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徐永模为《我的论文选评 求索与感悟》作序

  • 投稿mond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23次
  • 评分4
  • 26
  • 0

编者按

由清华大学廉慧珍教授撰写的《我的论文选评 求索与感悟》一书,近日由中国建材工业社出版。该书是作者40余年专业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其中阐述的道理和方法对同行都具有很高的参考、借鉴价值。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读后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称其是一本前所未有的在混凝土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专著,并欣然为本书作序。现将此序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是一位在业内德高望重、年逾80且仍在工程技术领域服务的先生。这是一本前所未有的在混凝土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专著。阅读时我欲罢不能,掩卷时心情激动、难以平静!

在本书中,读者会处处感受到,先生德高望重却不居高临下,而是向后辈们敞开心扉,坦诚分析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的成长历程、走过的弯路,剖析自己在追求真理、攀登知识高峰时的不足、局限甚至认知错误;先生是一位激情燃烧、永不停步的追求科学真理的先行者,在无涯的学海中,像一座高耸的灯塔,照亮着热爱混凝土事业的跟随者;先生是一位跨混凝土材料、结构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大师级专家,向我们传授其近50年从事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服务所积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

我也已近花甲,在国内外从事研究30多年,却从来没读过像这样别具一格的专业著作。这是一本教科书,你可以看到,为师者,答疑解惑,诲人不倦。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建立,特别是对一些业内广为流传的错误概念(例如“高性能混凝土”)的纠正,不遗余力;这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你可以看到,为学者,读书而知不知,实践而知不足。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先生提出了许多目前尚未可知的重要学术和技术问题,为后人攀登知识高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指出了方向;这是一本教你怎样做科研的书,先生以其对沸石岩和沸腾炉燃煤固硫渣作为水泥混合材的研究为例,讲述了思维方法与观念比技术更重要的道理,分析了什么是分解论研究方法,什么是整体论研究方法,什么是系统论研究方法,以自己的深刻感悟为后人攀登高峰提供了巨人肩膀;这甚至是一本关于怎样做人的书,做事要先做人。为人者,不仅贵有自知之明,更贵有公开解剖自己的勇气。先生在自评部分毫不客气地指出自己过去研究工作的不知、不足、局限乃至错误认知。

这本书内容之丰富、时间跨度之大,一时间,作为后辈的我甚至不知该怎样写这篇序。1974年当先生从事高强混凝土研究时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插队知青。这本书虽然只是选择性地介绍了先生在长达50年从事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一些工作,但这些方面确是反映了中国水泥混凝土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在这里我愿意向读者介绍我阅读本书的一些收获,与大家分享。

本书应用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等哲学思想,建立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观念,强调“正确的技术决策取决于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观念取决于正确的思维方法”。这一科研方法在其对沸石岩火山灰活性的研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先生挑战传统思维,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多学科系统严谨的研究,最终纠正了错误的观点,建立了对反应机理的科学认知。

本书深入分析总结了在分解论和整体论方法指导下研究工作的利弊,指出要采用系统论方法研究混凝土这一看起来简单实际非常复杂的系统,通过科学地划分子系统,建立子系统行为的对立统一规律,在复杂纷繁的影响下把握主要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方向与关键措施。先生以实验室研究结论和工程实际观察结果的对比,批评了许多过去似是而非的结论,这对于当代中国混凝土科技工作者是一剂清醒药,不仅有助于理解过去的研究和结论的局限性,而且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指出,混凝土是一种用简单技术制作的高度复杂的体系。从材料到结构,从实验室到工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工程结构、环境条件以及非技术性因素非常之多。显然,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对技术和工程问题的通识能力,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本书所介绍的研究工作,从微观结构到宏观性能,从普通混凝土到高性能混凝土,从胶凝材料到混凝土结构,从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到工程施工,从混凝土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到今天的知识体系,反映了先生深厚的跨界通识,对问题的分析不仅深入浅出,而且广征博引,不断拓展读者的眼界和深度。

为了帮助读者建立创新思维,先生明确指出要打破三种思维定势:传统思维(或习惯性思维)、从众思维和机械思维,要建立辩证思维。先生例举了思维定势问题在技术标准和规范中不能与时俱进的表现—“用老方法评价新事物”,例如矿渣的含碳量指标问题,膨胀混凝土试件的养护方式问题,实验室混凝土收缩值的测定问题,掺混合材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特性与现行28天定强度的矛盾问题,等等。如果有人说在实验室检测耐久性能好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结构中提前劣化可能是因为施工质量或别的非技术因素所致,但面对实验室检测性能差的混凝土在现场却有很好的表现时,则不能不承认是测试评价方法的问题,例如混凝土的碳化试验、抗冻融试验、氯离子侵入试验等。先生强调,试验方法必须尽量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如果试验方法与材料特性有关的话,材料发展变化了,试验检测和评价方法则必须相应改变。先生不仅直言不讳,针砭时下的科研学术不端,而且专门用了一大篇章来指导创新:“想创新,就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先生告诉我们,科研工作没有捷径,不能取巧,必须老老实实学习掌握前人的工作,才能创新。

先生一再强调,“任何个人,乃至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科学,都不会永远正确和绝对正确”,应着重于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中,读者一定会受到启发,深入思考,提高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我自己在几个方面就深受启发。

例如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先生对我国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作了历史性的回顾,包括当初词语的翻译、概念的建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认识误区,如误以为高性能就一定要求高强度等。先生指出,高性能混凝土不是只要有配合比就能得到的,必须从原材料控制、拌和物生产和整个施工过程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阅读时我感悟到,要学会站在不同的方面看问题。结构工程师、施工工程师、材料工程师所理解的高性能混凝土是有所不同的。上世纪80年代,高性能混凝土其实是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和开发的。虽然迄今仍未有统一的定义,但内涵逐渐厘清,简单说是相对于普通混凝土难以达到的更高性能。例如,更高的强度(如果需要的话),更容易浇注成型,且不离析、不开裂,具有更好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完好服役所要求的时间。如果再加上绿色的要求,则具有更小的环境负荷(在混凝土生产使用中的碳足迹最轻,建筑物废弃后混凝土能高值重复利用、资源化再生)。这四个方面“更高、更易、更好、更小”的要求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内涵。

再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认识也受到启发。耐久性是对结构和材料在一定的服役环境中抵御环境侵蚀,持续满足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可以说,服役中的所有材料性能都是耐久性的函数,即都会随时间演变。不同的服役环境中建筑物所要求的耐久性不同。因此,笼统地一般性地说耐久性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予以明确。例如材料强度,没有耐久性保证的强度是没有意义的。先生多次指出28天后强度性能的演变的重要性。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耐久性首先要求的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即不开裂。这对材料性能设计、施工工作性设计和施工技术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当我掩卷之时,不禁想,是什么力量让先生有这样大的勇气,为我们后人提供了这样一本独一无二的学术著作?是她对真理求索的使命感。一个受人敬重的大师,拿起实事求是这把手术刀,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的工作,这是什么表现?这是无私,是大公,是大德!我想,我们也许不会也不必同意先生的每一个学术观点,但是,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那颗追求真理的赤诚无私之心、为先生一生为混凝土事业的奉献所感动、所激励。

为了中国的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事业,先生近十年来花了很大的精力帮助我在协会做好服务混凝土企业和引领行业发展的工作,受惠之多,无以回报!当得知先生编写此书且很多单位要求支持此书的出版时,我要求让协会组织出版发行,除了此书的重要价值外,也希望以此作为对先生的一点感恩回报,承蒙先生同意,此书即将付梓。至于此书出版的意义,古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