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微课教学论文范文,微课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微课,让历史课堂更具个性化

  • 投稿吉田
  • 更新时间2016-03-17
  • 阅读量351次
  • 评分4
  • 87
  • 0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微课,探讨微课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以及课外拓展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突破传统课堂效率相对低下,推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扭转“师苦教,生苦学”局面,打造“师乐教,生乐学”和谐课堂,让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自我感悟、团队辩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内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 历史课堂 个性化 
  一样的课堂,百样的学生,他们或跟不上进度,想补缺,苦于少有针对性指导;或学得相对轻松,想深入探究,却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或一般的学生,他们都需要个性化的辅导。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推广与普及,“微时代”(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微信)已悄然来临。微课,恰是“微时代”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因其“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的特点,符合新媒体时代学习者注意力集中的模式,能够满足师生和资源建设者的迫切需求,一跃而成为“新宠”,给探索突破传统课堂效率相对低下,推动学生学习个性化,扭转“师苦教,生苦学”局面,打造“师乐教、生乐学”和谐课堂师生带来了期许。希望在有限的课堂里提高教学实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微课,无疑是值得一试的好方法。 
  一、微课,使课前预习更具针对性 
  传统模式预习,学生提前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并同步做些简单练习,理出困惑所在。此类预习中,那些学习态度认真、程度较好的学生也没有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生仍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种低效的预习。若教师仍根据经验,按照预设进行课堂教学,其预习作用并没有被最大化,但借用微课预习,情况则会大为改善。教师可以利用简约、靠近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任务单突显导学功能,借助任务驱动,学生能明白“要做什么”和“可以怎么做”,通过个人努力就能达到学习目标。微课预习能帮助学生回顾知识、唤醒经验、了解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等。我在讲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内容时,应用了“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的微课,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际形势等因素,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概括这些因素的时间,然后再公布参考答案,最后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举例证明,相应设置了5道题,提交答案后即检验所学效果。通过预习,学生对国家实力、国家性质都能较好掌握,但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还有些模糊。基于微课预习,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到随时了解,对学生的自主性进行督促和检查,掌握学生的困惑与疑难点,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教学的着力点,便于教学设计的调整和优化,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微课,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把握重点,剖析难点,解决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内化知识,建构体系,同时能够保持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入新课,新亮相 
  微课导入,应直入主题,常用模式有设置情境式、设置悬疑式和温故知新式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有的微课素材,选择适宜的导入模式,如利用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新闻、历史趣事、成语典故等素材,结合所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录制微视频并播放,这样就能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收到较好的课堂导入效果。例如,在讲授“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课内容时,教师可播放2014年北京APEC峰会的新闻,并展示其由来,待学生观看完后,教师再提出问题:“APEC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何会在中国召开?”由于新闻影响着我们,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有效激发了,为教材知识的进一步讲授奠定了基础。 
  2.知识讲授,促高效 
  知识点讲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微课教学的最常用形式,主题鲜明、内容简洁、时间较短的微课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烦琐的知识简单细化、抽象的内容直观具体,达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的目的,更利于学生在注意力较为集中时对教学重难点有一个较好的理解与把握。运用微课教学能大大丰富知识点的呈现形式,尤其在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文素养对公众熏陶的背景下,各种历史题材的语言类节目、专家讲座以及优秀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针对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均可找到相关的影片、名家讲坛、评书以及名师录像课等多种形式的素材。如在讲“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一课内容时,其重点是医药巨著《本草纲目》,如果教师仅仅是描述性的讲授,学生难以形成形象直观的画面,不易对知识点进行消化和理解。如果使用PPT课件,学生很容易长时间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但教师可以制作《本草纲目》的创作历程和内容介绍两个微课,向学生展示后再讲解,真正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 
  3.合作探究,解疑惑 
  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侧重于创设情境来释疑解惑,可以把全班学生合理地划分为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成员以“兵教兵”的方式,结合微课就自学中的困惑进行研讨,教师可以在小组间巡回走动,适时点拨指导,并给学生提供新的历史材料,适当拓展和补充知识点,激发学生讨论的兴奋点,形成思维碰撞,释疑解惑。 
  三、微课,使课后复习更具巩固性 
  章节复习、总复习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毕业班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目标要求高,而学生的层次却参差不齐,甚至两极分化严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都能有所发展是教师迫切需要攻克的难题。 
  微课应用于课后则有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掌握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促进知识迁移、引出后续学习内容。 
  新课结束后,学生对新授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不解都是正常的。按惯例,多数学生已掌握,教师就可以进入新内容的学习。对于不解或一知半解的学生,理所当然的就被放弃了,少有教师能跟进这部分学生,往往提出不切实际的希望:“课上没有完全听明白的学生请在课后多花些时间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理解知识,其可能性极小,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又没能从教师那里得到及时、必要的指导,久而久之,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但通过微课形式加以复习巩固,针对课堂上的重难点内容,做出进一步阐释,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历史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反复学习、再三揣摩才能把历史学好,对于接受慢的学生可以反复利用微课学习,直至掌握知识点。 
  微课教学模式逆袭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优化了学生的差异性,起到了基于起点不同的“殊途同归”的效果。 
  四、微课,使课外拓展更具延伸性 
  由于学生受到智力、性格、性别、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学习意愿等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正因如此,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安排有“发展”要求,其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是课程标准只要求学有余力学生掌握的内容,但这些知识往往是现有高中历史知识的延伸,对于学生步入社会或踏入大学都有不小的促进作用。这部分知识往往在课堂上不予讲授或讲解较浅,但却是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能力也有必要了解的内容。此时,微课给他们的拓展性学习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与支撑,为今后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教育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微课以信息技术为外在条件,以展示历史学科魅力为重点,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热情,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历史。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