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亮点多

  • 投稿小兔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449次
  • 评分4
  • 91
  • 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 年4 日15 日发布第408 号公告,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自2015 年1 月1 日起实施( 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同时废止)。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 建标[2011]17 号) 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共分11 章,主要技术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其对于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修订的重点内容包括:

1.适用建筑类型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的适用范围,由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进一步扩展至民用建筑各主要类型。

2.评价阶段划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在评价阶段上作了划分,将设计评价内容定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5 章,运行评价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运营管理”2 章。

3.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大类方面,在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中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6 大类指标的基础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增加了“施工管理”,更好地实现对建筑全生命期的覆盖。

4.评价定级方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的评价方法定为逐条评分后分别计算各类指标得分和加分项附加得分、然后对各类指标得分加权求和并累加上附加得分计算出总得分。等级划分则采用“三重控制”的方式:首先仍与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一致,保持一定数量的控制项,作为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其次每类指标设固定的最低得分要求,最后再依据总得分来具体分级。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95% 以上既有建筑是高耗能建筑,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以供热为例,我国集中供热的一次能源消耗为20 公斤标煤/平方米,高出同纬度欧洲国家一倍。

按照相关规划,我国力争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 亿平方米以上,到2020 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这预示着中国绿色建筑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去年年初,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规定,从2014 年起,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 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开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方案》鼓励商业开发建设绿色住宅小区。《方案》要求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和稽察,组织开展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同时要求推行住宅全装修,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

标准修订是实践的结果

近日,任职于新版《标准》修订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林海燕等人在《建设科技》杂志撰文,对标准的修订内容做了解读。

由近些年的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实践来看,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各行业、各类别建筑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不断提出,所以新版《标准》的适用建筑类型进一步扩展至民用建筑各主要类型。另外近些年先后立项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GB/T50908-2013、《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 已报批)、《绿色饭店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博览建筑评价标准》等针对特定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对包括上述建筑类型在内的各类民用建筑予以统筹考虑,必将有助于各国家标准之间的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项目试评工作也验证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适用性。

对于评价阶段的划分,林海燕等指出,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要求评价应在建筑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但在随后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 试行修订)》( 建科综[2008]61 号) 中,已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规划设计或施工阶段,有效期2 年) 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有效期3 年)。而且,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了这种分阶段评价的可行性,以及对于我国推广绿色建筑的积极作用。

另外,关于评价定级方法的量化评价手段,“各类指标得分”和“总得分”实际上都是“得分率”。因为建筑的情况多样,各类指标下的评价条文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建筑,对某一栋具体的被评建筑,总有一些评价条文不能参评。

因此, 用“ 得分率” 来衡量建筑实际达到的绿色程度更加合理。但是在习惯上,“按分定级”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在“基本规定”章中规定了一种折算的方法,避免了在字面上出现“得分率”。

新版《标准》亮点多旧标准采用了条数计数法判定级别,新版《标准》采用分数计数法判定级别,这是新版《标准》重大的更新元素。判定级别形态与国际流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 保持了相同性和一致性,应该说,体现国内绿色建筑标准设计者吸取和传承了国际绿色建筑标准精髓和特长,扬长避短,同时真实反映国内众多绿色建筑认证师内心的呼声。

新版《标准》保持原有“控制项”不变;取消“一般项”和“优选项”,二者合并成为“评分项”;新增“施工管理”、“提高和创新”。

可以说,新增项内容促使绿色建筑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发挥空间更加宽阔,致使绿色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各阶段体现得更加彻底。

此外条文定量和定性分析更加明确。旧标准中一些含糊的技术指标和概念将凸出明确解析,扩大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深度和宽度,侧面折射出绿色建筑量体裁衣和因地制宜的思想,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本地特色特点,选择条文合适规定分数,既不有失绿色建筑设计元素,又增添绿色建筑设计师创造力。

值得关注是,更加详细和可靠的条文分数评价方法,为绿色建筑设计追求更高级别等级开辟一条全新绿色建筑设计通道。

条文适用性更加清晰。每个条文均明确说明条文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譬如:A条文适用公共建筑;B 条文适用所有民用建筑;C 条文适用设计标识;D 条文适用于设计标识和运营标识等等。

旧标准采用的是条文条数判定,选择的余地和空间十分有限,导致很多绿色建筑设计师在追求更高绿色建筑等级出现了瓶颈。旧标准很多控制项内容均已经设置在得分项数内,譬如:人居住用地、人均公共绿地、绿化率等当前居住绿色建筑设计棘手的问题,如今似乎都轻松得到解决或规避,充分表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以人为本,考虑整体,顾及个体的大局路线。

市场动力亟待破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回归自然”的健康意识也在逐年增强,对生活环境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的定义是: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调研结果表明,未来绿色建筑适合用“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三个五年来实现三个转变——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转变,从单体建筑到区域建筑的转变,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变。

“标准有了,还是要以落地为目标。”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人日前表示,绿色建筑理念、规划都完成了绿色化,那么还要完成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比如要推动垃圾分类处理,推动绿色、低碳出行等。“经过一系列的环节,最后通过土地出让时附加转让条件,谁来投标,谁就承担绿色化的责任。”目前的建筑节能工程,政府强制推动多于市场动力。具体而言,建筑节能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政府应该从更大范围内来强制推进建筑节能;明确能效水平的标准;积极建设能耗监管、管理以及节能平台;使得政府引导和市场动力并行发挥作用;通过推动建筑节能来促进相关产业水平的提升。

绿色建筑未来路线图从2016 年开始,并分三个五年的阶段,是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将绿色建筑的节奏和国家每个五年一规划的步调统一起来;其次,研究结果升级到正式文件要有一个准备期,这个准备包括了宣传扩散,让社会知悉的准备,也包括技术、标准的准备;最后,未来城镇化的高速增长窗口期也将与绿色建筑的发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