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数学论文范文,中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提高课堂知识传递有效性的思考

  • 投稿石二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60次
  • 评分4
  • 95
  • 0

文/董明玮

【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思维方式、良好学习方式正在形成,造成学生对后续学习产生困惑。本文旨在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传递的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数学;趣味教育;教学思路;缄默知识的传递

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使学生最大的汲取到有效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传递的有效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教学效果不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完整、是否丰富和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的。通常教师传递的知识是以书面文字,图形,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种知识称之为显性知识;另外,还有一种知识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它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用一般模式和途径传递难以完成,这种知识称之为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又称“隐性知识”)。教师以知识传授为基础,无论知识以何种形式存在,都要让其有效地传递,使学生获取、并能融会贯通。那么,教师怎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行之有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情趣教学

当传递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的程度也就越高。知识有了趣味,学习就不会形成负担,枯燥乏味的课堂就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在教学《分数初步认识》中,安排学生分蛋糕、分饼干、切水果等等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的素材,想象为什么蛋糕、饼干可以分,水果却不行,渗透“平均”“轴对称”之类的数学思想在其中,此时学生都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一个个都争先恐后。

二、构思有效的知识传递思路并形成教学设计

构思科学而高效的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构思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空间,体验成功的愉悦。

(一)构思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学设计要适应实际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是如何思维进行分析、对比、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切合实际。比如在教授小数除法时,设计问题:提出竖式是怎样计算的;想一想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等等。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提问加深了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构思教学内容的组织

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施于不同的教学策略,考虑学生获取知识而进行合作探究策略,进行明确分工,学习内容的选择深度、纬度、广度适中,提供难度恰当的任务,明确的合作时机,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水平,思维的发展有前瞻性的评估,设计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讨论、表达,如果得出的结论偏离教学目标,适时地进行引导。

(三)构思学生的学习方式

知识单凭靠教师传授,学生只能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发挥学生的长处,学生的积极性就高,效果就会好。例如在教学图形面积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等多种花样,这样的操作让学生自己找到长、宽并推导出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对知识的理解深刻,记忆就会牢固。

(四)构思创意的教学环节

以创意的教学环节来打造精彩课堂,着力凸显数学的基础价值、智能价值和文化价值,把握教学的主旋律,引领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分数大小比较”时,用故事法导入:唐僧师徒四人过火焰山,又热又渴,八戒化了一个大西瓜。分瓜时,为了公平,我们每人吃四分之一吧。贪吃的八戒说不行,瓜是我化来的,我要吃五分之一。等瓜切了五分之一后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学生顿时兴趣盎然。

三、缄默知识的传递

由于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生活习惯、阅历等差异,学生的缄默知识及默会能力不能很好地与所要学习的课程知识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些问题,比如在一年级教学数数的过程中学生经常“掰手指”,经常算出“19+7=25”的错误,那是因为学生习惯从19开始掰,所以应加强精致的语言编码以及学生黙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断地增加缄默知识的积累和黙会能力,可以采取缄默知识“显性化”,运用启发式教学,积极情境的创设,显性知识的转化等来提高学生知识的获得和应用。

四、加强对语言的锤炼,使知识更加的清晰

赏识与鼓励言语给孩子带来温暖的阳光,诙谐与幽默言语给课堂带来笑声与生动,学生易于理解并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和集中注意力,教师清晰而直接地与学生交流,适应学生的理解水平,通过教师的传递增强了内容呈现的清晰度。例如教授“和、差、倍问题”时,用举例、图解、线段图和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利用视觉来辅助解释和强化重点。

五、结语

实践证明,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有效建构各种教学手段、环节、细节,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使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接受教师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和知识量得到增长和迁移,学生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样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这应该是所有教师梦寐以求的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9(32)

[2]刘娟娟.小学数学教学技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五中心东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