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数学论文范文,中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冲激函数匹配法在信号与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投稿种草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897次
  • 评分4
  • 70
  • 0

文/徐 斌

【摘 要】《信号与系统》中的系统时域分析时,系统响应在0时刻具有不连续性的特点。冲激函数匹配法是0-状态(起始状态)求0+状态(初始条件)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目前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关于冲激函数匹配法的介绍不系统,学生对该法的学习感到困难的问题。本文对冲激函数匹配法在求解系统响应时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冲击函数;教学;信号与系统

1.引言

《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时域经典方法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响应比较繁琐,很多教材淡化了该部分内容。如果不将时域求解系统响应上升到物理层面,对后面三大变换的学习和理解有困难。系统响应求解离不开系统初始状态(0-状态)到初始条件(0+状态)的跳变这一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即为冲激函数匹配法。该方法是一种数学的通用解法,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但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关于冲激函匹配法的介绍都比较繁琐,逻辑分析不严谨,导致教师对该法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感到困难。一些教材为了绕过这一教学障碍,淡化甚至回避这一内容,因此如何让冲激函数匹配法的教学浅显易懂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2.系统响应的划分和初始条件的跳变情况

2.1零输入响应

零输入响应是激励为零,起始状态单独作用时引起的响应分量。既然输入为零,那么,系统就没有冲激或者阶跃信号作用。因此,系统零输入响应rzi(t)及其各阶导数项在零时刻都不会跳变,rzi(0+)=rzi(0-)。

2.2零状态响应

零状态响应是初始状态为零,单独由激励源作用时引起的。既然起始状态为零,那么rzs(0-)=rzs′(0-)=…=rzs(n)(0-)=0。此时,系统响应及其各阶导数在零时刻可能会发生跳变。

2.3全响应

求全响应时,系统初始状态不为零,激励源也不为零,因此系统响应在0时刻可能有跳变,但该跳变与求零状态响应时的跳变不一样,是在初始状态(不为零)的基础上跳变。

3.冲击函数配备法的数学描述

如果系统的数学模型抽象为

r′(t)+2r(t)=δ(t) (1)

由方程可知,右端δ(t)不是属于r′(t)就是属于2r(t)。由于讨论的是系统响应从0-状态(起始状态)求0+状态(初始条件)的跳变,因此将讨论区间定义在邻域[0-,0+]上。不妨假设右端δ(t)属于2r(t)。既然r(t)含有δ(t),那么r′(t)就含有δ′(t);但是方程右端又没有δ′(t),为了平衡r′(t)中的δ′(t),r(t)中应该含有负的δ′(t),这样r′(t)中就必须含有δ″(t)。同样的道理,方程右端又没有δ″(t),为了平衡r′(t)中的δ″(t),r(t)中应该含有负的δ″(t),这样r′(t)中就必须含有δ?苁(t)。这样循环下去,就成了一个死循环。

显然上述假设是不成立的,即右端自由项δ(t)应该属于r′(t)。定义函数△u(t)为函数u(t)上截取区间[0-,0+]这一部分。既然r′(t)中含有δ(t),那么r(t)就应该含有△u(t),方程右端又没有△u(t),所以r′(t)中必有与之相消的负△u(t);这样的话,r(t)中应该还有△u(t)的积分项△tu(t);二方程右端又没有△tu(t),所以也应该r′(t)中必定有与之相消的负△tu(t);按这样分析下去的话,好像也陷入了死循环。但是我们是在区间[0-,0+]上讨论系统响应r(t)及其导数项在零时刻的跳变情况,而函数t及其各次幂函数在该区间上连续,且恒等于零。因此△tu(t)及其后面的各项不会影响r(t)及其导数项在零时刻的跳变情况。因此,只需要讨论到△u(t)这一项即可,函数在零时刻有没有跳变取决于其表达式是否存在△u(t),跳变的大小等于△u(t)的系数。

针对上述方程,不妨设

r′(t)=aδ(t)+b△u(t) (2)

对上式积分得

r′(t)=a△u(t) (3)

由于跳变量取决于△u(t)的系数,因此系统响应r(t)就有a个单位的跳变,r′(t)有b个单位的跳变。将(2)和(3)式代入(1)式比较系数得a=1,b=-2,那么r(0+)=r(0-)+1;r′(0+)=r′(0-)-1。

4.实例分析

假设某一系统初始状态r(0-)=1;r′(0-)=0其微分方程表示如下:

r″(t)+3r(t)+2r(t)=e(t)+2e′(t) (4)

求激励e(t)=u(t),时系统全响应及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分量。

先求零输入响应。激励e(t)=0,则:

rzi″(t)+3rzi(t)+2rzi(t)=0 (5)

其解为rzi(t)=[Ae-t+Be-2t]u(t),因为没有激励作用,其响应及其导数项在零时刻不会跳变。则有rzi(0+)=rzi(0-)=1;rzi′(0+)=rzi′(0-)=0。将该初始条件代入(5)式可求得

rzi(t)=[2e-t-e-2t]u(t) (6)

再求零状态响应。此时系统状态r(0-)=r′(0-)=0将激励e(t)=u(t)代入(4)式得

rzs″(t)+3rzs(t)+2rzs(t)=u(t)+2δ(t) (7)

t>0时,上述方程的通解为:

rzs=[Ce-t+De-2t+0.5]u(t) (8)

rzs″(t)=aδ(t)+b△u(t) rzs′(t)=a△u(t) rzs(t)在零时刻连续 (9)

将(9)式代入(7)式比较系数得a=1,因此r′zs(0+)=rzs′(0-)+a=1。rzs(0+)=rzs(0-)+0=0将此条件代入(8)式得,其零状态响应:

rzs(t)=0.5e-2tu(t) (10)

求全响应时。微分方程的形式(8)式完全相同,因此其通解的形式如(8)式相同,全响应初始条件是在r(0-)=1;r′(0-)=0的基础上跳变,因此,r(0+)=r(0-)+0=1;r′(0+)=r′(0-)+a=1将该条件代入(8)式得

r(t)=[2e-t-1.5e-2t+0.5]ut(t) (11)

5.总结

经典法是分析系统响应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其他方法的基础。本文运用冲击函数匹配法的原理介绍和数学分析,解释了系统响应在0时刻发生跳变的本质和跳变的基础,解决了求不同响应所代初始条件不同的问题。该研究对于深入认识系统响应的起因及其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