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述甘肃刘川灌区工程运行现状和维修养护工作思路

  • 投稿安静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1071次
  • 评分4
  • 54
  • 0

魏孔荣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刘川电灌工程管理局,甘肃靖远730600)

作者简介:魏孔荣(1967-),男,甘肃靖远人.I程师,主要从事水利I程施I、I程建设管理和I程运营管理等I作。

导读:从灌区的基本情况和工程运行现状入手,分析了I程维修养护I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落实维修养护制度、完善养护专项规划、优化设计方案、加强职I队伍建设、规范建设管理、推行管养分离模式、加快水利发展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一、灌区基本情况

刘川灌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西北部,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的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区。灌区水资源匮乏、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无霜期较短,区内无地表水,地下水少且苦成,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灌区是以水利灌溉和农业开发为主的中型灌区,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设13级泵站提水,安装机组74台套,装机容量18046千瓦。建成总干渠l条,干渠2条,总长度754千米。设计流量每秒3.69立方米,总扬程409.7米,设计灌溉面积0 603万公顷。灌区所辖2个乡镇,受益人口4.26万人。

二、灌区工程现状

灌区运行以来,为当地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经济条件的限制,设计建设标准偏低,加之工程运行年久,老化破损严重,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工程设施和水工建筑物得不到合理的维修养护,工程安全运行无以保障。灌区工程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健全、设备技术落后等缺陷,属于典型的边设计、边施工、边见效的“三边”工程。工程设备、渠道、建筑物完好率较低,运行安全无以保障。泵站压力管道破损严重,事故频发,危及安全运行。水泵也长期处于低效率运行,运行差、能耗高、寿命短。机电设施陈旧,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属淘汰产品,运行费用大、安全隐患多、综合效益低。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不到位,影响灌区灌溉运行的正常进行,造成农田受旱减产,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灌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

三、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

㈠水利发展改革滞后,管理机制体制不全

目前工程设施、机电设备维修养护工作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由水利管理单位承担干渠及泵站机组维修养护工作任务,田间配套工程交由当地群众管理,导致渠系建筑物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维修养护不到位,输水功能衰减,达不到水管单位灌溉管理要求。由于缺乏竞争机制,管养不分,职责不明。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进展总体滞后,水利管理和工程维修养护,管养不分离,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顺畅,运行不灵活,运作不规范,管理难度大,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效益不能正常发挥。

㈡维修养护经费缺乏,工程管理单位难以维持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刘川灌区水利管理单位被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但是灌区管理单位的收入仅仅来源于灌溉水费,灌区水价实行政府定价,不能按照成本收费,管理运行费用支出大,水价成本倒挂,水利管理单位入不敷出。同时由于当地经济条件限制,市县财政困难,导致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难以实施,公益性经费难以足额落实到位,维修养护经费难以保证,渠系、水工建筑物、水泵机组和机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得不到合理的维修养护,工程系统带病运行,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㈡工程维修养护设计不完善,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线长、面广、量大,且极为分散,而具体到—个点上,工程量又太小,缺乏专项技术方案。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没有专门的设计机构,很少进行系统地规划论证,工程项目建设从设计到施工环节常常因陋就简,致使工程维修改造项目规划不合理、设计不完善、施工不规范、质量不达标。由于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工程量小而分散,灌区管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工程建设质量难以保证。

(四)维修养护制度不落实,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

虽然刘川灌区水利管理单位针对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是水管单位下达的月度任务书内容不细、技术要求不明确、操作性不强;二是经常性检查内容不全、记录不详细、考核内容不全、质量控制不严;三是维修养护队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原始凭证或记录不全,维修养护建设管理书面资料和声像资料偏少,维修养护技术资料欠规范,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维修养护工作全过程,运行管理工作缺少技术资料。由于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分散,工程建设管理没有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和工程维修养护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导致维修养护工程质量不达标。

(五)水利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近几年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营收入不景气,政府公益性基本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补贴不到位,职工工资待遇偏低,无法引进和培养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职工队伍整体上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术能力欠缺,导致工程日常巡查、管理人员缺位,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缺乏技术支撑,工程日常维修养护不到位,工程运行管理不规范。

四、维修养护工作思路和建议

㈠推行管养分离模式,加快水利发展改革

灌区管理单位要抓住机遇,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运行长效机制。在维修养护机制上建立专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队伍,推行管养分离模式,明确工作职责,实行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将日常的管理运行和维修养护职能分开,分别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养护企业各自实施。管理单位集中精力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检查、防汛及维修养护工程的计划下达、监督和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养护企业专门负责水利工程设备、设施、渠系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通过改革,建立起一整套切合实际、适应市场、顺应形势、符合要求的运行机制,使得管理、养护职能明确,管理井然有序,有利于管好用好水利工程,提高维修养护水平,节约维修养护经费,促进运行管理规范化,充分发挥工程的运行效益。

(二)足额落实管理费用,促进灌区良性发展

要加快水管体制改革进程,建立适应灌区实际的水利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利用有利政策,把水利工程养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定期拨付,保证水利工程养护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起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弥补灌区维修养护管理经费缺位和农业供水的公益性支出,加快实施灌区管理单位定岗定员和工程维修养护定额的测算和方案审批,巩固国有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严格定编定岗,足额落实好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规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确保灌区工程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㈢完善工程规划设计,提高维修养护质量

灌区水利管理单位在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设计、监理、施工、监督等多种职能,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优化设计和实施方案。施工单位要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组建维修养护工程项目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单位要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工程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查找设计疏漏,分析设计缺陷,及时提出优化意见,修改完善设计方案。监理单位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协调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四)落实维修养护制度,规范工程建设管理

灌区水利管理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加强工程维修养护有关法律法规和理论政策的宣传与培训,使管养双方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继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改变原先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坚持新体制,适应新机制,妥善处理维修养护中遇到的问题,明确责任,规范操作,保证维修养护制度落到实处,实现标准管理、精细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实现管养分离市场化、养护考核常态化、提升管理精细化、运行管理规范化。同时,水利管理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要协同建设各方做好养护工程技术交底,落实工程质量管理计划,加强维修养护技术指导,规范工程建设管理。

(五)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增强运行管理水平

灌区水利管理单位要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科技人员的培训。要有计划、按步骤、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对水利管理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现有的管理人员尽快掌握维修养护项目管理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灌区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灌区管理水平。

五、结语

针对刘川灌区运行管理现状,灌区水利管理单位结合当地生产实践,健全管理体制,理顺管理机制,逐步推行管养分离模式,加快水利改革,积极争取公益性基本费用和维修养护经费,落实维修养护制度,完善养护专项规划,优化维修养护设计方案,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规范工程建设管理,为促进水利工程设施良性运行和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