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工程机械的维修探讨

  • 投稿狂丸
  • 更新时间2015-10-07
  • 阅读量283次
  • 评分4
  • 93
  • 0

张润南

(新乡市公路运输管理处 河南 新乡 453000)〖KH*2〗〖HT5”H〗

【摘 要】工程机械维修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改善和提高设备维修的水平,以最经济合理的寿命周

期费用使设备维持良好的性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需要,并提高利用率,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从而促进施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工程机械;维修

Discussion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intenance

Zhang Run-nan

(Xinxiang City, Road Transport Management Office Xinxiang Henan 453000)

【Abstract】Engineering machinery maintenance goal is to continually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 with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life cycle

The cost to maintain the equipment in good performance, ensure that the needs of construction, and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and extend machine life.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Engineering machinery;Maintenance〖HJ*2/5〗

1. 引言?

〖JP3〗机械工业负担着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它的先进水平式国家工业现代

化的标志之一。工程机械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具,它是实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它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随着我们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我们工程机械维修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地发展。除了各个施工单位内部的维修机构外,社会上也建立了不少专业化的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再加上工程机械生产厂家或代理商的售后服务机构,三者就构成了工程机械维修市场。它们对提高工程机械的有效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能源,增加国民经济收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JP〗

2. 工程机械维修的发展趋势?

20世纪初期,工程机械维修方式基本上是事后维修,它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利用了零、部件的寿命。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为减少故障停机损失,提高可靠性,推行定期维修制,并在维修活动中改进维修工艺,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技术状态监测维修,并且将维修活动向前延伸至设计制造过程中。当前,发达国家维修现状是以状态监测为基础,以可靠性为中心,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的状态监测维修,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一般设备采用事后维修,平时难以停机,出现故障对生产和安全影响较大,而对故障规律已基本掌握的设备,采取定期维修。关键设备在有监测和诊断技术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取状态监测维修。随着监测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今后状态监测维修在整个维修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但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维修方式。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是先进维修方式的技术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光电机械一体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维修活动的实践表明,设备越先进、越复杂,维修活动越依赖于故障诊断技术。另外,再制造技术将具有加大的发展空间。再制造技术就是利用原有零件,采用高新技术使其恢复尺寸、形状,并提高其性能、寿命和可靠性。21世纪提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优质、高效、节能、环保为目标的先进制造技术将有更快的发展。人们对环保和资源重复利用的知识逐步深入,机械维修和再制造技术的研究会越来越多。

3. 机械维修制度?

工程机械维修制度,在公路施工企业中,长期实施的是“计划预防维修制”,基本内容是工程机械在使用中按照预定计划的间隔时间(或里程),规定保修项目,逐级增多,更长时间的定期工作则划入修理的范畴。这种在“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机械损坏和零部件磨损的规律制度的制度,在几十年的执行过程中,对工程机械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延长役龄寿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维修制度。但科技进步,大大加强了工程机械的发展进程,使得工程机械的制造水平和使用性能的先进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进而机械的周期使用寿命长了,可靠性、耐用性提高了。然而原有制度规定的保修类别和间隔周期的一程不变,使得保修周期与机械实际状况不相一致,影响了机械的使用效能,无疑增大了修理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近年来,被广泛宣传的“预防检测制”的基本思想是“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它是通过预防性检查(技术手段)来确定保养和修炼。它的核心是“按需修理”,也就是按照维修对象的实际技术状况,而不是按照实际使用时间来控制的维修方式。这种制度较好的解决了“预防计划保修制”中僵化的强制性修理,但也要注意避免漏拆漏检导致失保失修。据有关资料介绍,两种制度都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内容。“预防计划保修制”正在发展故障的早期诊断技术,而“预防检修制”以提出根据维修记录资料,找出机械的磨损规律以确定修理周期。由此看来,这两种制度有很强的互补性,针对工程机械而言,两种制度没有先进与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总是在于对某机件视情最适用、最有效、最经济。所以,面对两种制度要认真结合我们实际,根据人员构成,维修能力强弱,维修机具装备及机械的自身技术状况一并考虑,既要做到最大限度追求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又不会有漏保漏修的现象出现。

4. 工程机械维修方式?

4.1 工程机械维修方式的分类。工程机械从维修方式上来看,初步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4.1.1 事后维修。工程机械在使用中发生了故障才进行维修称为事后维修。当停产损失较小,只需调整或更换易损件即可排除故障时,采用此种维修方式比较经济。?

4.1.2 预防维修。从预防的观点出发,在故障出现之前进行预防性的维护与修理称为预防维修。预防维修包括日常维护、设备检查和预防性修理三个方面的工作。日常维护可防止或推迟工程机械劣化,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工程机械进行检查、监测和诊断,及时发现故障征兆、进行修理,避免造成突然停工损失。?

4.1.2.1 定期维修。

这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它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人力、备件、物料资源可事先预计,并可作长期安排。这种维修方式适用于工程机械劣化与工程机械使用累计时间有直接关系的零、部件。这种维修方式虽能防患于未然,但由于不考虑工程机械实际的技术状态,按事先规定好的周期修理往往会造成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这是最大的弊端。?

4.1.2.2 状态维修。

这是一种以工程机械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它用人工或仪器对工程机械进行监测和诊断,通过数据分析处理,了解并掌握工程机械或零、部件的劣化程度、故障隐患,从而可选择适当时机安排修理工作。状态维修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可有计划地排除甚至消灭故障,使停工损失降到最低。?

4.1.3 改善维修

这种方式是根据故障记录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在修复故障部位的同时对工程机械性能或局部结构加以改进,旨在克服工程机械的先天不足,改善设备性能,减少故障,但不能补偿工程机械的无形磨损。?

4.2 工程机械维修方式的选择。

最佳的维修方式是要用最少的维修费用取得最好的维修效果。如果从维修费用、停工损失、维修组织工作和维修效果等方面去衡量,每一种维修方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各类工程机械特点、故障规律、资源和资金等情况分别择优选用。在一个企业里,多种维修方式可以并存。从故障的发展过程看,有磨损型的规律性故障,即磨损程度与时间有关。还有偶发型的随机故障,即发生故障的概率与时间无关。这两种故障中,均包含有发展期和无发展期的两种故障。规律性并有发展期的故障,如连接件、轮胎等的磨损性故障。因其有规律,故障发展过程中有征兆,可以预测、观察和记录,故易采用状态维修。但是状态维修用仪器和投入人力,是否合算应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因素而定。此外,也可采用定期维修。规律性但无发展期的故障,如疲劳断裂、电器元件损坏等,当出现在重点零、部件上,采用事后维修较经济。偶发性有发展期的故障,较典型的如轴承,虽然某个轴承出现故障是随机的,但它是有发展期的,可测出其故障征兆及时维修或更换。如不管轴承状态如何,只按规定定期更换,则很不经济。对某种轴承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个轴承使用寿命期各不相同,同一批轴承,大约有10%在一年中损坏,而90%左右的轴承室好的,故采用状态维修较好。对某些易于更换或修理的零、部件、元件,所用修理停机时间不长、损失不大时也可选择事后维修方式。偶发性且无发展期的故障,如在冲击载荷下的突然破裂,液压、电器故障等,因无从得知其将要发生故障,只有采用事后维修,对于非重点工程机械,停产影响不大的,可使用到发生故障后再紧急修理。对于重点工程机械,突然停机影响生产损失较大的,如要害装置上的电机、泵等,可设置平行功能的备用件,出现故障时可立即更换或代用,直到故障件修复为止。改善性维修侧重在改善原设计的机构、元件等的性能,它可以同其它维修方式同时使用,即在预防维修或事后维修中同时排除故障和改善性能。但是,必须事先掌握故障原因,做好准备,在故障停机或预防维修时实施。

5. 程机械维修的要点?

5.1 编制切合实际的维修计划。

编制维修计划必须掌握工程任务、施工计划、设备状况、已运转台时、维修周期、维修作业时间等资料。?

5.2 确定合理的维修组织形式。

为了保证现场建筑机械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现场维修组织。合理的组织形式应按施工实际情况而定,当工程规模较大或工期较长时,可设置临时维修所,负责该工程的设备维修工作;当工程量较小或工期较短或工点分散时,可设置工程修理车,组织流动修理组,进行巡回保修。?

5.3 配备恰当的维修力量。

维修力量包括设备和人员。设备维修的类型可按工业需要而定,数量一般为建筑机械的10%~20%;维修人员一般为出勤司机人数的1/3~1/4。?

5.4 采用合理的作业方式。

目前,常用的维修作业方式有综合维修方式和专业分工作业方式两种,可视实际情况选择。?5.5 采用高效的维修方法。

一般有单机维修法和总成互换维修法。单机维修法修理时间长,修理质量也不稳定,只适合于修理力量薄弱、修理认为少、而机型复杂的修理所;总成互换修理法师目前公认的现场修理的最好方法,是将磨损的零部件或总成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修复,检验合格之后入库备用。采用这种修理方法,可以取消中修,简化修理层次,修理速度快,时间短,因而大大提高设备完好率、出勤率,增加设备使用的经济效益,也为专业化维修创造有利条件。

6. 工程机械维修的对策?

6.1 简历完善的工程机械维修市场。

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的基本结构是指构成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完整的维修市场是由主体和客体组成。从长远来看,现在的产业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竞争的残酷环境下必须逐步过渡到服务经济模式,现代维修市场也必将是属于现代服务经济的一部分。21世纪,由于服务经济理念的逐渐普及,工程机械的生产厂家、工程施工企业、科研院所都应自觉地、积极地参加到维修服务市场的构建上来,与现存的个体、集体的小型工程机械维修实体相结合,扩大服务深度,形成多种形式(如网上咨询与交易、网上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的工程机械服务企业集团,把制造、施工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设备、技术优势,科研单位的理论、智力优势,小型企业的数量、分布、服务优势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各自所长,更完满地为用户服务,初步形成并完善成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工程机械维修服务”。?

6.2 加强维修管理工程的应用。

工程机械维修管理工程是工程机械维修工程的一部分,它是针对现阶段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在汽车维修管理工程的基础上引入的一个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从工程机械的全寿命阶段(包括规划、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直至更新等阶段)认识维修管理的客观规律,掌握工程机械维修系统的最优管理技术,控制系统按最佳管理状态运行和发展。它的主要任务是,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装备的一生(全寿命)为管理范围,在设计、制造阶段就开始这首规划和监督设备的维修性能设计和维修保障设计;在使用阶段,对维修活动加以组织、控制和改进。?

6.3 重视设备的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师指从指定设备规划方案起直到设备投入生产这一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的规划决策、设备的采购(或租赁)、设备的安装调试及设备使用的初期管理四个环节。设备的前期管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是由设备管理的目标决定的,因为企业只有做好设备的规划、选型、购置(或设计、制造)及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才能实现设备一生的综合管理,达到不断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目的。做好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先天的不足和初运转中的问题,而且能够为设备投产后的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等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6.4 优化设备的现场管理。

设备从投产到报废的全过程属于现场管理的范畴。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来看,这个过程是最长的。它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

6.5 注重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先进、齐全的工程机械设备固然是衡量一个企业生产能力的标准,但要管好用好工程机械设备,将先进的维修制度、维修模式、维修方式、维修技术,合理的维修组织形式和管理

落实到实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高素质的人才是关键。现代机械维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只有通过有主动性、责任心、掌握了现代维修思想和先进维修技术的人才,才能真正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

7. 工程机械维修的作用?

维修对机械技术管理、经济管理、一记社会效益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7.1 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

任何机械,即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也不可能永远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由于内外界因素的影响,各零部件必然要发生磨损、腐蚀等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机械的使用过程正对机械进行保养维护,在机械发生故障时对机械进行维修,从而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

7.2 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任何机械都无法无限期的运行,都有规定的维修标志和保养周期,达到修理标志后就必须修理,到了保养周期就必须进行相应级别的保养,只有通过修理和维护,机械才能取得继续正常工作的能力,从而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7.3 降低机械的使用成本。

一台机械如果不经过任何维修,它只能使用一个大修间隔期,只能达到机械使用寿命的1/4~1/5。但一台机械的一次大修费用只占新机原值的10%~30%,所用材料约为新机的10%~20%,而每大修一次可获得相当于新机80%~90%的使用寿命。如果在全部寿命过程中大修四次,所需费用不超过新机原值,而获得相当于新机三倍以上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机械使用费的成本,避免将机械原值分摊在1/4~1/5的使用寿命期内。?

7.4 节约能源和资源。

据调查,目前正在使用的或经过修理的某些柴油机,耗油率比标准耗油量至少增加10%。又如维修中的绿色再制造工程可以大幅度取代矿产采掘和毛抷加工,从而保留了矿产资源,节约了采矿、冶炼和毛抷加工的大量能源。

8. 现阶段工程机械维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分析可以看出,工程机械维修在国民经济和企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然而,现阶段工程机械维修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之与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甚至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8.1 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工程机械维修体制不稳定,各企业维修管理始终处于分散、各行其是。?

8.2 维修模式不合理。不同的设备、不同的部件(系)均采用相同的维修模式。不同的设备、不同的部件(系)有着不同的工作环境,对可靠性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果采用千篇一律的维修模式,势必导致维修过剩或是维修不足。?

8.3 传统的计划预期检修存在一定得局限性。因为这种定时维修方式采用的假设前提是,认为设计与生产上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其寿命分布相当集中,且可以分成若干整齐的区间。但是实践表明,以上假设局限性很大,对许多零部件根本不成立,造成维修效益很差。?

8.4 维修费用过高。施工机械费用超支是工程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超支的原因比较多,但施工机械的维护、修理费用过高无疑是造成施工机械费用超支的主要原因。?

8.5 由于工期紧张,技术保养没有按质、按量、按期的进行。这是造成后期机械技术状况差,故障不断地直接原因,也是造成维修费用过高的原因之一。?

8.6 专业维修企业,由于位置比较固定,处于“内部派活”和“等活上门”的经营状态,但是施工流动性使其又经常鞭长莫及,错失业务。集中修理和分散施工的矛盾使这些专业维修企业经常处于人不熬出的状态,不少维修企业纷纷改行转向制造业,“以造养修”,剩下的也处于倒闭和吃老本状态,不知道何去何从。?

8.7 维修行业地位不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维修是与“脏、苦、累”联系在一起的,再加上施工单位现在只知道一味地推广项目管理,抓订单、抢工期、拼设备,根本不重视维修管理工作。同样的学历,维修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要比工程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要低,而且在领导岗位的大部分都是学施工出身的,维修技术人员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有一种失落感。?

8.8 由于收入较低,维修行业人才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发生变化。留不住人才,特别是留不住熟练的专业技术人才,一直是维修部门较为头痛的问题。许多维修技术人员纷纷改行或是另谋高就。?

8.9 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不成比例,不是理论缺乏就是动手能力弱,因而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8.10 维修企业修理工艺普遍不规范。?

8.11 工程机械用户与生产厂家以及专业院校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

8.12 维修质量普遍不高,特别是施工现场的临时维修更是难以保证质量。?

8.13 “就维修论维修”。机械运行不正常或是发生故障时,总是从维修管理的角度去考虑产生的原因,而不是从工程机械的全寿命周期来考虑原因。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全过程、全系统被割裂开,只强调设备的维修保养,忽视设备的前期管理。殊不知由于设备前期管理的失误,将大大增加后期维修的工作量和费用。?

8.14 工程机械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或租赁)、使用夹断不进行工程机械维修。

9. 结论?

由于工程机械维修属于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的因素众多,诸多因素的复杂交错,使得这一问题更具挑战性,在缺少丰富调查资料和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要得的十分满意的结果是很困难的。要找到普遍适合全国企业的维修模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找到一直普遍适合全国企业的维修方式,那就更加困难了,由各个企业实际情况的多样性可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也只能初步分析国内工程机械维修现状,总结、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性的维修对策。这些维修对策应该是在充分的限制,使得其合理性和实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应用来检验,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修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JP3〗杨士敏.工程机械设备现代管理[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

[2] 陈又玲.设备维修市场的建立与运作[J].设备管理与维修,1999(2).

[3] 〖JP3〗王成瑛.建立完善的工程机械维修市场[J].建筑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0(1).

[4] 何胜洪.重视设备的前期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1(4).

[文章编号]1006-7619(2014)08-3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