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学设计论文范文,教学设计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寻找知识与道德的结合点——《衣食的来源》教学回顾

  • 投稿马力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92次
  • 评分4
  • 95
  • 0

顾建英

(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小学,215616)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与社会课程合并为品德与社会课程,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通过研读《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中,尤为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与生活态度。显见,品德与社会课程加重了品德教育的分量。那么,怎样把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原本属于社会教材的内容,不再指向学生的社会知识层面,而是指向学生的道德精神层面呢?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10课《衣食的来源》第一课时教学,我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首先,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初步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食物对人生存的重要,懂得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2)体会农业劳动者的辛苦,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激发学生对农民的热爱之情,自觉做到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一、教学片段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理解了农业是我们衣、食、住、行的源泉;讨论得出:在衣、食、住、行诸方面中唯独“食”没有找到它的替代品。)

师是啊,现在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不愁吃,不愁穿。可有谁知道在民不聊生的旧社会,有多少人因为缺乏食物而活活地饿死啊!(出示两幅画面:

第1幅反映农业丰收给“我”家餐桌带来丰盛的菜肴;第2幅反映1942~1943年我国河南发生旱灾,饿死约300万人)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这两幅图,进一步议一议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每一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生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物吃,我们只能像图2中那个到处流浪要饭的小孩一样,饿得皮包骨头,有气无力,哪有精神来上课呀!因此,我认为,农业能保障我们进行正常的学习。

生图2中的那位阿姨饿得实在无法忍受,只能拖着儿子到处逃荒,她哪有力气和心思从事劳动呀!因此,假如农业不能为人们提供足够的食物,人们就没有力气从事工作,国家和社会也就不能向前发展了。

生图1中的“我”,每顿饭都有丰盛的食品,吃得白白胖胖,这样就能够安安心心地读书了。

生图1中,“我”的爸爸、妈妈也因为每天有丰盛的食品吃,看上去红光满面、精神焕发。这样,爸爸、妈妈就有充沛的精力,一心一意地进行劳动和工作了。因此,我认为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出示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稻田里插秧的画面。)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和交流,知道了农业原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当我们一日三餐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时,可曾想到农民在栽培水稻的过程中,付出了哪些辛勤劳动?课前,老师已经请同学们通过采访、调查、亲身体验等多种途径进行了了解,现在来汇报一下。

生(拿起笔记本)我通过调查了解到每一粒大米都包含着农民这么多的劳动:选种、浸种、播种、插秧、管理、收割、脱粒等。

师你调查了解得真全面。

生我从爷爷、奶奶那里了解到农民的田间管理包括很多繁杂的劳动,如施肥、灌溉、除草、喷农药等。

师你的访谈工作做得很到位。

生我记得去年农忙的时候,妈妈叫我去捡拾稻田里遗留的稻穗,哎呀!才捡了一个多小时,我的手上、脚上弄得满是泥土,腰也酸得直不起来了,我就不高兴捡了,回家洗澡休息去了。

(教室里笑声一片。)

师看来捡稻穗这个活看起来轻松,实则也不容易啊!原来,每一粒米粒中都凝结着农民们这么多的劳动与汗水!难怪早在古时候就有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写诗来反映农民劳动的辛苦。你们最熟悉哪一首古诗呢?

生(异口同声)《锄禾》。

(出示《锄禾》一诗,教师先请每位学生双手捧起预先准备好的大米各自练读,而后请男、女生分别饱含深情地齐诵。)

师农民这么辛苦,劳动在农业其他战线上的林业工人、牧民、渔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出示林业工人伐木、牧民游牧、渔民出海打渔的3幅画面)能根据你们以前的生活积累和了解,说说林业工人、牧民和渔民又是怎样辛劳的吗?

生林业工人住的房子很简陋,他们一辈子在深山老林里看山守林很寂寞,交通又不方便,一棵小树苗长成一根有用之材,不知饱含了林业工人多少的劳动与心血!

生那些游牧民族的家不是固定的,蒙古包就是他们流动的家。等一个地方的草被牛羊吃掉以后,他们又得重新去找一个水草肥美的地方安家,他们这样居无定所,不停地搬来搬去,多艰辛啊!

生还有那些一辈子与风浪打交道的渔民,他们出海打渔,有时遇到风暴,就有可能有生命危险,而我们岸上的人却只知道鱼的鲜美,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学过的《江上渔者》这首诗。

(教师趁势让学生有感情地齐背《江上渔者》一诗。)

师同学们,农民、林业工人、牧民、渔民为了能够让我们吃饱、穿暖、住好,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

生你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太劳累!

生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尊重你们的劳动成果,做到吃饭时不挑食,不留剩饭。

……

师刚才几位同学说的心里话多么感人呀!我想,如果叔叔阿姨们听见了,一定会很高兴的。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想做点什么呢?

生我想把上了这堂课的感受写下来,然后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生我想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更多有关农业的资料,利用晨会、班会课积极向同学们宣传,做农民叔叔阿姨们忠实的“代言人”。

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觉得爸爸妈妈真是太辛苦了,又要种地,又要上班。我决定以后要多做些家务活,让爸爸妈妈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生我觉得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就是今天这堂品德与社会课留给我们的最好的作业,而且这个作业是我们的一个永久性的作业。

二、教学反思

道德学原理指出:道德教育只有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生命体验,让儿童在各种关系中产生积累,孕育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培育和提高他们的道德能力。本课教学,面向的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学生,他们对农村生活和农业劳动有一定的了解。我抓住了这一学情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不断补充、深化和整合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唤起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达成了社会知识与道德精神的有机结合。

(一)在学生的课堂交流中寻找结合点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如观察两幅新旧社会对比鲜明的画面后,讨论交流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交流汇报课前采访、调查、体验后的所得和感受等。学生在平等、民主、有序的课堂交流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农业重要性的理解,进一步懂得了农业劳动的繁杂与艰辛,激发了对农民的敬佩之情。

(二)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寻找结合点

2011版课标十分注重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实践性,要求教师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并形成基本的道德观。本课教学,教师顺应这一要求,活用教材,设计了体现学生实践性和体验性的教学环节。如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课前布置他们采访调查身边的劳动者,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体验农民的劳累与艰辛。上课结束时,又引导学生日后坚持做实践性的课外作业,即采用实际行动来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如此,促使学生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这也正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目标所在。

(三)在教学内容的拓展中寻找结合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补充现实生活中的其他相关资料。本课教材中提到了农民在栽培水稻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并拓展出示林业工人、牧民、渔民劳动时的画面,让学生知道这些劳动者也同样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许多辛勤劳动,我们也应尊重和感谢他们。

(四)在借鉴其他学科教学中寻找结合点

多年来,其他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在激发和培育学生道德情感方面的教法研究硕果累累,品德与社会教学也应当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本课教学,我借鉴语文学科中的创设情境法和感情朗读法,通过谈话交流、多媒体播放场景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锄禾》和《江上渔者》两首诗,并让学生饱含深情地进行诵读,催生了学生对农业劳动者敬佩之情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