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学设计论文范文,教学设计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用哲学思维审察生命——《认识我自己》教学实录及评析

  • 投稿马遥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277次
  • 评分4
  • 55
  • 0

吴鸽执教,花爱民评析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226001)

甲午年,冬。当珠媚古园再次迎来区语文学科基地展示活动时,我作为高年级教师的代表,“被要求”上一堂

课外阅读指导课。说是“被要求”,主要因为此前我的公开课以

课内阅读教学为主,依托教材。而这次为应和“研讨主题”,必须得拿出一堂像模像样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记得一位著名特级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一堂课,听课教师兴冲冲而来,你拿什么给别人看?你的理念、思想、底蕴在课堂中是都能传达出去的。

所以很“功利”地说,一开始选择课题时,我先想到的是:作为情境教学展示课例,我呈现什么?让别人来学习什么?

先过滤概念——“课外阅读指导课”,应该类似于“班级读书会”,很多学校,很多教室每天都在发声。的确,阅读也早已成为我课堂的常态,和学生经常聊书,聊我读的书,聊他们读的书。更多地,我们用笔交流,我和学生都有自己的读书札记,每周一固定时间一同分享读书感悟、阅读之得。

但既然展示,这种随性的读书交流势必是行不通的。当然,如果选择以一个主题如“动物小说”“魔幻小说”,或者关于某一个主题的散文、诗歌……按班级读书会的形式操作,的确方便,不是太难,可终究又是“走别人的路,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风景”。

指导什么呢?于是,在班级固定的交流时间里,我着重关注学生正在读什么书。我发现,他们的札记中很多内容涉及对生命、价值、追求的思考,他们用笔记录感受,试图在书中找寻答案,从而指向自身的成长。

这些都让我想到第一次读北大哲学系教授何怀宏作品的感觉——他给孩子们写了一本哲学启蒙书《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多少次,捧起它,我会在文字中回到自己的童年,继而感叹:相见恨晚。我不止一次地在阅读时想:要是在我小时候就读过这本书,听他和我这样娓娓讲述,我的成长过程会不会更加明白清晰?我以成年人的模样,蹲下来,回到我的童年,也就是我的学生的现在,此刻内心有股强烈的声音,它在告诉我:去吧,去和这些孩子谈谈自己,谈谈成长,谈谈生命……

我将这些声音罗列下来,发现我们想讨论的问题已经隶属儿童哲学的范畴了。

“哲学”,好大的帽子!

可以有吗?可以有吧!

一开始有了这样的念头,我是不太敢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和周围老师讨论的。我担心听到令人泄气的话语。诸如:好厉害!儿童哲学阅读指导,多高深,你也敢碰?抑或是:搞不懂,会比较难,我们无法给意见。或者,好操作吗?课能上得有趣、热闹,引人入胜吗?会是普遍定义中的一堂好课吗?……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测。最终证明,我是错的。越是人少碰触的问题,愿意加入研究的人就越多;问题越是神秘,越能激发人们的好奇。

在和大家一起备课的过程中,我开始越发地感到,有些话题是无法回避的,而曾经我们的课堂又是从不碰触的,比如生、死、幸福、价值。我们总是大而冠之地给予一些固定的概念,通过德育的形式,比如标语,比如口号,

学生接受就行,就是对的。其实对学生来说,连这些是什么都搞不懂,更不会有空间辨析、理解、消化,仅仅是知道

、记住、照做。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模式。于是,长久以来,思维的固化就形成了——等就好,在等中,一切都会有人来告诉我的;告诉便是对的,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质疑,更无力辩驳。可时代在向前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势在必行。很多问题摆在成人和儿童之间,我们必须一起面对,一起讨论,帮助学生有思考力地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注意:是“有思考力地”,即是自己思考出来的,源于自己内心的,最终指向自己生活的。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才更符合人性,才能帮助人成为更好的人,才会在时间的长河里聚沙成塔,最终形成内心强大的自己,而不是让生命、生活变得极易因周遭人和事而改变。现代人太过脆弱,一切都因为思想太脆弱。

有了这样的理念,课也就有了方向,花爱民校长提议将课题定为“认识我自己”。因为这不仅是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庙柱上的箴言,更是对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著名“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呼应。而且《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整本书5辑37篇小文,就包括了如何面对生与死,如何认识自己和别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度过平凡和苦乐,如何培养高尚的品格……深入浅出,娓娓道出了生命的真谛。

备课的过程并不轻松,甚至比较痛苦。我不断地追问:一本书能回答在时间的长河中回响了千万年的问题吗?一堂课能引导我和

学生专心地向内探索“自己”吗?原来浩瀚的宇宙就在“我”之中吗?

在追问中摸索着前行,经历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过程后,我也顿悟了:阅读、课堂或许永远都不能解决生命之问。但是在其中汲取到的思考和力量一定会带着我们看到生命的亮光,尽管微弱,可星星之火也能燎原!

最后,回到开头的“功利”,回答自己:不论何种内容,总能找到一种适合的方式,将它呈现给不同的人。

课堂回放

【环节1】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哲学吗?

(学生回答。)

师哲学是什么,其实它没有标准答案,比如我们学会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会有理有据地反驳他人,这些呢,也都属于哲学。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

【环节2】阅读小诗,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聊了聊什么是哲学,这堂课,就让我们开启一个小哲学家之旅。先来看一首小诗,自己轻声地读一读。

(出示小诗。)

我用谁的眼睛观看世界?

朋友的?亲人的?动物的?树木的?小鸟的?

我用谁的嘴唇捕捉露水,

当它从落叶上滑落小桥?

我用谁的双臂拥抱世界,

它是如此孤立无援,容易破碎?

我把自己的声音丢失在

森林、田野、大雨、暴雪、深夜的声音里……

那么我到底是谁?

在哪里我可以找到自己?

我该怎样回答这大自然的一切声音?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俄罗斯天才女诗人图尔宾娜。她写这首诗时还不到9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她对神秘世界的好奇。让我们带着好奇一齐读。

(学生读。)

师谁能给这首诗取个题目?

生童年的梦想。

生大自然的声音。

生我是谁。

师这首诗的原题就是——我是谁。

(出示诗题“我是谁”。)

师其实,“我是谁”是2000多年前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著名的“哲学三问”之一。

(出示:苏格拉底照片和“哲学三问”之“我是谁”。)

师其他两问是什么呢?想知道吗?

生想。

(出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指名读。)

师这三个永恒的问题跨越几千年,始终回响在时间的长河里。让我们带着沉思一起读这永恒的三问。

(学生齐读。)

师再让我们向着辽阔的大海,向着苍茫的大地,向着无边无际的宇宙高声追问。

(学生再次齐读。)

师人们追问着,思考着,无数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却依然执着探索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这本书,从“认识我自己”开始,加入这探究的行列。

(出示课题“认识我自己”,学生齐读。)

【环节3】品悟“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师课前,老师从这本书中选录了几篇文章印发给大家,已经请同学们读了读,想了想。都读了吗?我们先看文本一《生命的幸运》,能说说你在阅读之后想到了什么吗?

(出示:文本一《生命的命运》。)

生我们能活到现在真是太不容易了,生命的到来真是一个奇迹。

生生命那么不容易,站在人的角度去看,不要伤害任何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他们存在的道理。

生我想到了自己。当年我爸爸要去当兵,奶奶怎么也不同意。现在想想,如果爸爸真的当兵去了,就遇不到我妈妈了,遇不到妈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我了,看来我的到来也很幸运的。

……

师从大家的讲述中,我们会深深感到每个生命的到来都很不容易。至今,生命的起源已经历了几十亿年,尽管最终我们的出生就在那一瞬间,但却储藏着这几十亿年所有的生命元素。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爷爷奶奶,我们的爸爸妈妈,

哪怕有一点点最细微的偏差,我、你——就绝对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因此,我们的生命真是一个奇迹啊!

(出示:“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师请你骄傲地说——

生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师请你自豪地说——

生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师我们一起大声地告诉自己——

生(齐)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师记得哲学家卢梭曾对生命做过这样的描述——

(出示卢梭照片,指读:“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卢梭”。)

师谁来说说这一句话的意思?

生他想说,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

生生命不可能重来,每个人都是唯一。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奇迹,但同时又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命运。所以,我们真没有理由不珍惜这一次失去就不再来的旅行,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这两句话。

(出示:“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我们要珍惜生命”。)

【环节4】品悟“我的生命在成长中”

师生命的这趟旅行开始了。我们一起来欣赏班上一些同学生命成长的旅程。

(配乐出示班级学生的一组成长照。)

师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天地长大——

(出示:“我的生命在成长中”。)

师同学们,成长的过程可不会一帆风顺,有快乐也有烦恼。你们的烦恼是什么呢,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生我喜欢出去玩,可是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很少有时间陪我。

生马上就要毕业了,上中学后会到一个新的环境,就要和好朋友分别了。

生有时候我和妈妈的意见有分歧,妈妈总是仗着自己是大人,强词夺理把我压下去。

生我觉得自己很矛盾,上学时盼望着假期,放假了又盼望着上学。

生最近我们全家都在为我上哪所中学而烦恼,反复比较,拿不定主意。

师我们来看文本二《平凡的日子》文中的小女孩儿,和你们一样大,也遇到了烦恼,她的烦恼是什么呢?

(出示:文本二《平凡的日子》。)

生她感到星期天很无聊,没人陪她玩。

师那么,你们想过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吗?哲学家看问题喜欢追求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我们来看文本中引用哲学家罗素的一段话——

(出示罗素照片及罗素说的一段话。)

今天工业社会中的人排遣厌烦的手段则要比过去都多得多,但是他们也害怕厌烦。现在可以去看电影,人们家里都有了收音机。但是,对快乐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人们不停地从一处转向另一处,狂舞乱跳,饮酒作乐,而出于某种原因,他们总还是不满足,总希望到了新的地方会有更多的乐趣。

——罗素《走向幸福》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想一想,从他的这段话中你找到人会感到寂寞、无聊的原因了吗?

生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得到了一些,还想得到更多,所以烦恼就来了。

生主要因为人们缺乏对单调生活的忍受能力。

生因为人们有太过强烈地追求兴奋的欲望,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生可能生活太过平淡了,在平淡的生活中人们缺少发现快乐的能力。

师到底是哲学家,看问题抓本质,一针见血,人烦恼的根本原因就是——

(课件标红:“对快乐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

师问题的本质我们找到了,那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文章后半部分给我们道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说说看,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应该劳逸结合,有苦才有乐。

生把自己的时间合理规划,就不会感到无所事事了。

生做事前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事情做好后能给自己一点奖励,这样就更有动力了。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想,概括地说就是——张弛有度,有紧张、有轻松,有兴奋、有平静,有工作、有娱乐,让生活像歌一样富有旋律和节奏,有起有伏,有快有慢。

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出示故事,学生读。)

在一个加拿大电视短剧中,有一个女孩叫伊丽莎白,她长得很胖,容易逗人发笑,又在学校的演出中被派定了一个她很不情愿的角色——扮演男孩杰克。她感到十分委屈和伤心。

师让我们像刚才一样,用哲学家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这个小女孩儿感到委屈、伤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她不能接受自己胖的事实。

生她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点,是不如别人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生命运并不垂青她,她自己也感到丧气。

生别人的嘲笑让她完全丧失了自我。

师现在,我就是伊丽莎白,你来开导开导我,你会对我说什么?

生虽然你比较胖,但你也有可爱之处,你是独一无二的,你要爱自己。

生你要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且学会扬长避短;做好你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生你觉得你已经不如他人了吗?人的一生很长,我们得看谁笑到最后。

师谢谢你们,“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看来同学们已经学着用哲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了。作者在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来读一读。

(出示原文,学生齐读。)

你拿了一副好牌,但你不一定能赢;同样,你拿了一副糟糕的牌,但你不一定会输。

我们要坦然地接受一切已经给定、我们不可能再改变的东西:对自己的优势善加利用,小心地改进或者避开自己的缺陷,避不开时也不妨像第三者一样幽默地嘲笑嘲笑自己,并且宽慰地想到: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包括所有的伟人。

重要的是把握住自己,好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优点,只要他有意识、不气馁地去善加发现。

师我们的生命就在这样的出现问题困扰,探求问题本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成长着。我们要不断成长,让明天比今天更好,让生命开出灿烂的花朵。

(出示:“我要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

【环节5】品悟“我要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

师怎样才能做到呢?这本书为我们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忠告。

(出示目录,标红其中的“相信你自己”“把握你自己”“慎求完美”“永不放弃”。)

师有的忠告呢,粗读觉得不可思议,但细想之后又会觉得多么意味深长。我们来看文本三《慎求完美》。

(出示:文本三《慎求完美》。)

师文章告诉我们并不是不要追求完美,而是要慎求完美。生命有限,人的才能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度。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出示:“最好有时是好的敌人”)对这句简短而发人深思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人做事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要尽量做到让自己满意。

生如果凡事都要求做到最好,有时会破坏事物的本质。比如,要去参加一个宴会,总要挑选一件最好的衣服,挑来挑去,最终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生坏是一个极端,“最好”超过了“好”,绕了一个圈,说不定又达到另一个极端。所以是不是一定凡事都要“最好”,我们要想一想。

师你的回答令人深思啊!做到了“最好”,如果不再去努力的话,最终还不如那个“好”。

师的确,我们不是不追求完美,只是短暂的人生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做得尽善尽美,但可以有选择地去尽力完美地做那么一两件事情,做好、做强。这样,我们的生命就开出了灿烂的花朵。

师我们再来看文本三中的另一个故事《义务的分量》。

(出示:文本三《义务的分量》。)

师文本中只截取了文章的前半部分。让我们继续思辨:最终好马和宝刀会给哪个孩子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4人小组先行交流。)

生我觉得应该给最小的儿子,因为他没有在背地里伤害他人,尽管这个人是他的仇人,他很了不起。

生我反驳,难道他要放了自己的仇人,然后再光明磊落地杀了仇人?

生我同意给最小的儿子,因为一个人能救他人于危难之中,这是最好的品德,更何况他还救了自己的仇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生可不可以分给三个儿子,因为三个人都在道德上超越了自己。

生我觉得应该给长子,因为他做到了人最重要的——诚信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给第二个儿子,二儿子舍身救人,不求回报。

师其实,我们一直讨论的都是关于义务的问题。我们在道德上必须做的事情,

称之为义务。履行义务的困难程度是不一样的。三个儿子都尽了义务,只是三儿子履行义务时遇到的困难不同于他的哥哥,他得战胜自己。这种从精神上出发的道德义务是对人心灵最严峻的考验,你履行了,你的生命就能开出灿烂的花朵。

师这就如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的——

(出示:“义务和高尚的善行不一样,……而那些很难履行的义务,它们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果被履行,就与高尚的善行同样,甚至更加值得敬仰”。)

【环节6】介绍作者,总结全课

师(出示书的封面和作者照片)同学们,《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这本书的作者叫何怀宏,

他是一位专注研究哲学的教授,他专门为我们写下了这本哲学启蒙书。这本书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给了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智慧的心灵。要真正读懂这本书,就应该像我们刚才那样,边读边悟,从而逐步认识到——

(出示:“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我的生命在成长中”“我要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学生齐读。)

师这堂课,我们在这本书的帮助下,虽然只是浅浅地接近永恒的“哲学三问”,(再次出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不过,我们毕竟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窗外迷人的风景。希望同学们能继续认真阅读好这本书,边读边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都能用这样的问题追问自己,反思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教学评析

我们常说,儿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其中也含有他们是“天生的哲学家”的玄机。美国哲学家、儿童哲学教育的先驱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一书就认为,儿童天然地亲近哲学,具有独特的哲学思考能力。学者周国平也说:“我深信儿童与哲学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和大多数成人相比,孩子离哲学要近得多。”但我觉得,儿童只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哲学基因,他们要能真正形成哲学素养还需经过适切的教育。而学校和教师应自觉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这也是我曾在多篇评点文章中热切表明的一个观点。

现在,儿童哲学教育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国内有许多学校已开设了较为成熟的儿童哲学课程,也曾多次举办过相关研究活动予以推广。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还是一个空白。但令我感到欣喜的是,这次学校开展以“课外阅读指导”为主题的学科基地展示活动,吴鸽老师就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这一堂课以北京大学哲学教授何怀宏先生的《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为文本,首先通过俄罗斯天才女诗人妮卡·图尔宾娜9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我是谁》引出课题;接着,主要按三个环节“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我的生命在成长中”“我要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并相应地选择文本中的故事《生命的幸运》《平凡的日子》《慎求完美》《义务的分量》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阅读、思辨、交流和分享,从而在哲学层面上认识生命,认识自己。全课一如文本那样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渗透着哲学的思维和思想。我从中体会到,作为一堂严格意义上的儿童哲学课,必须具备这样三大元素:

一、要有哲学之魂作为教学的核心

哲学之魂就是哲学命题,它是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人类哲理智慧的结晶。哲学之魂都通过概念形式呈现。虽说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掌握和积累了许多概念,但对概念意义的理解还局限于生活经验和词典解释,对一些有深刻内涵的概念,如爱、生命、自由、权利、真理等的理解

,还显得狭窄、肤浅和模糊。当然,这些概念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接近和感悟它的意义。而这些概念又往往会成为哲学之魂。

“认识我自己”这堂课即是如此。

“认识你自己”,这本来就是一句著名箴言,曾镌刻在古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前的石碑上,似乎是一个神谕。当年苏格拉底看到之后感慨地说,这才是人生的境界、哲学的至理。他将其作为自己的哲学原则,认为:“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尼采也说:“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老子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吴鸽老师从《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中凝炼出这句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话语,作为贯穿本课教学的哲学之魂,既有千古的厚重,又有现实的意义, 引导学生沿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之轴去读懂自己,发现自己。尽管人不可能完全认识自己,但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一步步深入,这个深入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而这正是执教教师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要有哲学之问作为教学的动力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从古至今都在争论并将继续争论下去的问题。我赞同这样的观点:哲学就是运用理性或经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集中体现在所提出的问题中,哲学永远在追求着、追问着有疑义、有疑问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帮助人类发现生命和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可以说,哲学就是“问”,就是上天入地地问,就是追根溯源地问。整个哲学史,就是问题史。当然,哲学之问应是“根本之问”,必须涉及世界的本源、问题的本质。

这堂课开始就提出三个哲学终极之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让学生向着辽阔的大海,向着苍茫的大地,向着无边无际的宇宙高声追问;最后,又在总结中呼应:“虽然只是浅浅地接近这永恒的‘哲学三问’,不过,我们毕竟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窗外迷人的风景……”这就为教学构成了一个宏大而深远的背景,氤氲着浓浓的哲学意味。

同时,教学随着进程又不断提出有深度、有力度的哲学之问,比如在“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环节,通过指导阅读《生命的幸运》篇章,在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和人类生命的比较中,追问生命的必然和偶然、永恒和短暂;在对卢梭所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的理解中,追问生命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深有感触地认识到:我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是独一无二的,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奇迹,因此必须珍惜生命。在“我的生命在成长中”环节,针对学生和《平凡的日子》《把握自己》篇章中反映的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如因生活无聊和受人嘲笑而感到烦恼等,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追问问题的本质,从而寻找到调适心态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哲学之问,为思考加动力,给思想添燃料,让学生在不断的追问中获得发现,获得真理。

三、要有哲学之辨作为教学的支撑

哲学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但它却能引发我们思考。哲学讨论的常是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大都是相互对立的概念,比如自由与责任、幻想与现实、否定与肯定、普遍与特殊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思辨。思辨中有怀疑、有思考、有辨析、有批判,思辨就是哲学的本性。康德说:“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也只有哲学的思辨,才能达到这样的理性。思辨是哲学的生命所在,哲学之美就美在思辨。儿童哲学就应引导儿童学会思辨,运用思辨,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堂课就有着精彩的思辨,教学也因有了思辨的支撑而充满了张力。比如,在品悟“我要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的环节,教师设计了两个思辨点:

第一,出示学生已阅读过的书中篇章《慎求完美》中的一句话:“最好有时是好的敌人”,引发学生对这句简短而带点深奥的话进行思辨。学生各抒己见,基本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一是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二是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这两个观点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如果此处顺势引用两位哲学伟人的话语总结提炼一下可能更好些:

(1) 帕拉图:“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2) 列宁:“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三是走向完美。人的生命有限,人的才能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度,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做得尽善尽美,但可以有选择地尽力完美地做那么一两件事情。“欲速则不达。”这含有量变到质变的意义。执教教师着重强调了这层意义,意在要坚持适度原则,做事情要把握分寸,还要重视量的积累,不断地尽力完美地做好该做的事。

第二,出示书中《义务的分量》的故事,让学生思辨:老人最终会将好马和宝刀给哪个孩子,为什么?

先分4人小组讨论再全班进行交流,教师作相机点评。故事告诉我们,长子是“完璧归赵”,次子是“救人性命”,而最小的儿子是“救助了本是自己仇人的病人”,因此老人奖赏了他。这个故事体现出平凡和高尚的对立关系。通过思辨,

学生知道了其实三个孩子都尽了义务,只是最小的儿子遇到的是精神上的严峻考验,超越了义务,成为一种 “高尚的善行”。但是,就如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的,“义务和高尚的善行不一样,……而那些很难履行的义务,它们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果被履行,就与高尚的善行同样,甚至更加值得敬仰。”在这个意义上,其他两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奖赏。因此,我们要坚持尽好义务,“勿以善小而不为”,汇细流以成大海,积垒土以成高山,从量变到质変,就会由一个平凡的人变成一个高尚的人,我们的生命就能开出灿烂的花朵。

思辨是一种有效的哲学讨论,需要运用比较、归纳、推理、反证等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发展创造力和伦理理解力,而真善美等观念通过思辨也能更清晰地印刻在学生的心田,会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所以说,哲学会让心灵完善。

记得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过:“哲学,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如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哲学就是对伟大而神圣思想和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就是爱智慧,就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念想的灵魂“诗意的栖居”——在诗意中实现自我而回归到人类的本真。我们开设儿童哲学课对学生进行哲学方面的启蒙和教育,就是从哲学的角度照亮儿童的精神世界,让儿童的精神世界更加健康和美好。我们应向

吴鸽老师学习,认真研究儿童的哲学世界和哲学教育,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或围绕相关哲学问题开设哲学课,或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掘文本(如寓言、成语、时事新闻、数学文化等)中蕴含有哲学意义的资源,借鉴吴鸽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恰当深入地开展哲学教育,将学生引进哲学的大门,让他们看到一个关乎人类终极命运的深邃的、广阔的、高贵的世界,让“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的可能变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