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专中职教育论文范文,中专中职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技工院校校企文化的融合及构建

  • 投稿杨文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587次
  • 评分4
  • 11
  • 0

文/王俊亮 尹桂芝 张建飞 尚 颖

摘 要:本文从技工院校校企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入手,重点论证了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法,论述了校企文化构建对于丰富文化内涵,加强文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技工院校 校企文化 文化管理

技工院校文化建设,应立足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相互渗透,构建优质的校企文化。校企文化和谐统一,对技工院校谋求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和质量,实现办学与经济社会需求接轨,提高学校竞争力,最终达到教育自觉、实现文化管理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技工院校校企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校企文化的内涵

(1)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技工院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积累并提炼出来的以校园为主要空间范围,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载体文化等构成的一切文化要素的总称。表现学校价值理念,反映校风校貌,集中体现技工院校校园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具备较强的管理育人功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同并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严格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信念以及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发展、运行中产生,彰显了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指引着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也是一家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不同所在。

(3)校企文化。技工教育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吸收、融合企业文化是其使命。校园文化融合、渗透企业文化,注重把企业文化中有关职业的相关内容引入进来,有益借鉴职业特点和内涵中的养分,形成校企文化。使技校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感受技工院校校园文化的精妙之处,也能受到优秀企业价值观、校企对接模式以及管理理念的熏陶与感化,入职之前就能受到企业文化的洗礼。从而培养其较高的职业素养,完成由技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的平稳转变,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与企业的现实需求能同时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表现出来。

2.校企文化的特征

(1)取向性。技工院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方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把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技工院校可同时汲取多家企业的优秀文化,引入不同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把各家优秀企业对各自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各家企业普遍认可和遵循的行为规范、职业标准等价值观念融入到技工院校校企文化建设的层面。引入后又有所甄别,从而不断挖掘属于技工教育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建设具有技工特色并符合自身院校发展的校企文化,具有很强的取向性。这可以使学校对接市场和企业更加紧密,有更多方位的联系和交流。

(2)融合性。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主动接纳、融合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是对企业文化简单地照搬和模仿,也不是拿企业文化生硬地替代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在价值观念、管理理念、行为规范和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等诸多方面精髓相通,技工教育把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恰当地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一种春风化雨的融合,润物无声的引入,是在技工院校自身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充分利用与企业在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和现代化进程等方面的相融共通性,扬弃地融合了企业文化中对技工教育创新、发展能产生重大效益的优秀文化。由此融合凝聚形成的校企文化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融合性。

(3)专业性。技工院校在专业开发和建设以及新课程设置方面,会开展调研和论证工作。在调研、论证阶段,充分采纳并吸收来自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技校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受到丰富的专业性很强的企业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技工院校车、钳、电、焊、化工、建筑等各专业都有与本专业相对应的行业、企业,在不同专业相对独立的文化层面构建上,就能够依据行业、企业特色以及未来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成功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建设符合本专业发展方向及特色的文化体系。在不断探索、实践、整合和优化过程中,形成符合技工院校发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校企文化。

(4)教育性。现代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非常看重应聘者的职业素养,诸如诚实守信、勇于担责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严谨务实、文明守纪的职业行为以及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职业技能水平、对企业管理的适应力等方面。技工院校在构建校企文化互渗互融的育人环境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意识、遵章意识、敬业意识、创新意识,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竞争与协作、纪律与自由、情与理、道与法的关系。校企文化充分发挥其文化育人的教育引导作用,促使学生主动把理想追求融入到学校发展目标之中。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适时调整心态,把握人生定位,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为实现零距离就业成才成人创造条件。

(5)服务性。技工院校选择相关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产学研结合方面,积极发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推广与改造、调整优化工艺结构等方面的作用,与校园文化深入对接,把技工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智力和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优势,从而发挥技工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职能,让校企文化产生多方共赢的社会价值。

二、技工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1.通过精神文化的对接促进校企文化融合

精神文化是学校或企业以管理理念、道德风尚、教化风气等作为核心内容,表现学校全体师生或企业所有员工精神状态及心理活动等意识形态方面要素的文化反应。

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和发扬光大,要靠不断加强与企业及行业的深入对接,并选择性地借鉴和吸纳企业精神文化来实现。技工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注重培养学生未来就业首要面临的职业素质,并与校风、校规校纪等学校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校企双方通过讲座、调研、讨论、观摩等多种方式的精神文化进行交流与宣传,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加以强化,使校企精神文化的对接与交融体现知行统一,使师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逐步得以实现。

2.通过物质文化的建设促进校企文化融合

技工院校文化建设,文化管理是目标,物质文化是实现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和直接载体。它以校园构成、建筑设计、装饰装潢、设施设备、环境布局甚至卫生状况等要素直接反映师生精心设置的文化氛围,有视觉冲击力。技工教育物质文化建设与良好的职业氛围营造密不可分。校园文化建设要自然、和谐地把企业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如在教室、实训车间等场所设置融入企业文化的标语,或以优秀企业家的形象、企业家名言等形式在橱窗或宿舍墙壁等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注重校企文化氛围的营造,使技工院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企业角色,平稳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3.通过行为文化的联系促进校企文化融合

技工院校开发新专业、设置新课程、制订教学计划以及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实施,都应围绕突出实践性、应用性等技工教育特质的主线来进行,按企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握方向。学校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常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专业教学指导实施方案,在职业标准对接、专业设置、培训项目开发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行为方式,一方面,可直接参与一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项目,也可为企业在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方面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技工教育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的形式为校企文化共融出策献力。专家授课可以突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实训环节,并以仿真企业环境来优化学生真实的实训环境,以此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技工院校应坚持以能力本位的企业文化来建设实训基地,采取技校教师、实训学生、企业专家共同管理和经营实训基地的办法,尽可能模拟企业真实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在校的实践环境与未来在企业的工作环境之间缩小差距,校企文化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

4.通过制度文化的借鉴促进校企文化融合

技工院校秉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的重任,在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无时无刻不在完善和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借鉴企业制度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根据现代企业要求,适度引入企业竞争、奖励、职业化管理机制,吸收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领悟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制度文化内涵,将教育教学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组织人事管理、总务管理等诸多管理制度融入职业管理的精神要素。学校从学生日常学习、思想教诲、课余生活等各个方面渗透优秀企业的管理文化,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悟和领会企业的职工守则、文明公约、职业道德,甚至企业奖惩条例,包括诸如考勤、工作纪律、安全防范以及公共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行为习惯等细节的管理规范,对照企业的管理标准对学生加以评价、考核和奖惩,从而纠正学生的不良作风或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工作主动性和自律性,使其养成良好职业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

5.通过载体文化互动促进校企文化融合

技工院校开展经常性的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有创意、有感染力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通过活动载体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活动的开展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及内容,或直接与企业职工开展文体活动交流互动,比如与企业合作举办校企联谊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组织开展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比赛等体育赛事,都会大大强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接近并了解了企业文化,并从中有所感悟、得到启迪、受到锻炼。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校企文化互动最直观的方式是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接受企业文化理念,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还可通过由企业冠名设置奖学金的方式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和共融,比如笔者所在学校设置开元奖学金,用以表彰奖励品学兼优的技校学生。在优秀生的选拔推荐中,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评判标准,融合企业文化要素来考核学生的现实表现。这样,企业需求与学生培养方向一致,为企业今后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平台。

三、校企文化构建的重要意义

1.是技工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

技工院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被视同为校园文化建设,它以校园文化为依托,积极融入企业文化等社会文化因素,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学校管理模式。学校以培养企业所需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实现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平稳就业。校企文化的融合,成为技工院校文化育人、文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其鲜明的办学特色。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把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文化的构建使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2.有助于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

技工院校不是让学生简单掌握和传承理论知识,而是重在培育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就业方向,这种职业素质和技能要求仅通过书本知识无法实现,必须通过校企文化的融合互动才可以完成。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外,要求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中的协作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技能,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意识,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遵纪守法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共同打造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强、职业精神高的技校毕业生,使学生在技校校园就能适当融入企业角色,平稳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过渡。

3.促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当前,技工院校学生求职就业率高,主要原因是技校生的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与用人企业的需求差距不大,毕业生进入岗位后能很快胜任工作。这主要得益于技工院校校企文化的融合,由于技工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从先进企业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融合现代企业文化的精髓,技校生从进入技校大门的那一刻起,就以某种方式了解企业文化,从而熟悉并接受企业文化,用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校园内一直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学生的日常管理注重养成教育,着重培养技校生的职业素养。学生毕业前注重就业指导,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技校就逐步完成入职前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使技校毕业生入职后的适应期缩短。

4.强化技工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

技工院校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良性发展,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要具备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技工院校积极主动找寻、对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多维联系,汲取企业文化中的养分,构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的校企文化,使学校文化建设成为维系核心竞争力的坚实战略基础。校企文化的构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凝聚教职工的心气,激励教职工干劲的作用,对学生也具有感染、熏陶、教育作用。学校的价值观以及精神、行为准则通过校企文化的构建,使全体教职员工达成人才培养共识,学生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为技工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备强劲的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基础和保障。

5.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丰富创新

校企文化的融合与渗透,借鉴与创新,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技工院校在得到实惠的同时,校园文化的精髓也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充实了企业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智力支持。校企文化构建,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为学校传输企业的理念和优秀文化,并且学生吸收企业文化后,未来可以在企业里更快地成长,更快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对于企业而言,在校企文化深度对接的过程中,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评价学生,可以快速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从而可以缩短岗前培训时间,保证学生毕业后就可以上岗,上岗就可以独立开展工作,降低了培训员工的培训费用和成本,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在一定意义上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实力,也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四、小结

技工院校校企文化的融合与构建,是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的,需要学校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引入企业优秀文化,主动接纳、融合并经过反复消化和吸收,在校企文化先进办学理念指引下,不断借鉴融合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构建起具有技工院校发展个性及特色的校企文化。通过构建校企文化,更好地实现文化教育和文化管理的目的,培养有良好职业道德,有较强职业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形成积极的影响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高维峰.融合企业文化、推动高职校园文化创新发展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2]黄东.企业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保定学院学报,2013(4).

[3]徐海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不同理念下的对接路径[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作者单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