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数学论文范文,中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五法”

  • 投稿张政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27次
  • 评分4
  • 28
  • 0

文/陈世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大脑进行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会更清晰,思维活动也会最积极、最有效,学习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良好开端,萌发学习兴趣

教师教学的成功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关。当教师的开场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时,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与教师一道上好这节课。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出示了一幅情境图:两块草地,哪一块面积比较大?有的学生猜长方形面积大,有的学生猜平行四边形面积大,有的学生猜两块草地的面积一样大。这时教师趁机引导:要比较两块地面积的大小,就要先分别算出两块地的面积。长方形面积已经学过会计算,而平行四边形面积未学过该怎么计算呢?教师在学生疑问的过程中揭示了课题。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自我的需求”,为学习新知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设置教学疑问,诱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教师事先做好一些只露出三角形一个角的学具,让学生观察,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一个直角时,学生说是直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钝角时,学生说是钝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锐角时,学生自然而然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拿出来的却不是锐角三角形,这样使学生产生了悬念(疑问):为什么有一个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而有一个锐角的就不是锐角三角形呢?从而诱发了学生积极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

三、加强直观演示,引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直观教具演示相结合,促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他们多种感官并用,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情境在学生的记忆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就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积极进行。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多的直观、生动、形象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比多比少”这一概念时,在一张幻灯片上画3只小猴,在另一张幻灯片上画5个桃子,当拉动5个桃子的幻灯片时,前3个桃子都拿在了小猴的手上,后两个桃子都剩下了,这一教具的演示,使学生马上就比较出了桃子多,同时还比较出了桃子的个数比小猴的只数多2。这样的演示教学,使学生感官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注重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

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小学学生有明显的特点——好动。针对这个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凡能让学生动手的都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寻找规律,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如教学“环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纸张上画一个半径10厘米的圆,剪下并计算出面积,再让学生在剪下的圆上画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同心圆,剪下并计算出面积,这时告诉学生剩下的就是环形。这个环形的面积该怎么求呢?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很快算出了面积,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环形面积等于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学会了知识。

五、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重视创设一个引发学生思维,引起学习动机的情景是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点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把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我利用了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先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小猴子,小猴子不高兴,于是猴王又说把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个猴子,小猴子开始有点满意了,猴王又说把全部的桃子600个平均分给300个猴子,小猴子高兴得跳起来。讲完这个故事让学生从里面找寻数学知识,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并且很容易从故事中学会商不变的规律。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了枯燥的数学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直观的感性材料将学习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口、手、脑并用,形成一种激励、鼓舞的氛围,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把教师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把学生的知转化为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