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如何让主题性报道更真实更有温度

  • 投稿葡萄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1009次
  • 评分4
  • 78
  • 0

杨洁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主题性报道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从思维方式、写作方式、拍摄要求等方面,探讨了让主题性报道见人、见事、见情、见理,好听、好看的一些做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主题报道 真实性 新闻性 走基层

主题性报道是每个外宣记者都必然要接触到的一种报道形式。以往,主题性报道经常被等同于成就性报道,总的来说,就是导语、实例、材料总结,内容高大全、语态无新意,特别在“真”字上,离受众很远,显得不够真实,也不够真诚。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主题性报道进行改革,努力去掉宣传味、工作性、报告性,增强新闻性,已经势在必行。去年以来,央视在《新闻联播》栏目大幅报道各地践行群众路线的情况,报道以走基层的形式,贴近民生、反映民意,让指令性报道充满进程感、温情活泼,抓人眼球。

一、传统主题性报道形式不受欢迎的原因

主题性报道主要是新闻媒体根据党委和政府设定的议程所进行的新闻事实和意见信息的传播。以往这种报道形式存在说教意味强、报告味重、视角单一等问题。

1、内容枯燥

《某某地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践行群众路线全面推进某某工作》,这是电视新闻中屡见不鲜的标题,内容无外乎各地如何找寻工作突破口,创新工作举措、反映社情民意。虽然乍一看,各地的举措都不一样,但内容上“换汤不换药”,都表现为事例浮于表面,同期显得“高大上”,让观者乏味。

2、视角单一

主题性报道一般都是根据党和政府的阶段性新任务、出台的新政策、取得的新成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确定的。本着稳妥的原则,报道视角一般都采用工作视角和成就视角,百姓视角、问题视角很少采用,这就导致报道在采写过程中先天不足,宣传味重、新闻性弱,概念化、标签化、形式化、浅表化;在后期写作中,带有说教腔,又流于材料的“缩写”。

3、语言僵硬

“推动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谱写一曲新的华章”、“ 奋力崛起的发展之势扑面而来”,在传统的主题性报道中,此类总结陈词成为报道导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实,倘若只考虑“宣传”,只从传者角度灌输一些主张和意见,这种导向性的言语不仅不会让受众感到亲切,反而充满距离感,很难产生应有的传播效果。

二、如何让主题性报道“活”起来

2013年7 月下旬,笔者所在的淮南台外宣部接到了《安徽新闻联播》地方部编辑的通知,《安徽新闻联播》栏目将在8月下旬推出淮南市潘集区党代表为民办实事的典型报道。作为一个主题性的党建报道,我们一开始想当然的按照成就性报道来进行策划,经过大量的踩点,最后确定从潘集区党代表帮助陈郢村发展豆制品产业,整治农村环境的事例作为新闻的“由头”来报道。

潘集区祁集镇陈郢村是淮南典型的豆腐村,全村一半以上的群众都从事豆制品加工,但由于都是作坊式的家庭加工,不仅豆制品的规模上不去,豆制品加工的污水常年不经处理就随意排放,村里的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党代表在了解情况以后,帮助陈郢村成立了豆制品协会,从合肥、蚌埠等周边地区打开了销路,豆制品产量和村民收入都增加了好几倍。党代表还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污水处理站,集中整治环境,现在的陈郢村房屋整洁,道路宽敞,绿树成荫,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在现场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觉得眼前一亮,这个“点”很好的反映了党代表发挥的作用。第一次的采访成稿传到地方部之后,《安徽新闻联播》编辑提出,陈郢村的事例不错,但是需要深挖,要反映矛盾和冲突,另外一个事例太单薄,还需要一个辅助点来支撑。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报道思路被局限了,由于按照成就性报道来做,稿件没有矛盾和冲突,与近期主流媒体群众路线报道的稿件相差很大。

根据修改意见,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踩点,着力寻找细节“爆点”。得知在整治陈郢村村容环境过程中,需要占用部分村民的土地而遭到村民的反对,党代表做了大量的工作才得以解决,从而解决了第一个事例缺少矛盾的问题。后来又得知由于干旱天气,夹沟镇2700 亩水稻受灾严重,党代表正在带领群众打井抗旱,于是就把这个事例当作辅助点来支撑,最终确立了村民受灾严重,党代表帮助村民协调灌溉水源和灌溉用电费用,又从区里争取到5万元经费,帮助村民打了10 眼灌溉井,从根本上解决了灌溉水源问题的报道思路。三易稿件后,潘集区群众路线的报道最终在8 月21 日顺利播出。

通过这个事例,笔者对于主题性报道的思维在不断转变。主题性稿件也可以充满惊喜,关键在于怎么做。

1、转变思维是关键

央视新闻中心杨华主任曾经说过,“真实的采访和心怀诚意的采访态度,是让报道触碰人心的基础”,这也许就是原来的主题性报道之所以难以触动灵魂的关键。早在2008 年,央视在《经典中国:辉煌三十年》系列报道中,就率先突破成就性报道的模式,让报道变得接地气。在《经典中国辉煌三十年:国资“有进有退”量减效益倍增》这篇报道中,记者先摆出了诸城1991 年的经济现状,“企业大规模亏损,150 家企业,102 家亏损,亏损面将近70%。”,同时,群众对股份制改革的也抱有很大的顾虑,“这边怕瞎了钱,另一方面还盼望新的机制推出来之后,企业发展职工受益,当时职工在这种矛盾当中参与了改制。”同期质朴、矛盾突出,报道变得吸人眼球。随后,记者走访改制企业,用企业的发展现状说话,就算最后罗列数据,报道依然亲切、好看。

2、带着问题去踩点

以往主题性稿件的踩点,我们都会寻找一个易于拍摄的典型,细节往往是被我们所忽略的东西。央视联播的《徐进和他的养牛计划》给了笔者很深的触动,从播出的稿件可以看出,贵州站的踩点,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要细、要实,正因为如此,这条稿件才发掘出一个个让人意想不到小冲突,环环相扣的叙事才能引人入胜。

3、不追求宏大叙事,关注群众喜怒哀乐

指令性稿件的叙事容易落入俗套,是因为我们太关注数字,仿佛党员干部为群众办了多少件好事、争取了多少资金,他们的形象就会多么光辉闪耀。其实,一些凡人小事更能引起受众共鸣,会让报道更具有穿透力。《潘集区党代表》这一稿件,我们没有关注党代表如何发展当地的经济,堆砌闪光的数字,而是关注了一个拆迁故事,由于修建排污管道,老陈家的房子需要拆除一部分,老陈很不满,口出怨言。强拆肯定不行,怎么做工作?这是受众爱看的,我们就重点呈现,稿件的故事性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党代表也显得不虚不假、可亲可爱、可信可学。

4、可以从反面入手,先抑后扬效果更好

先抑后扬可以让新闻充满进程感,央视联播的《山东:“走亲戚”改变了干部的考核表》就采用了这种方式,群众不相信干部能办事,明明有困难也不说;同样,《安徽:项目书记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这条稿件也用了群众质疑这么一个开头。在我们平时的采访中,接触到的下派干部不止一次的和我们说起过被群众质疑的经历,可为什么我们在新闻中从来不展现?因为觉得展现出来会让干部有瑕疵。实施“走转改”以后,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媒体镜头一次次聚焦普通人的困境后,指令性稿件也有了新突破,就像央视新闻中心杨华主任说的那样,“直面百姓遇到的现实难题,真实记录当事者的愿望和努力,并体现社会各界积极解决难题的态度和实际行动,这样的报道,同样能起到弘扬正气、赢得共识、解决问题的传播效果。”

除了上述几点外,在采访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多用方言、少端架子

地市台记者最大的优势就是熟悉当地情况,没有语言障碍。采访时,我们不妨多用当地语言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采访对象的紧张感会纾解不少。我们可以坐在田埂上聊,可以卷起裤腿到田里去,架子没了,距离就近了。

2、多记录、少摆拍

指令性稿件很容易出现摆拍,传统的画面拍摄形式需要顾及领导形象。领导的发型得纹丝不乱、领导的衬衫得白的发亮,可这些都给受众疏离感。其实,党员干部也会俩脚泥、一身灰,真实记录他们工作时的状态,才更亲切。

3、引导为主、少背同期

指令性稿件的同期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少大段使用同期声,于是,同期声事先设定好,采访对象背完了事是地市台在操作此类稿件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同期生硬、晦涩令稿件失色不少。其实,群众的语言活泼生动,让采访对象放开讲,只需要适当的引导,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4、丢了三脚架去跟拍

新闻讲究记录感,像拍纪录片一样的拍走基层稿件,已经是央视和各个卫视台的主流。适当的放弃三脚架,抓拍一切可能会用到的细节,尽管镜头会摇晃,但更真实可信,固定镜头带来的僵硬将不复存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王士彬,《在完成“指令性”报道任务中拓展新闻空间》[J].《军事记者》,2009(2)

②云淑莹,《做好主题性报道的四个要素》[J].《新闻论坛》,2012(4)

③李春雨、李澍,《主题性报道的新闻化途径》[J].《新闻传播》,2008(2)

④卢辉,《警惕主题性报道的“非新闻性”倾向及其应对策略》[J].《东南传播》,2012(4)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广播电视台)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