(表格纵向数-框架纵向数+1)=一共有几个不同的和。

四、交流——理想课堂之悟

传统教育中,课堂上注重的是知识,而不是智慧。知识丰富的人不等于有智慧的人,我们需要知识,更需智慧。要让学生变得智慧,首先就要让他们愉快、自由,只有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可能有智慧火花的闪现。我们有的课堂正襟危坐,学生战战兢兢,遇到分歧更不敢与教师争辩,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怎能有活力?

比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一课时,当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已经掌握了加法结合律并能运用时,我让学生看书质疑。这时,一名学生说:“老师,我觉得书上用字母表示的加法结合律:(a+b)+c=a+(b+c)中等号左边(a+b)+c可以写成a+b+c,因为有没有括号都是先算a+b”这一席话马上引起了全班的赞同。这时,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前两个数加上小括号更能突出加法的运算顺序,所以不能去掉括号。”百家争鸣,就是要听不一样的声音,既然课堂赋予了学生更多挑战权威的勇气,给予学生更多创造、思考的灵气,那么就应该给他们一个开放的环境、民主的课堂。

让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新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充满智慧。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