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园林毕业论文范文,园林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7-12-21
  • 阅读量387次
  • 评分4
  • 37
  • 0
摘要院青海云杉树冠浓郁,树体高大挺拔,自身会散发一股淡淡的清香,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是湟中县的主要园林绿化树种。其柔韧性强、材质佳,用途广泛,可用于建筑、桥梁、舟车、家具、器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常见的寺院当中木雕、雕花,原材料都是青海云杉。日常栽植管理过程中,充分了解其生长习性并及时防治几种常见的病害,是确保树木正常生长的关键措施之一。

关键词院青海云杉;生长习性;叶锈病;立枯病;防治

青海云杉也称为白松,是我国特有树种,分布在祁连山区、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海拔1600~3800m地带。常在山谷与阴坡组成单纯林。2015年,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审议,将青海云杉确定为省树。

1 生长习性

青海云杉为高大乔木针叶树种,高约45m,胸径1m,生长缓慢,喜光,耐寒,喜湿,忌水涝,适应性强,属浅根性树种,抗风力差。喜寒冷潮湿环境,喜中性土壤,幼树耐阴,长大后喜光。适宜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凉爽和较湿润的高山气候及微酸性土壤生长。可耐-30℃低温,但嫩枝抗霜性较差。分布区年降水量300~550mm,一般在400mm以上。年相对湿度60%以上高山地带或高温度地区。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生长较迅速。年抽梢1 次,球花单性,雌雄同株。花期4~5月,球果9~10月成熟。

2 防治主要病害

2.1 叶锈病

叶锈病是危害青海云杉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云松针叶,导致针叶早脱早落,严重影响云松长势。

2.1.1 发病规律。叶锈病是由祁连金锈菌()引起,6月中旬病菌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主要通过气流进行传播,引起幼嫩针叶发病。该病潜育期为8~11d,6 月底~7 月初发病,3~5d 后产生锈孢子器。15~20d成熟的锈孢子可借助气流传到转主寄主青海杜鹃上造成侵染,虽多数当年无发病症状,但却是病原菌的主要寄主,每年对云杉针叶的有效侵染时期约20d 左右。6月中旬,遇有连日阵雨,晴、阴交替的天气,则极易引起叶锈病的发生发展。且连日阴雨造成的降温高湿环境,更会加重病态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叶锈病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渐加重,孤立木、疏林、林缘以及林冠上部病情较重,郁闭度大于0.7的林内病情较轻。一年生云杉几乎不发生叶锈病,主要是因为幼苗出土时已错过担孢子侵染盛期。在同一林地内,二年生幼树发病率轻于三、四年幼树。正常情况下,幼林病情重于成年林,纯林病情重于云杉与桦木、山柏等混交林。2.1.2发病症状。发病初期,针叶上出现淡黄色段斑,病斑段上密生许多针尖状小突起,即病菌性孢子器,并有数根黄色细丝状蜜露。发展后,段斑上出现多数桔黄色微隆起的椭圆状或长条状锈孢子器。锈孢子器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色粉状物,即锈孢子。病叶呈土黄色,干枯脱落。

2.1.3防治方法。防治云杉叶锈病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农业防治。防治苗期叶锈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6月上旬在苗床上搭50cm高的塑料膜拱棚,棚两端保持通风袁可根据情况改变苗床温湿度,调控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幼苗生长的环境和条件。要加强日常管理,侧重抚育,促进幼林尽快郁闭。及时铲除林地内及附近1km范围内的病害寄主,如青海杜鹃等,可有效降低发病几率。合理控制森林抚育间伐量,保持林分郁闭度在0.7 以上,尽量营造针阔叶混交林,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2)药物防治。6月中旬,苗圃和人工幼林可用20%的粉锈宁200倍液,或97%敌锈钠0.25%的药液,加上0.2%洗衣粉,或多菌灵、氧化果乐等喷施幼林,10~15d 喷1 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可达95%。

2.2 立枯病

苗木立枯病别名猝倒病,是危害青海云杉的重要病害,尤其是幼苗期,发病后会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2.2.1发病规律。苗木立枯病属真菌性病害,是由半知菌和鞭毛菌引起发病。另外,整地不彻底、床面不平整、苗床积水、覆土过厚、土壤板结、保温材料过厚、遮阴材料密度过大等,也会引发病害。苗木立枯病多发生在6月底~7月初。前茬作物是马铃薯等蔬菜的地块易发病。连续培育3a以上的苗圃地是此病害高发地。播种过早,地温未达到芽苗生长所需的温度,易造成种芽腐烂;播种过晚,种芽破土晚,尚未木质化的种芽在偏高偏湿的土壤环境下,易引发病害大面积的流行。

2.2.2发病症状。根据发病真汉族昂可分为种芽腐烂型、茎叶腐烂型、幼苗猝倒型3种。

种芽腐烂型。发生在播种后、出土前的阶段。病菌侵入种芽组织,引起发病、腐烂,造成苗床缺苗断苗。

茎叶腐烂型。发生在幼苗出土后。因苗床地湿度过大、幼苗过密、通风不良等情况下,病菌易侵害幼苗。造成幼苗茎叶粘结、腐烂,出现白毛状丝,后期苗木萎蔫死亡。

幼苗猝倒型。此类型发生在幼苗出土后扎根阶段。因苗木幼嫩,幼茎外表还未形成角质层和木栓层,病菌从幼苗根茎部侵入引起发病。发病初期,出现褐色病斑点。发展后,斑点逐渐扩大,呈水渍状。后期,病菌在幼苗茎部组织内蔓延,导致幼苗迅速倒伏。

2.2.3防治方法。幼苗立枯病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1)选种备种。首选种子饱满、发芽率高、抗病能力强、千粒重2.25kg以上的优良品种。建议用经隔冬埋藏处理的种子,但贮藏时间不能超过2a。选好种子后,用0.1%高锰酸钾浸种60min,进行消毒,或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

(2)选地整地。首选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地势较高或平坦,排水良好,远离寄主,远离污染,前茬非马铃薯、棉花、茄子、瓜类等作物的地块育苗。精细整地后,在苗床上均匀喷洒2%~3%硫酸亚铁或明矾,进行土壤消毒。

(3)肥水。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重基肥、轻追肥。结合天气和土壤墒情科学浇水,确保排水畅通。苗床不能有积水、缺水现象,减少发病机会。及时间苗补苗,并清除苗床及地埂周围的杂草,集中带离,切不可随意丢弃。合理控制幼苗密度,防止病菌滋生。

(4)药物防治。发现病苗弱苗立即清除,集中烧毁,并对病穴消毒处理。对病苗也可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配成700倍液灌根处理,10d左右灌1次,连用2~3次,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10d 左右喷1 次,连喷2~3次。另外,还要积极防治其它病虫害,也可有效降低立枯病的发生几率。

总之,要充分了解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并及时防治叶锈病、立枯病,进行科学有效的育苗管理,减少病害发生的条件,为幼苗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病害对云杉的影响和危害,确保育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