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结构角度分析江苏园林与古典诗词中的美

  • 投稿ze r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706次
  • 评分4
  • 24
  • 0

后月杨 汪维维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要】同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华艺术的瑰宝,中国园林和中国文学有着莫大的联系。本文将从结构入手,分别对古典诗词和江苏园林在结构的完整性、“曲”结构的使用及“天人合一”的追求等方面展开具体比较与分析,探求出园林与诗词对美的共同追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园林;诗词;美

  结构,对于古典诗词与园林都同样重要。追求自然素朴的审美风格,欲达到宛自天开境界的江苏古典园林是空间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在这空间艺术的表达之中,园林的结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园林中的一切都需要围绕结构展开。小到如何安置花草树木,大到如何选址布局,都与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之美则需要附丽于外在结构形式之中。“古人将结构称为章法,前人分析章法,所谓起结开阖、回互周旋、草蛇灰线,已有许多讲究。”[1]细细比较园林和古典诗词的结构,能够进一步领略到二者的精妙之处,也能看出它们对于美的共同追求。

1 结构的完整性

对于诗文来说,最重要的结构莫过于起承转合,起承转合的使用不仅仅是结构完整性的体现,更是一种对“美”的追求。“起”作为文章的开头,一般紧承题目。作者为了追求“意在笔先”的效果,都会在构建“凤头”上绞尽脑汁。而作为紧接开头的“承”也是形式多样。有总接、分承、暗接等。“转”则是指两方面,一是结构上的跌宕起伏,二是作者思路上的变化。它不仅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故事发展的起伏、变化,更能让读者深刻的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到文章的主旨内容。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尾。它既是文章情感的深化,也是言有尽意无穷的表现。下面以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为例,分析诗文结构的完整之美。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起)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承)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转)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合)

首先,作者采用开门见山的手法讲述了事情的起因“故人准备好了食物,邀请作者做客。”以之为起。接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既有承接上文之用,同时“绿树”、“青山”这样清新自然的风景更加衬托了作者的好心情。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此处为转,诗文达到了高潮,让读者似乎身临其境地感受着作者与故人举杯畅饮的欣喜。“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完美收尾,表现了作者与故人间深厚的友谊,所以等到下一个重阳日,还要再续前情。同时这也是感情的深化,突出作者对自然风景的赞叹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一句“还来就菊花”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这首诗通过完整的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起承转合恰到好处,给读者以美的想象。

而园林的空间序列结构,与诗文结构也十分相似,虽不像诗文起承转合那样规整,但也要求完整性。园林进门处有引景作为铺垫,中间又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发展系列,且景色高潮重生,直至园林出口处还能留给游客回味无穷的余波。可谓是对起承转合的另一种解读。在苏州园林中注重结构完整的园子比比皆是,留园、网师园、沧浪亭但其中最佳者莫过于拙政园。拙政园入中园前,有一条狭长的小巷与园内连接,只有穿过小巷才能抵达园门,类似诗前的“引子”,具有造意功能,引人入境。进了园门以后,迎面而来的则是一座苍古的黄石假山挡住了游人视线,穿过假山,眼前一泓清水,正北面远香堂挡住了视线,左右两边透出了诱人的景色,这个半开的小空间就似诗之开篇,设置悬念,使赏者迫切想要看下去。走进四面开敞通透的远香堂,步上堂北面开阔的平台,便有豁然开朗之感:岸芷汀兰,垂柳拂水,面水而筑的亭台楼阁跃然而出眼前,一派山水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走到这里园子的景色便已达到发展的高潮,游者获得最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至此并没有结束。从远香堂西行通过倚玉轩曲廊折西,到达一个曲折变化的水院,有小飞虹、小沧浪、旱船。出旱船后舱门,过西半亭,步上“柳阴路曲”,到“尖山楼”,便有当初苏轼登聚远楼“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之感,这个开敞的大空间让整个园子达到了次高潮。整个园子的结构恰似是对诗文中的起承转合的别种诠释,获得完整之美。

2 “曲”的结构之美

“命意贵远,曲则远也。”[2]园林和宋词都是通过运用“曲”的结构,创造一种曲折的意境之美。

说到“曲”的结构之美,请先看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的“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境之曲,一是用词之曲。陆游重回沈园,想起曾经深爱的妻子。他并没有直接讲述自己对爱人的想念,而是从酒入情,以景反衬,将心中的伤感娓娓道来。通过时空的转换,视角的变化,层层曲折地展开他对唐婉爱的讲述。这是意境之曲,而用词之曲则表现在“错错错”“莫莫莫”这样的字眼,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构造了一种“曲”的审美效果。

园林也特别重视“曲”的使用。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就曾说:“凡入门处必小委曲,忌太直。”[3]苏州园林中大多园林,以入门蔽曲空间。这种“曲”结构的使用有三方面的效果:(1)可以很好的掩饰园中的风景,给人一种“大隐隐于市”之感,净化人的心灵;(2)先抑后扬的结构设计富有节奏感和戏剧性。(3)受陶渊明“桃花源”情结的影响。正如金学智在《中国园林美学》中所说:“游人在入口处就收敛心神,洗涤心灵,自觉不自觉地作了必要的心理准备,经过空间荫蔽幽深的不断变化,尔后豁然开朗,犹如进入‘世外桃源’一般,审美心理也被带入‘梦境’。”这种结构最典型地体现便是园林入口处“抑景”的使用。“抑景”以留园为例。它地处闹市,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们可能无法想象这样的地方会藏着园林。但园林不但藏于宅后深处,而且从沿街的前厅、轿厅到宅后的园林,其间还有一条窄小曲折的夹弄连接而成。进入大门内宽敞的前厅,从厅右必须转入曲而狭长的空间,然后左折右拐,经过小天井,来到大天井和敞厅,再折入窄弄而至“古木交柯”后的通道。虽然这个窄小的小巷只是起到了普通的过渡,没有什么震撼人心或是沁人心脾的风景,只是有几株花束或枝叶点缀,但它却使从繁闹中进入的游人沉淀心中的浮躁,洗涤久积的不悦,感受安静的洗礼。同时走在这条小弄,游人肯定满怀期待,心生好奇,当走出小巷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样的“曲”景大大扩展了审美的意境。

3 “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

中国传统哲学提倡“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老子《道德经》中就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造园家们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自然,模拟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了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园林。江苏的园林主人们非常注重将自己对“天人合一”的体悟,融入到园林结构的设计中去,而且是“无辙迹”地隐入园林的结构之中。通过园林中山水、建筑、花木等具体景观的审美,来体会把握宇宙体系的完整与和谐,使自己融入宇宙之中,强调顺应本性,不强作妄为。

  如个园以竹为名,以石为胜,四季假山分峰用石划分个园空间,按春是开篇,夏为铺展,秋达高潮,冬作结尾的顺序,将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山水画理,运用到个园假山叠石之中。入园处植燕竹,燕竹之中点栽笋石,点画出一幅以粉墙为纸、竹石为绘的雨后春笋图。过春景,西北方向是由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夏山,太湖石有“瘦、皱、漏、透、秀”的特点,让人颇有夏日雨后清凉之感。至于秋山,则是用黄石,将“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石体百里之回”的绘画理论运用到假山叠石之中,山路迂回曲折,时洞时天,变幻无穷。园主为了将秋天留住,甚至建了“住秋阁”。至于冬山,则用白色的宣石通过掇山、贴山和围山的堆叠手法,堆成的一组“雪狮图”,在“透风漏月”厅南墙北下,给人一种积雪未融的感觉,冬山依托南墙上有二十四个音洞,由于负压作用,使穿洞之风呼呼作响,人为造成北风呼啸的音响效果。个园将园林完美得与自然相结合,使人在园林中感受好似走过一年四季。

以个园为例,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深深地影响到了江苏传统园林的设计。无论是在造园思想、造园宗旨上,还是在园林设计、园林意境风格上,都受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浸润和濡染。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诗词中也有相应体现。

《人间词话》中云“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可见古典诗词的最高境界极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以杜甫《春望》为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先是真实地再现眼前实景,后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将自己的感情寓于花中、鸟中,自然而然地将人的感情赋予自然,物我同一,使读者更能体会人心中的痛楚:国破家亡,甚至连没有思想的花鸟、浩瀚宇宙之物也能像人一样流泪,伤心。仿佛人与自然本身就是一体。人之情与自然之物完美结合,呈现出一种悲壮美,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无论是园林还是诗词,都试图通过结构的完整性、形式的多变性、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追求,体现了他们对美的共同诉求,也使欣赏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友冰.中国古典诗词的结构美: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19/20/1003982_102673774.shtml.

[2][元]陆辅之.词旨[C]//词话丛编.301.

[3][明]文震亨,著.陈植,校注.长物志校注[M].江苏科技出版社,1984:37.

[责任编辑: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