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数学论文范文,中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盘活课堂气氛 让课堂“动”起来

  • 投稿Jimm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93次
  • 评分4
  • 25
  • 0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落梅河中学 金春晖

摘要:课堂犹如一个生态环境,课堂里面的每个角色需要相互配合,或者“你追我赶”,才能焕发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堂气氛;合作性学习;转换课堂角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83-02

笔者任教三年来,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某某班上课如唱独角戏,教室如死水一般沉寂。这些言论经常能唤起笔者的思考:如何才能盘活课堂气氛呢?带着这个疑问,联想到自然界里面咆哮的狮子、奔跑的羚羊,它们是多么有生机与活力啊!为什么学生上课不善于发言,或者有言不发呢?他们身上为什么缺少了狮子的“野性”与羚羊的“拼劲”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翻阅到了初中生物课本生物圈一章,从中找到了灵感:为什么不把我们的课堂当做是一个小小的生物圈呢?教师可以扮演狮子老虎,逼迫学生们去“奔跑”,去思考,动起来;也可以扮演狼,因为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狼群是最善于合作的,内部分工明确,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共同探讨,开展合作性学习,解决问题;也可以扮演狐狸,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去发言。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条“变色龙”,要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盘活课堂这个生物圈。那怎样盘活课堂气氛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向狼群学习, 深入开展合作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对于合作性学习往往重视不够,没有深入开展。有句谚语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可见合作性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都很强,但合作精神很差。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民族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能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长远影响。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合作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1.要讲究“形式主义”,不要害怕别人的“窃窃私语”。作为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不要因为周围人的“偏见”,而停止改革的步伐。开学伊始,笔者就将班上的课桌改为四人一席,两张课桌背靠背地摆放,全班三十二人,共八席,而且每席还选出了“席长”。但有的教师、学生就开始质疑这是在搞“形式主义”。但笔者认为,很多东西都是先有“形式”,然后才有实质的内容。为此,笔者还在班上开展了“英语角”,学生晚饭后可以开展英语对话,通常是四人一组。“形式”是为了更好的“实质”服务的,只有实质充实了,“形式”也就不再是花拳绣腿了。为此,笔者按照“席间”异质的原则来编排,每个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尽量做到均衡。这样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他们在心理和空间上的隔阂,增加交流,促进课堂的多元交往,由此建立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使课堂成为一个具有生态性的相互依存、平等共生的“学习共同体”,这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创立了更好的外在条件。

2.让“合作”成为一种习惯。“合作”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价值观。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培养的,作为人师,我们要把“合作”培养成学生的一种习惯,这样不仅仅体现在学习当中,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会对学生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才能培养这种习惯呢?笔者总结为:

(1)让学生在“合作”中尝到甜头,分享喜悦。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让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给获胜的一组集体给予奖励。这样,小组每个成员都分享到了合作带来的成功。例如,在某次公开课上,张校长鼓励每个小组积极发言,很有电视节目“有奖竞猜”的味道,每个小组都积极发言,张校长给每个小组都记有相应的分数:抢答到多少题,答对多少题,最后在下课之前评比出最佳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节公开课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这节公开课大放异彩。获胜小组尝到了甜头,其余的小组当然不“服气”,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团结,“合作’解决问题也会更到位。

(2)在生活实践中合作,体验成功,“移情”到学习中去。生活是个大课堂,学生通过与家长,朋友一起完成某个任务,从中体验到了成功,久而久之,自然会将这种精神“移情”到学习中去,让他们明白合作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大家能够同舟共济,一起克服困难,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而且事半功倍。学生在学习中也一样,对于一个问题,通过小组一起探讨,一起深入研究,大家会发现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学习效率会更高。

二、向狐狸学习,循循善“诱”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要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呢?大家都知道自然界里面的狐狸,一联想到狐狸,大家都会想到“狡猾”一词,教师也应该向狐狸学习,善于“狐假虎威”,善于“诱惑”,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诱导下,打开知识的大门。

那么,如何才能“诱惑”成功呢?需要哪些因素呢?笔者认为:

1.巧妙导入、自然引趣、言语激情。上课如同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得如何,“导入”很关键,如果开头很精彩,引人入胜,那么听众就能专心听下去。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手段、故事甚至笑话等导入一堂新课,注意这些导入都应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课堂上,教师用语应尽量诙谐、幽默,妙语连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并处学生记忆深刻。

2.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评价。“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教师应该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这样,学生学习才会越来越有劲。“你真行!”“老师相信你下次能够完成得更好!”对于学生,教师应该积极的评价,坚决反对讽刺、挖苦学生。学生也是有自尊的,而且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健全,因此,为人师者,应该多多说“好话”,“诱惑”他们,久而久之,在教师一次次中肯的鼓励与表扬下,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

三、向变色龙学习,教师不断转换课堂角色

大家知道“变色龙”在什么环境下,就会呈现出与环境相同的颜色。于是,笔者提出向变蛇龙学习,不是学习它的善变,做人没有原则,而是学习它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教,学生学,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传统的教师,跟布道者相似。教师要适应不同的课堂与课程氛围的需要,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可以做学生的朋友、家长、心理专家、知音,等等。这样的课堂才异彩纷呈,活灵活现。比如,在讲授中国地图时,教师完全可以做学生的“导游”,带领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动起来,让每一秒都过得精彩”,郭富城的歌让人活力四射。死气沉沉的课堂再也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坚决予以摒弃。我们要让课堂“动”起来,充当好组织者的角色,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充当好合作者的角色,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