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数学论文范文,中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巧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 投稿赵乾
  • 更新时间2016-04-01
  • 阅读量157次
  • 评分4
  • 19
  • 0
 [摘 要] 多媒体的普及为初中数学课迎来了崭新的春天,为数学开展新课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但是,多媒体在数学课中并不是无所不能的,错误的利用同样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所以,对基于多媒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展开研究,分析如何借助多媒体优化数学课,这便成了我们所要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多媒体;方法;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开始涌入课堂,多媒体就是其中一项. 目前,多媒体已经成为数学课堂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数学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之一. 《新课改》中曾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提高科技与教学的完美整合,逐步实现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师生互动的科学性变革,最终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辅助.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中的实效性,它可以让初中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知识、认知知识,并在多媒体影音、动态等功能的牵引下快速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从而让课堂学习从被动转型为主动. 因此,在开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期间,我们有必要围绕多媒体展开系统的研究,分析其有效性,以此促进初中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直观呈现知识,增强课堂趣味 
  现阶段,许多初中生在提到数学的时候都会瞬间“色变”,这是因为大部分初中生在数学知识掌握能力方面都存在问题. 而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初中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缺失;二是数学难度较大,且大部分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有误. 笔者认为,数学逻辑性、抽象性都很强,虽然有些基础知识可以被学生掌握,但是从解题和综合练习的角度来看,却有更多的学生疲于应对.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厌恶数学,并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针对这个问题,如果可以在数学课中合理导入多媒体这项资源,将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但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还能促进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认知. 
  1. 课件展示,趣味新课导入 
  在初中数学课中,新课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学生能否在这个阶段对知识有所把握,将会直接影响他们之后的学习. 所以,在新课导入阶段,我们可以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由此增强新课导入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以苏教版初中数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为例:已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直线平行的条件,可以利用这个理论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导入新课期间首先为学生出示教学课件,课件中包含几组图片,分别是铁轨、磁悬浮列车的天线等,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图中的两条铁轨之间,还有磁悬浮列车的两条天线之间是否会相聚在一起?为什么?由此让学生对“平行”这个问题产生初步的印象. 当学生简单地回答了问题后,再给他们出示平行线的相关图形,也既是在课件中安插不同的几组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 之后,要求学生分析以下哪些直线是平行的关系,并简单陈述原因.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对课程有了预习,所以这个问题并没有难倒他们,他们很快给出了解答.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一直被多媒体展示出的图片内容所吸引,哪怕之前不喜欢学习数学的学生,依然积极参与其中. 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开展新课,这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2. 问题引导,丰富新课趣味 
  多媒体固然有效,但并不是展示了多媒体的功能就可以达成课堂实效,同时教师还要做出系统的点拨和指导,方可达成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利用多媒体直观呈现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合理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由此增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同样以《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为例:首先笔者为学生出示了一个图片(如图1),然后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图片是老师想制作的一个挂衣架的效果图,老师想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知识说明每两条线是平行的,可是又找不到同位角,上面只有内错角,能否用它来说明两直线平行呢?这个问题的开放性较强,需要学生动用所有学过的相关知识予以解答. 因此,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 而针对这个情况,笔者鼓励学生利用合作式学习的方法一同探究,由此提升了整体的探究效率,最后总结出了答案. 那么,学生的回答是否准确呢?为了验证学生的说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出探究情境,然后通过画线段、测量的方式展开验证. 期间,整个验证过程都是在多媒体中完成的,即节省了课堂时间,也简化了知识的烦琐性. 总的来说,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快速构建对知识的印象,但是若想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还需要一些技巧的辅助. 比如上述问题,学生通过探究不但可以增强自身的探究热情,而且还能避免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解题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走弯路. 
  实现化繁为简,促进学生理解 
  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概念性、复杂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在学的过程中往往会给初中生带来极大的困难. 有时,有些知识明明换个角度思考就可以把握它的规律,但是受到定式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无法及时把握要领,以至于他们在学的过程中总是一知半解. 尤其是在讲解关于空间几何的问题时,有些学生缺乏空间感,所以在听课的时候总是听不懂,哪怕是教师将图形画了出来,他们依然无法理解. 笔者认为,合理采用多媒体的动态功能,将空间几何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不但可以让知识化繁为简,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增强初中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整体课堂效率. 
  以苏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帮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学会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沿竖直和水平方向两次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格数,了解水平、竖直和多次平移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空间感. 在教学期间,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模拟了一个大的“方格”表,然后在里面分别安插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图形,然后通过多媒体的动态功能让里面的图形位移,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图形平移的概念. 之后,笔者又顺势提出问题: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好朋友,他们分别藏在我们教室中的不同的两个桌子的抽屉里. 同学们可以把它找出来吗?随后,笔者将相关的展示图呈现出来,让学生跟随展示图来寻找两个好朋友. 期间,为了丰富内容,笔者还额外安插了两个小问题:①第一个小朋友的位置:从班级左上角的桌子开始向左平移两个座位,就是他的位置;②第二个小朋友的位置:从班级右下角的桌子开始向左平移四个座位,再向上平移两个座位,就是他的位置. 由此一来,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中的图形进行思考、计算,便可以快速找到两位新的朋友. 综上可见,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完成解答,而且还能让问题变得更加具体、直观,从而让数学课摆脱以往枯燥、乏味的局面. 
  巧用丰富资源,合理拓展知识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将知识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让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 而除了这些功能之外,多媒体还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资源不但可以成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所以,在完成教学后,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还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帮助学生索引一些数学相关的材料、信息,由此让学生在延伸探索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到更多的学习要点. 比如在学完《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索引一些典型的,或者是源自奥林匹克竞赛中的习题,并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将相关的解题思路出示给学生,由此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解题技巧. 又比如在学完《勾股定理》后,我们可以将邹远志、梅文鼎、项明达等十六位教师的反证方法出示给学生,让他们在学的过程中可以掌握勾股定理的反证方法,从而让他们进一步认知勾股定理,并可以在解题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个知识. 此外,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反思,还有景点的教学案例,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查找出来,然后简化成简单的数学故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由此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多媒体所包含的丰富资源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材料,合理地使用这些材料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还能让他们进一步体验数学的魅力,继而对数学生成无尽的兴趣. 但值得注意的是:为学生索引的数学材料最好与当时的教学内容相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思维活跃阶段得到更多的练习,并保障练习的实效性. 其次,要严格控制索引的材料数量,以免因为材料过多对学生形成压力,让多媒体在功能上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将多媒体与初中数学课进行有机整合,其目的在于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让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知所学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知识生成过程,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数学课变得更加灵动、有趣. 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在数学课中只是一项辅助工具,并不能称为课堂的主体. 虽然这篇论文的论述重点是基于多媒体下的数学课堂,但是教师和板书的作用依然重要. 所以,多媒体的使用不可盲目,并要遵循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