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小学英语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 投稿殷浩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54次
  • 评分4
  • 81
  • 0

江苏启东市桂林小学(226241) 夏 鑫

情景教学是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情景来唤起与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巧妙地运用情景教学,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能动性以及创造性,使学生乐于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

一、运用实物,巧设情景

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较强,往往能够迅速抓住事物的外在特点。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单词大多是表示具体的事物,借助直观的实物教具,往往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小学英语情景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深化知识理解。如教学book、pen、pencil、eraser等表示学习用品的单词,教师可以边指实物边进行教学。又如教授衣服方面的单词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衣服的单词卡片,然后将上衣、衬衫、T恤、短裙、连衣裙等不同款式的服装带上课堂,让学生认识辨别,接着引导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单词卡片贴在实物之上,最后可通过“What’s this / that?”问答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掌握。

二、借助多媒体,引入情景

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画面动态逼真、形象生动,借助多媒体,引入情景,往往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英语情景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地借助多媒体,引入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以情激情,以情引趣,进而掌握语言知识。如学习6A Unit 1 Public signs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引入情景。情景一:由于乱扔烟头而引发的一场森林大火,在烟头的位置打上大大的红色叉号,并出示标志“No smoking”。情景二:由于人们乱扔果皮而使许多人摔跤,在果皮处也出现了大大的红色叉号,并出示标志“No littering”。接着再展示一些公共标志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look and guess:“What does this signs mean?”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语言知识,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角色扮演,融入情景

小学生天性好动,爱模仿、爱表演,借助角色扮演进行情景演绎,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欲望,又可让学生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适当地创设交际情景,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大胆展示自己。学生在情景演绎中深化课文理解,主动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改编课本剧,设计情景对话,进行角色演绎,在表演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如:3A Unit 5 Look at me这一单元围绕“clothes”主题,让学生谈论衣物并做出适当的评价。在进行教学时时,教师可以设计去商场买衣服的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模拟情景对话。student A:Clerk,student B:Shopper.

A:What can I do for you ?

B:I’d like a T-shirt.

A:What colour?

B:White.

A:How about this one?

B:Very nice,I like.How much?

A:20 yuan,please.

B: Here you are.

A: Thank you.

四、开展游戏,优化情景

游戏教学,融趣味性、教育性、竞赛性、娱乐性于一体,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英语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游戏化情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在3A Unit6 Colours教学有关颜色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创设“Touch the colour”游戏,教师先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卡片,然后示范下达命令Touch the red,全体学生动手摸一摸红色卡片,接着由其他学生上台发布命令,并寻找下一个小司令。又如在复习有关动物的单词时,教师可创设猜谜的游戏情景,先模仿其动作或声音,再引导学生猜谜,大声说出该动物单词。这样,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心情舒畅、活跃欢乐的氛围中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

总之,情景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加以重视,并优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教学效果。

(特约编辑 熊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