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慕课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 投稿Adam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785次
  • 评分4
  • 33
  • 0

张 蝶 陈玄凝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知识管理是促进知识生产和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慕课在改革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个人知识管理。从慕课和个人知识管理入手,以“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着重探讨了个人知识管理在慕课中的实现过程,最后提出对慕课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作为的展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慕课;个人知识管理;“中国大学MOOC”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方面,通过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取得竞争优势,促进知识生产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慕课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的获取、交流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弥补了单一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重资源管理、轻交流协作的不足,有力地促进了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目前,个人知识管理和慕课都是研究热点,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利用慕课的优势促进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几,以“个人知识管理and慕课”为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在CNKI中进行检索无法得到准确相关的文献。可见,二者的结合点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论述了个人知识管理在慕课中的实现过程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1 慕课初识

慕课,即英文“MOOC”之音译,意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于2008年在George Siemens与Stephen Downes 设计和领导的一门在线课程《连通主义与连通知识》中首次提出。[1]之后,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相继采用了这种课程结构,并且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慕课正式兴起。 现在“慕课”这个术语已经适用于任何免费的大规模网络课程,慕课与传统在线学习不同的是没有分配专业的学术时间去指导或者支持个体的学习者。

“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于2014年5月8日正式开通。全国高校可通过此平台进行MOOC课程建设和应用,首批10门“985工程”高校课程在5月下旬陆续开课。中国大学MOOC平台由“爱课程”网与网易公司联合建设,具备在线同步课堂功能,课程结构设计和教学内容发布简明易用,教学活动符合中国教师的教学习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支持对学习行为与学习记录进行多个维度的大数据分析。

2 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PKM)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其二,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吸取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有点和长处,弥补自身思维和知识缺陷,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特色;其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在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实现隐含知识的显性化,激发创新出新知识。[3]

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的知识需求分析;个人知识的采集与组织;个人知识的评估;个人知识的创新与运用。

3 个人知识管理在“中国大学mooc”中的实现过程

3.1 个人的知识需求分析

知识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应用特点,对知识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知识定位,是为了工作还是娱乐;其次,要明确这种知识的现实作用;最后,要明确学习的代价。

在知识定位方面,“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上线课程分为工程技术、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管法学、基础科学和农林医药六大类,个人可根据自身的知识定位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在知识现实作用方面,“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课程均为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有较高的质量保障,且开课领域涉及面广,切合实际;在学习代价方面,“中国大学MOOC”平台资源免费获取,只需注册即可,无额外费用支出,同时,慕课课程为全在线学习,无时间、空间限制,学习者可在任何自己便利的时间进行学习。

3.2 个人知识的采集与分析

知识的收集过程非常复杂。首先,过滤不必要的冗余信息,快速对信息的相关性、有效性和正式性进行判断,丢去无关信息。然后,根据信息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进行处理。最后,结合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并把它纳入个人知识体系[4]。知识采集后,需要对自己拥有的显性知识进行整理与分析,使其条理化,有序化,即知识组织。

3.2.1 在知识的收集方面

(1)信息检索:“中国大学MOOC”提供直接输入课程、教师等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检索资源的方式,也提供分类浏览方式检索,同时,在首页就可以看到某一课程的选修人数,参考课程热度进行选择。(2)信息选择:查看课程概述,可了解该课程是否确实是自己想要选修的,而且通过查看授课大纲,可以单独选择自己需要的某一节课进行学习,可极大地过滤掉冗余信息,准确高效地获取个人所需知识。(3)多种知识获取方式:平台专设讨论区板块,有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综合讨论区、学生互助区等子版块,同时建有官方微博、QQ群、公邮,学习者可以采用在线咨询、电子邮件、QQ等多种方式与老师同学取得联系,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到很多有益的知识;“中国大学MOOC”平台除提供课程视频外,还提供教材等相关文档资料,特别是测试与作业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独家性。

3.2.2 知识的分析方面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成员通过上述多种方式获取所需知识,并将其条理化、有序化和系统化地纳入到个人知识空间——“爱课程”网学习社区之中,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学MOOC”平台本身并没有专门的个人知识管理空间,而是在“爱课程”网设有一个囊括该平台知识管理功能的“学习社区”板块,其中“我的学习资源”子版块可进行资源的类别管理,“我的收藏”子版块可将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资源进行保存、组织和管理。

3.3 个人知识的评估

随时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自我评估,开展建构性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个体在社会文化环境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信息知识体系。[5]这就要求个人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然后把所得到的初级信息加以筛选、梳理使之系统化、有序化,在结合自己在这方面已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积累,知识终究会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质的飞跃。

在个人知识的评估方面,“中国大学MOOC”平台最突出的功能是每个课程都会有相应的课堂作业与测试,以及最后的结业考试。课堂作业与测试针对每一堂所讲授的知识提出几个问题,能够帮助学习者自主检验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存在疑惑的地方也能及时向老师、同学询问;结业考试是对整个课程学习的总体评估,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习者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

3.4 个人知识的创新与运用

将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识积极主动的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以求在此过程中获得灵感激发个人知识,从而有所创新。隐性知识的管理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知识不断更新,在特定的环境里,不断释放、外显,作用于外部环境,从而使个人知识社会化。

3.4.1 个人知识创新方面

平台专设讨论区板块,有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综合讨论区、学生互助区等子版块,同时建有官方微博、官方QQ群、官方公邮,学习者可利用这些工具与老师、同学进行不断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这些知识与学习者之前已有的知识积累进行碰撞,使学习者产生新的理论或观点。

3.4.2 个人知识运用方面

平台所开设的课程在保障其较高的专业性和学术价值的同时,力求贴合实际生活,让参与者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获得对工作、学习、生活等有价值的知识,同时很多课程所布置的作业就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在对知识的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4 结语及展望

在这个知识工作者与专业人士成为社会主导工作者的时代,个人知识管理是社会发展的诉求、是信息时代对个体信息素质的诉求,也是个人竞争力提升的诉求[6]。慕课依靠其鲜明的特色、便利的共享与协作平台成为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理想阵地。慕课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将共享、交流与协作理念和实践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在慕课中,成员以个人知识空间为基础,借助慕课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和协作,网罗专业人脉,共享专业信息和资源,把握专业研究方向,最终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当然,慕课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角色定位并没有被太多人了解并接受,甚至于慕课本身就还是一个比较新颖比较小众化的存在,如何强化完善慕课个人知识管理的功能并将其打造成为慕课整体功能环节中协调而特色突出的一环,值得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但值得肯定的是,正蓬勃发展的慕课必将在个人知识管理领域大有作为,让我们拭目以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姜明文,李兴洲.“慕课热”之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110-115.

[2]斯蒂芬·哈格德,王保华,何欣蕾.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05:92-99+112.

[3]杨鹤林.个人知识管理理论与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

[4]谢珍,崔旭.关于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J].情报杂志,2010,02:105-108+130.

[5]方志.基于WIKI的个人知识管理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6]韩陈冲.个人知识管理理论与具体实施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