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小学英语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情景元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投稿Smar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797次
  • 评分4
  • 80
  • 0

江苏建湖县草堰口小学(224741) 季 梅

情景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指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创设相应的英语学习情景,制造小学英语运用情景教学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将情景教学的方法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之中,是近年来国内外英语教学的一种新方法,从而发挥情景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情景教学的提出从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社会学界的思考,本文就通过对情景元素的分析,探究情景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为小学英语的教学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一、将情景元素融入课堂

情景元素的选择既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又要根据小学生各年级的接受能力来选择不同的情景元素。情景元素既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能在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范围之内,使小学生能够在预设情境中学到书本知识,还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从教材的对话中设置情景元素

如在江苏牛津英语教材中一年级上册“Unit Ten What color”中,教师在做好教材中的对话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两两结合,利用教室或者课桌上的工具再加以练习,例如黑板的颜色、桌椅的颜色、教室里门的颜色、窗户的颜色、铅笔盒的颜色、学生衣服的颜色等,让学生在快乐的交流与合作中既能够将颜色加以分类和复习,又能够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2. 从教材的故事中设置情景元素

江苏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有关各种情景故事“Story time”的编排,教师完全可以运用这些情景,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有一篇关于遵守红绿灯的情景故事,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扮演交通警察,穿上警察的服饰,让一些学生扮演路人,还可以有开小汽车的、骑自行车的、步行的,路灯的扮演者就可以穿上红黄绿色的衣服。巧妙的情节和趣味性对话,深受学生的喜欢,还可以在原有的情景故事中增加情节,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再运用,例如还能将颜色的辨别、见面问好的方式或者天气的情节加入故事中,增加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

3. 从教材的插图和图表的分析中设置情景

江苏牛津小学英语结合了小学生看图说图的能力,将大量的情景对话都设置在插图之中。例如小学六年级Ben’s birthday,五年级上册的The first day at school都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插图的过程中即兴表演,既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还可以不断丰富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实践性经验,让学生为插图后面所要发生的故事做出预设,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情景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的不断增加,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进一步稳固,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国尤其是对发达国家的关注度明显加强。情景元素的运用还要讲究实施的方法和策略,良好的策略和技巧能促进情景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对学生分组的过程中要考虑周全,确保每一个小组内成员的能力能够达到和谐的状态。个性和能力稍强的学生就能够带动性格内向和能力稍弱的学生。同时也允许学生自由分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每一组中都要设置一位英语基础较强,富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保证小组任务的高效完成。

情景元素的运用对教师的要求有所增加,需要教师拥有审查故事情节,深层阅读教材的能力。如开展“小学英语短话剧”比赛活动,受到了学生一致的好评。教师在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小学生的发展个性和身心特点之后,给予每一个学生特定合适的身份角色,这样既能够尊重学生本身的个性特征,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还能够对情景设置进行指导,进行示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情景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演或创作进行综合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多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不断发现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运用情景元素教学,能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让学生置身情景之中。通过语言的培养和信息的传递,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总之,根据我国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的真实特点来教授英语,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成了近年来教育界和各小学校领导最关注的问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景元素,既能够营造一种积极愉悦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给予学生学习英语的另一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还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达到高效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机会,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成绩。

(特约编辑 熊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