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学设计论文范文,教学设计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解读《台阶》的四个视角

  • 投稿Ener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93次
  • 评分4
  • 13
  • 0

章林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克强学校,225500)

《台阶》是当代作家李森祥一篇反思地方文化、关注农民命运的小说,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教材。文中的“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羡慕别人家的高台阶;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自信执着,下定决心,开始了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持之以恒,努力了大半辈子,终于造起了有九级高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然而,“父亲”为此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老体衰,心情倍感失落。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视角解读“台阶”上的“父亲”形象:

一、于矛盾处揣摩内心世界

矛盾是文学创作中较为普遍使用的手法,运用矛盾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命运,传达作者意图。《台阶》一文中就有多处看似矛盾的语言,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矛盾之一:“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会相应高吗?很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矛盾的。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偏偏信奉这种说法,他的思想已经完全被这种封建残留的传统说法所束缚。在当时社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种错误的、矛盾的乃至有些愚昧的说法必然会导致“父亲”的悲剧命运。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两次品读这一细节:第一次并不揭开这种说法的矛盾之处,而是将它看成理解父亲渴望高台阶的直接原因;第二次是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主题时揭开这种说法的“矛盾”真相,学生自然而然地探究出“父亲”最终感到失落的根本原因。

矛盾之二:“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句中,“父亲”的脚步声既然“很轻”,为什么又“响进院子里去”?这一处看似矛盾的细节,恰恰是作者有意而为之。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揣摩出“父亲”的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的双重性。“很轻”既照应了“天没亮”这一细节,虽然脚步声“很轻”,但由于“天没亮”,周围还很安静,“我”听得真切;同时,也突出了“父亲”吃苦耐劳而又关爱家人的品质。一个“响”字,更让我们读出了“父亲”建造高台阶时内心的兴奋。

矛盾之三:“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

明明吃过了晌午饭,“父亲”却回答错了!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设想:如果当时“父亲”坐在原先只有三级的低台阶上,他一定不会回答错的。由此可见,“父亲”坐上九级高的台阶感到不适应。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甚至还揣摩出:当时“父亲”没有想到别人还会问他“晌午吃过了吗”这样的问题,他当时坐在九级高的台阶上,可能正准备享受别人“你们家的台阶真高”这样的赞许,这恰恰又为文末“父亲”倍感失落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二、于留白处读出言外之意

“留白”,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一般是作者欲言而有未言之处,作者“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地方,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教学中,若能巧妙抓住作品留有空白之处,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必能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留白之一:“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我们家的台阶低!”寥寥七个字,沉重的语气,凸显出“父亲”那颗沉重的心。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重点朗读这七个字——这是父亲“自言自语地感叹”,照应下文“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并提示:朗读时应读出父亲谦卑的个性。“又像是对我”其实是“父亲”想通过造高台阶来改变自己命运、提高全家地位的一种心灵告白,建造高台阶是“父亲”提高一个农民家庭地位的宏伟愿望,这里实际上也寄托了对儿子的一种殷切期望。

留白之二:“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

句中“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有什么言外之意?又为什么“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深入思考、讨论后发现:已经拥有九级高台阶的“父亲”还习惯于原来的三级低台阶,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他都没能适应九级高的新台阶,读来让人有一种隐隐的辛酸。

留白之三:“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这人怎么了?”父亲辛苦一辈子最终的失落就凝聚在这令人纠结的5个字上。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这5个字的丰富内涵。其一,“父亲”是在问自己:“我怎么了,怎么就这么不中用了?以前能背三百来斤重的青石板,而且背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现在咋就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呢?已经拥有九级高的台阶了,我的地位怎么没得到提高呢?”其二,“父亲”是在问乡邻们:“你们怎么了,我已经拥有九级的高台阶了,你们怎么没有尊重我、羡慕我,怎么还和以前一样看待我呢?”这一切的疑问,“父亲”自己无法找到答案,显得无比的失落和无奈,所以“又像是问我”,想从“我”这里得到答案。

三、于虚实处丰富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虚实相生的手法能够大大丰富文本的内容,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台阶》一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巧妙运用了这一手法,在实写中传达虚的境界,相互映衬,有效地彰显人物的精神面貌。教学中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加以品读。

虚实相生之一:“父亲坐在绿阴里,经常望出去,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里实写了摇来摇去的柳树枝,也实写了“父亲”专注的目光,一个“摇不散”将两者结合起来,就传达出“虚的境界”。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摇不散的仅仅是“父亲专注的目光吗”?学生细细揣摩后发现,其实这里摇不散的还有“父亲”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建造高台阶的自信和执着。

虚实相生之二:“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句中“浮”这一细节极为形象,“露水很大,雾也很大”是实写,“父亲”在雾里踏黄泥也是实写,一个“浮”字化实为虚。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想象“父亲”为造新台阶而踏黄泥时内心的兴奋,想象“父亲”一辈子为造新台阶而做准备的种种艰辛:砍柴、捡砖瓦、捡屋基卵石、编草鞋……“父亲”吃苦耐劳、勤劳俭朴的农民形象,就深深地印进学生的脑海之中了。

四、于对比处探究农民命运

对比,也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比往往能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极鲜明的印象和极强烈的感受。在挖掘小说主题时,我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农民的命运。

对比之一:“父亲”造高台阶前后身体状况的对比

“父亲”在高台阶建成之前无处不表现出身强力壮、精力旺盛:三百来斤重的青石板一口气背回家,背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一年中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半个月编草鞋和过年;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早上天没亮就起来去院子里踏黄泥……而当高台阶建成后,父亲连一担水都挑不动。“父亲”确实老了,他为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努力奋斗了一辈子。在我的引导下,通过“父亲”前后身体的对比,学生发现:“父亲”除了年龄日趋衰老以外,当他真正拥有九级高的新台阶后,突然间也失去了人生追求的目标,所以他倍感失落。

对比之二:“父亲”坐在新旧台阶上感受的对比

搬进新屋的当天,“父亲”就坐到台阶上去抽烟。当他抽了一筒烟,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时,突然“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原来他发现“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不磕”;这与原来父亲“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然后就匆忙地下田去”形成鲜明对比。再者,“父亲”坐在高台阶上“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以至于一级一级往下挪,一直坐到门槛上去了;这与原来“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而且“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在这些对比中不难发现,当“父亲”拥有高台阶后,表现出的是种种不适应,感到无比的失落。此时,再引导学生探究“父亲”感到失落的另一层原因:“父亲”作为普通的中国农民,他的地位并没有随着台阶的提高而提高。

对比之三:不同语气的对比

面对“父亲”的失落:这人怎么了?文本结尾处给出答案:“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句中分别使用了逗号和句号,我引导学生探究:能否将句中的标点符号分别改为“问号”和“感叹号”?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原句平淡的语气中流露出对父亲的同情,更能表现对父亲辛苦一辈子日渐老去而地位依旧、命运依旧的惋惜和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