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数学论文范文,中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拓展教材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让数学回归生活

  • 投稿鼎天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001次
  • 评分4
  • 49
  • 0

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 徐为善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放飞探究的心灵,让数学回归生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意图之一。新的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新思想、新理念,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它的魅力在于自然、有趣、质朴而实用。教学中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教材既是教学的依据,又是一个拓展创新的平台,知识无处不在,教学的阵地也无处不在。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本班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贴近生活,拓展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

一、开发学生身边的资源库,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去挖掘活动要素。有人说,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它的“身影”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笔者在教学中注意抓住学生生活中的每一幕情景,不失时机地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位置这一章节时,刚好班上转来了2名新同学还没有编排座位,授完新课后,笔者就抓住时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愿意给新来的同学设计一个合理的座位,并说出你这样安排的想法。”于是马上有很多同学发言,有的说从左向右数,从前往后数第几组几个,有的说从后往前数,从右向左数第几组第几个,等等。当说出想法时,他们就显得更加活泼、可爱了,有的说男女搭配较好,有的说按高矮,有的说按个性,还有的说安排到一个好同学的身边,有利于帮助刚来的,等等。紧接着,笔者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放学后,老师有一个好消息要到你们家里去告诉你们每一位的爸爸、妈妈,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好消息吗?”大家都说:“想!”于是,笔者发一张写有每个学生姓名的小卡,让他们写上家庭地址。这样设计选择,不仅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还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在教学认识20以内的数后,笔者又让学生收集家中的人口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门牌号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等日常生活中常见、常听的数,利用身边的这些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放飞了他们探究的心灵。

二、组织实践活动,让数学回归生活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前,先组织学生活动,到商店去“看一看”价格标签。利用5到10元钱“买一买”东西,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课堂上“想一想”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所购买的物品,再“算一算”所需的钱。然后,教师拿出10元钱,请大家帮忙购买东西,四人一小组,看谁的购物过程最让人满意。全过程设计为“看一看、买一买、想一想、算一算”,整个过程形成一种动态,既丰富了教学的素材,又使课堂“活”起来了。这样,为学生提供充分思维的空间,点燃智慧的火花,放飞探究的心灵,把生活中的辅助素材灵活地运用到课堂中,使课堂数学更亲切,更生活化,让每个学生都充分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服务。

例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所需的涂料。回家后算出自己房间的面积,并制作一幅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的立体画,再进行交流。学了“统计”后,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到各个书店、超市、菜市场进行调查,哪种书销量最好,哪种商品价格最适宜,粮价、菜价是否合理,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学了比例后,让他们配制盐水、糖水,这样的实践活动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他们亲切地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数学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周围的世界,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探究心灵

“创新”需要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而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从各个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教师能根据教材编排意识到这一点,放飞学生的心灵。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二册(人教版)第40页例9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看书,仔细观察3个鱼缸,5分钟后关上书,把看到的告诉老师。一会儿有学生说红金鱼有48条,花金鱼有15条,黑金鱼有10条,然后笔者提问:“看到这些金鱼,你们有问题要问吗?”学生们思维活跃起来了,一下子提了几十个问题,有的说谁比谁“多一些”,“少一些”,有的说:“三缸金鱼一共是多少?”有的说:“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多少条?”“黑金鱼比花金鱼少多少条?”……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的思维并不局限于学科范围,能够沿着不同的方向多角度去探究,使课堂绽放出了五彩缤纷的创新火花。

四、调理教学材料,去挖掘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要素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学生活动的要素。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调理教学材料,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主动地去研究。

例如,笔者在教约数、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概念较多,学生容易混淆,于是便对现有教材进行调整,整个章节利用学生的“学号”就地取材组织教学,学生喜闻乐见,倍感亲切。当笔者把他们按奇数、偶数分类站队或按质数、合数分类站队时,他们个个情绪饱满,激情高昂。特别是按“质数合数”分类时,大家都不要“小个子”何鸣,于是笔者便抓住契机,问:“为什么呢?让‘何鸣’上台讲述自己的难言之苦吧。”小个子“1号”何鸣表演得栩栩如生:“因为我的‘1号’只有公约数‘1’,所以我很孤独。不过,我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指挥家的才能,现在由我发命令:‘学号是质数的站到我的左边,学号是偶数的站到我的右边,学号是我的倍数的举起右手来,不是我的约数的举起左手来。’”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且记忆牢固。又如,书上有些应用题,笔者在教学时也进行了调整,尽量把生硬的内容变成学生身边的问题,如条件中的地点、数据、人物,尽量调整为本班级,人称调理为班上同学的姓名,从而调动他们的活动因素。

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情商的投入,而且要从不同角度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最终达到以心育人的目的。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