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电子商务毕业论文范文,电子商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对策

  • 投稿Ener
  • 更新时间2015-10-13
  • 阅读量364次
  • 评分4
  • 46
  • 0

文/张金辉

摘要: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让学生熟练掌握并且应用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的知识,同时还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确保学生可以广泛的从事关于office办公软件操作与多媒体动画网页设计工作,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过程,一定要采用相应的措施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实施优化,进而提供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则在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优化需求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字: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优化对策

计算机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后续的手工绘图以及计算机辅助制图都有极大的帮助。这门课是各个高等职业类院校对于一些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同时认真的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在毕业以后,积极主动的参加工作。有利于学生对技术性工作的学习,和对计算机的多层次的了解。但是由于给门课程的理论太强,内容枯燥又苦涩难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很难有很大的提高,我们就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以下的探讨,以能够改进计算机教学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需求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对计算机进行专业的学习的一项完整规范的理论体系,学校在对课程的安排方面完全不存在问题,但是对于一些专业类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都认为这些内容学多了没有用,在学习的时候知识一知半解,只了解到了一些表面上的内容,并没有加深对自己专业理论的过多的学习。另外,随着一些高校招生的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类院校的学生普遍的入学门坎都很低,这些都导致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下降,随之就出现了各个方面的问题,例如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学生学习时候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当我们在对新的章节进行讲解的时候,原先学习过的计算机的知识又会忘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不连贯,学习效率也不可能会高。发现问题以后就应该及时的对高校院校的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比重相应的降低了,实践课的比重日益增多。之后又对这类课程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首先以这本教材的主要内容为基础,又把大纲的要点与与之有关的计算机的一些最基础的知识等等一些知识点贯穿其中[1]。老师们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也要同时注重对学生们的表扬和激励,表扬和激励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对于那些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学生们来说,适时适当的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加强他们在学习时候的兴趣,增长他们的热情和动力,如果老师能长期的在授课的时候,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表扬和鼓励,不仅仅会使学生喜欢上学习这门课程,而且能够使他们增强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能力也会不断的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2.1 对教学目标认识不足,教学专业化程度低

高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必修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主要有办公软件的应用、网络基础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学习等,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的前提下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产生误读,没有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导致了教学内容没有从学生实际角度进行考虑。没有详细了解每位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只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没有完全明白,整个课程讲述完之后学生依然对一些基本概念不清楚,比如,很多学生学习之后对计算机死机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办,一些专业性的知识更是不明白。

2.2 传统教育体制依然存在,没有结合当前时代要求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良好的学习和应用能够为我国培

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岗位的教育。但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使很多院校中生源要求比较宽松,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牢固,基础知识比较差,心理素质相对比较差,从自身各方面的表现体现出了传统教育体制在其中的不利影响。

2.3 计算机设备和教材不能较快更新

随着我国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普及,但是有关计算机教材编写却不全面,教材的更新时间间隔较长。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较快,学生无法对最新前沿知识进行掌握,陈旧教学内容不但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起不到更好的应用。很多学校由于需要降低成本,很多计算机和多媒体先进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到位,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前很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课时很少,这主要和院校的投入设施有密切联系,所以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诸多问题。比如说,上课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但当自己实际操作时却无从下手,这就说明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对于实际操作练习的比较少,所以会出现束手无策的现象。还有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教师所交代的作业,但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一旦换个题目又无从下手了,最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受到限制。

3、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的优化对策

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实施实践教学是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的关键因素。目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传统的理论教育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我们提出以下方法发展措施:

3.1 根据实际,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从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很多企业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要求是能够熟练使操作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能够掌握对基本信息的检索和运用,能够使用除工作要求操作的软件之外的相关专业软件来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在高校《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定位,通过开展相关活动调查,进一步了解社会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基础与应用专业的学生能力素质要求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基本情况,以此作为出发点,进而提高教学目标。

另外还要科学的设置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效率受到影响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院校的教学条件,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对教学课程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教学目标。高校计算机基础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实际操作能力,操作系统和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所以,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应围绕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的应用这三方面进行展开。在设计具体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合理分配课程的理论知识时间和实践时间,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实际作为出发点,进而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3.2 紧跟时代,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即时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时代感。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包括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因此,高校院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时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随时做到对知识的更新,使教学内容更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全面的应用。

3.3 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突出专业特色

高校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适时的对课程进行更新完善,融入教学特色,从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和教材内容设置等方面入手。由于高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高校在发展的同时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目前,最受社会各界喜爱的计算机专业主要有图像处理、网络维修等,所以,各高校在进行课程完善的时候,需要根据社会市场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和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完善。

3.4 完善教学平台资源的建设

随着我国不同学校的增加,教学范围进一步扩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正常需求,这就需要对教学平台资源进行不断的完善,我国高校课程已经开展了项目化教学,对一些资源进行了合理化调整,提高学生们的视野,更加方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

3.5 教学方法要灵活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的关键点。这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够高,教师若直接进行灌输更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这是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⑴ 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主要是要求教师在授课前,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知识技能积极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在解决问题后,应适时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⑵ 项目教学法

这主要是将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中的某个独立的项目让学生单独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下,确定项目的目标任务之后,由学生全权负责,完成之后交给教师审核评价,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⑶ 层次教学法

层次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入学基础,及品质性格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所设立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因材施教的分层方法教学。如教师可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包括基础、中等和高等方面的目标,然后将目标公布出来,学生可根据目标自由选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高校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讲练法、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拓展教师的的师资队伍,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能力,充分呢利用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科技化教学,为教师节约时间,使实践教学得到发展和提高。具体选择哪种方面进行教学,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

3.6 注重过程性评价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需要增加学习评价环节,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等,评价内容不但包括学习态度还包括了情感内容,发挥人性化教学。该环节主要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之间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探讨和评价,这更能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在通过各种评价,更好的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结语

在学习《计算机课程》这门课的时候,要多多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人才的广泛的需求,我们应该以加强就业为目的,不断的改进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分为不同的阶段给给学生以不同的启发和教育,对于一些技术类特别难的问题要给予亲自的指导,让学生及时有效的改正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缺点,有的老师更会采取一些对现场问题给予亲自解答的方法,及时弄清楚学生在实际的进行电脑练习的时候,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彻底的解决好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广泛的促进学生们的就业,更利于更多的优秀人才参加到工作当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彭国星,童启,刘强,等.围绕计算思维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优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1):62-64.

[2] 刘艳.用系统论指导计算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整合优化[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2(8):5.

[3] 鲍红艳.优化教法,提高效率——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科技博览,2010(32):114.

[4] 胡晓敏.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3(7):159-160.

[5] 李永杰,吕晓.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过程优化实施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02-104.

作者简介:张金辉,硕士学位,海口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及数据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