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微课教学论文范文,微课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语文:在“微课程”中徜徉——《猴王出世》微课程设计初探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56次
  • 评分4
  • 61
  • 0

◇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李雯婷

摘要:如何改变传统课堂,给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微课程给我们提供了可能。人性化的学习方式,一对一的指导,使学生学得自由,掌握得扎实。借助网络,设计微课,尝试着设计一堂别开生面的《猴王出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微课程;微课;专题网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28-02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如何改变传统课堂,给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笔者反复思量,想到了“微课程”。

微课程是对原有课程的再开发,即在原有课程分解到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再把课时教学继续分解为若干个微小课程,使之能够适应“云时代”学习特点,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我测评,支持翻转课堂实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微课是微课程的组成之一,是微型课,是课的精华部分的浓缩。一般制作的学习视频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传统课堂是“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老师课堂内导入新课,讲解知识,布置作业。学生学习知识,课堂外完成作业,内化知识。如今,我们要翻转课堂,变成“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上课之前,学生自主学习,自定进度,整理收获,提出问题。课堂上,展示交流,协作探究科学实验,完成作业教师巡视,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内化知识。一个全新的理念,必将引领全新的思维,构建全新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更人性化,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教师给予学生一对一的指导。下面以课文《猴王出世》为例,谈谈如何设计微课程。

一、分解课程确定课程名称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读懂课文是教学的重点。于是将课文教学分成三步走:

课前:走进神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走近文本,初步感知猴王形象;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课堂: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课后:作业布置,拓展延伸。其中1、2、3步可以通过制作网站,设计一堂微课。

二、设计学习任务单

1.导言: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由《将相和》走进司马迁的《史记》,从《草船借箭》接触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再由《景阳冈》的学习,开始了解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国的国学经典中,还有一本书令我们难以忘怀,那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这部古典小说的第一回。

设计意图:《猴王出世》是第五组“中国经典名著之旅”中的最后一篇。对前几篇课文的总结,就是为学习本文埋下伏笔,起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理解石猴是从哪来的?

3.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4.通过观看专题网站上的图片和视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对照课文,从哪些具体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它的这些特点?

设计意图:语文课文的学习不在于问题提得多,概括面广,在于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思考、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课文记叙的只是孙悟空的出世,是古典小说《西游记》第一回,那你还知道《西游记》中有哪些小故事?你可以进入专题网站点击“精彩故事”。

6.在网站浏览了这么久,你还有那哪些疑问,记录下来,到课堂与老师、同学再讨论。

三、制作微课

1.建立自学网站。《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可以建立一个专题性学习网站,提供丰富的内容,再配合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前先让学生自学。笔者就此设计了六个板块:

●故事人物,其中包含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等人物介绍;

●互动学习,其中包括原文欣赏和词语注释;

●精彩故事,包含“官封弼马温”、“大圣闹天宫”、“困囚五行山”等经典片段;

●名家点评,这里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现当代名人对《西游记》的观点;

●视频欣赏,这里给学生提供各种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作者生平,详细介绍作者以及当时创作的渊源。学生在充分的自学后,对故事有了整体的把握。

2.自定义学习。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石猴从出世到称王的经历,感受其形象;品读语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重点,笔者设计让学生通过:起——趣入网站触经典;承——阅读提示理脉络;转——细品语言悟形象;合——互联网上说悟空”逐步展开学习过程。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词语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教师可以在网站上开辟“词语注释”这一栏,栏内的内容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字词注释,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借助注释来读通句子,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增强阅读经典名著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一是“形美以感目”——看视频感形象。在理解石猴的无私时,让学生欣赏水帘洞动画片段,通过体会水帘洞是个洞天福地,去感受悟空有福同享、慷慨大方的品质。视频以鲜明的声像效果激发对石猴形象的进一步解读。

二是“语美以感人” ——互交流、共学习。在学生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后,笔者设计了“互动”的环节:这个平台供每位学生自由快速地发表学习成果,生生之间构成一个多维互动的交往空间。

三是“音美以感耳”——曲萦耳触情感。学生在平台上交流时,笔者还设置了背景音乐《美猴王》。孙楠的演唱雄浑有力,美妙动听,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给学生想象的支点,使学生无拘无束地遨游在想象、表达的世界里。

四是“词美以感心”—— 诵词组悟形象。从一只石猴变成美猴王,从齐天大圣再到西天取经的孙悟空,最后成为斗战胜佛,孙悟空一路走来,经历了蜕变。学生自学时,在最后深化对悟空形象的理解时,出示了描写悟空形象的成语,让学生诵读,如:不避艰险、明察秋毫等,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彰显大语文教育的宽广视野。

四、课堂交流,课后拓展

1.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通过课前微课,学生了解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堂上把想法写下来,在互动平台上交流,也可以与老师交流。

设计意图:在专题网站上设立了互动平台交流,供每位学生自由快速地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由此调动、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人的评论、留言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的氛围,师生评、生生评、小组评,调动了各种人力资源来辅导、指点学生表达。

2.答疑解惑。在自学过程中,你有什么疑惑,说出来,大家一起答疑解惑。

3.作业布置,拓展延伸。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阅读《西游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既体现了基础知识与拓展延伸的不同层次,又体现了语言积累与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同时能满足各个层面学生对作业的需求。

学生在网络织就的神奇世界中兴奋地破译语言的密码,走进了古风扑面的经典。微课程,让学生看到了孙悟空是何等地叱咤天地、跳脱鲜活;微课程,将声形色文巧妙糅合,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微课程,为语文添上双翼,遨游于现代教育的万里晴空!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