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契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 投稿小白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187次
  • 评分4
  • 59
  • 0

卢新彪 李志华 任祖华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摘 要】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提出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内容,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变,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大学生

0 引言

2009年,教育部制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将该计划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计划纲要》[1],是为顺应国际发展趋势;适应国家工业、企业需求;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养各类型工程师的重要决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2]。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必须增强综合国力,应对一切困难,也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本科学习阶段是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开放性思维,培养自主思考,自主研究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本文研究如何通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 当代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创新概念,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性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的侧面。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研究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转化的,可以看出,大学拥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具备着良好的条件和优势从事创新活动,因此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存在可能性和重要性。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能力,是继承中国先进知识成果的首要条件,也是不断创造新发现并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大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实践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

有些大学生对现状不满足,他们经常抱怨学校和社会,甚至唉声叹气、满腹牢骚,而不去主动的探索和改变现状,不去改变思维方式去发现去创新,缺少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他们也想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但往往是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缺乏创新的兴趣和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创新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些学生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敏锐性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不足。还有些学生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有些学生也想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他们在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比较稚嫩,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

1.2 知识覆盖面窄,不能灵活应用知识

现在,大学生所学的知识较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课堂上依靠老师讲解,课后不去主动的复习和巩固,很多同学只学习本专业知识,不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就不善于把知识相互联系、融会贯通,这样就造成知识吸收的僵化和知识的无力化[4]。创新是在广博的知识做基础,加上较强的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变通能力,在创新兴趣的正确的激励,孜孜不倦、不怕困难而实现的。如果没有知识做基础,创新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契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1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因此,我国制定了从2010年到2020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这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机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确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2)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3)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4)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2 如何通过“卓越”工程师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通过建立一支具有工程背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来带动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师资队伍现状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之间的差距,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2.1 整合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计划对老师的培养提出了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能力;具有管理与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5]因此,我们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注重文理渗透,适当增加人文类、经管类课程,要求学生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且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各学科发展情况,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交叉型转变。[3]

2.2.2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渗透到各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因此学校应该向广大教师宣传高等教育的形势和社会人才需求等信息,帮助教师理解高校人才培养需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关系,引导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工程教育理念。在课程体设置上一定以工程实践为基础,分析专业的就业职业岗位群,详细列出该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后,将这些要求分解到课程中。同时,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鼓励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采用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加强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综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2.3 搭建平台,建立和完善创新实验室

科研实践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是科研工作的基本手段,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必须加强科研实践训练。因此,以必须以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为平台,建立和完善创新实验室,为教师提供从事工程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实践平台,提高教师工程水平与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会带动学生参与工程技术研究过程,激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会为学生的实践创新提供机会和保障。[5]

2.2.4 建立大学生创新激励机制

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形成一个激励机制。学校领导应当成为创新教育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制定相关政策,创立大学生创业园区,成立大学生创新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协调与策划指导工作。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和就业办等各个相关部门都要围绕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合理构建科学合理、运转协调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积极的激励机制,即对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奖励,如实行学生科研立项制度,从政策和经费上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等。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总结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入手,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契机,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Z].2010,6.

[2]林健.国际工程领导力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30-36.

[3]张敏,鞠春花.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3(9):105-106.

[4]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91.

[5]樊立萍.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1-4.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