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专中职教育论文范文,中专中职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技工院校无机化学课教学初探

  • 投稿二涵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720次
  • 评分4
  • 30
  • 0

张宇杰

摘要:无机化学是技工院校冶金、化工、轻化等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由于这门课程对技校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培养技术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突出技工院校实际教学特色,深化知识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探讨如何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技校 无机化学 教学

无机化学课程既是培养相应专业实用型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后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但由于无机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难度、深度,对于化学基础素质较差的技校生来说,理解与掌握的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学生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产生畏难、厌学情绪,课堂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笔者所在学院组织化学专业与冶金相关专业教师以及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理化工程师立足于学院的冶金特点,一起开展专项课改研究,探讨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课程内容的设置

“因材施教”是技工院校各专业开展教学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接到学生认为无机化学课程太难学的反映。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搬教材内容,忽视了技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现状。随着高中、大学的不断扩招,技校入学门槛的彻底取消。如今技校生的生源素质与十多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越来越多的技校新生来自偏远农村、山区,许多还是“双差生”,化学基础理论的学习接近于无。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有着一定理论深度的无机化学的课程内容,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笔者认为开展无机化学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状以及专业发展的需要,重新设置课程内容,对教材要敢于取舍。

技工院校无机化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化学理论和元素化学两部分,按技工院校“必需和够用”的教学原则,首先对化学理论部分进行精选,物质结构部分略去了薛定谔方程、分子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晶体场理论,化学热力学的内容全部略去,其他碱酸理论、平衡理论及氧化还原理论也删去艰深和不成熟的学说以及复杂的计算;对元素化学部分,在体现周期系的原则下,尽量突出典型和通用的元素和化合物,但鉴于工业生产的广泛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某些不常见的元素及化合物(如镧系元素、锕系元素)也做简单的介绍。另外考虑到技校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薄弱的现状,将与中学化学重复的内容,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酸和碱、氧化数配平法、电解、原子的组成等,作为课后以及晚自习学生复习内容,以后教师再反复指导,复习这些学习内容。这种必要的反复,既能使教学内容系统清晰,又可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学生反映很好。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技工院校的无机化学教学模式,长久以来一直沿用普通高中的化学教学体系,即停留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授课阶段。这一阶段更加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随着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随之逐渐进入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阶段。近几年来由于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学必须适应企业岗位群要求的需要,化学教学再次改革,又进入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阶段,如今已进入到全方位课程内容整合阶段。而针对无机化学课程概念多、知识点多、理论多的特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步发现,采用目标教学法开展教学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从而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剖析透彻,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技工院校的目标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目标教学法。传统目标教学法是教师将一次课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课堂导入、展示教学目标、遵循教学目标讲解相关知识、目标测评等几个环节,并根据这些环节组织实施教学。这里的目标,最主要是指知识目标,即教师要求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而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还必须培养相应的“关键能力”。

我们将无机化学教学的每一项内容分别确定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如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这一课中,我们将知识目标确定为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基本规律,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掌握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及取值规则,掌握元素的原子半径等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而将能力目标确定为会用四个量子数描述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会分析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会正确对周期表中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进行排布。这样通过加强技校生化学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