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学设计论文范文,教学设计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读为本”:感悟离别情——《黄鹤楼送别》第2课时教学解析

  • 投稿鹿壹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00次
  • 评分4
  • 73
  • 0

胡传路

(江苏省泗洪县双沟实验学校,223911)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此文属于“文包诗”,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诗歌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黄鹤楼送别》一文共5个自然段,其中,1~3自然段描写了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描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作者凭借语言表情达意,读者凭借语言倾听作者心声。阅读教学则需凭借文本的语言,引领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根据“文包诗”的特点,《黄鹤楼送别》一课教学中,我力图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整体感知时的略读,突破难点时的品读,升华情感时的引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受中华古诗文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渲染气氛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件播放古筝乐曲《高山流水》。)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鹤楼送别》,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出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指名读。)

师我们已经初读全文,哪位同学尝试用这些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在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李白于黄鹤楼为好友孟浩然送行,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当孟浩然的行船消失在天际,李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即兴创作了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解析:凄婉惆怅的乐曲《高山流水》,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绪带入文本。“读好词语—概括内容”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小试牛刀”,为进入文本作准备。]

二、朗读话别,感悟深情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表达李白与孟浩然分别时内心情感的一个词语。

生依依惜别。

教师板书。)

[解析:本环节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体现了从整体入手的教学理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把最能体现他们之间依依惜别的句子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学生自读感悟,教师巡视指导。)

生“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师出示这句话。)

师“藏”的是什么?

生依依惜别之情。

师既然是“藏”,说明他们愿意让对方知道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不愿意。从“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看出。

师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在欣赏风景,只是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情。暮春三月已是最美的时节了,尽管景色迷人,但他们无暇观赏,因为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他们的内心无比惆怅。一个“藏”字包含了多么深厚的情意,谁能读出这种情意?

(学生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感悟到什么?

生分别时两人的感情很复杂。

生这是一段真挚而含蓄的友情。

生这就是依依惜别。

师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

(指导学生朗读。)

[解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潜心会文的过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这一环节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围绕一个“藏”字,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丰富的人物情感。]

师孟浩然年长李白12岁,他被人描摹为“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既有清誉,又有诗名,这正为李白所倾慕。公元725年,李白坐船千里迢迢慕名造访,在襄阳鹿门山两人一见如故,结为莫逆之交,共游江夏,诗酒同欢。饮酒唱和、携手遨游之外,他们更是在寻求一份心灵契合、志道同一的友情。“笑傲王侯,超世之心”,是他们友谊的基石。

(出示第3自然段:“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满饮此杯吧!”)

师句中出现了几个“您”?

生6个。

师从6个“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师谁能读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指导朗读。)

师李白如此敬仰孟浩然,他敬仰孟浩然的什么呢?

生诗篇、人品。

师孟浩然,唐代最早创造山水诗的诗人,其中有一首《春晓》,谁来吟诵一下?

生“春眠不觉晓……”

师杜甫这样评价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孟浩然的诗句句优美,每句都值得代代相传。所以李白说,您的诗篇——

生“誉满天下。”

(教师指名读:“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满饮此杯吧!”)

师这句话使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除此之外,你还能读出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一份离别的感伤。

……

师这杯中盛的仅仅是满满的酒吗?一切的一切都在这酒中,请大家再一次饱含深情地读读李白的话。

(学生读。)

师同学们,你们就是李白,轻轻地站起来,举起你的酒杯。一只手不够尊敬,这是捧,再高点,面对你的兄长老师,你会深情地说——

生(齐)“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诗,言下之意是什么?

生孟浩然也不忍心与好友分别。

师带着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安慰李白。

(指名读。)

师好一个永世不绝!除了安慰,你还读出了什么?

(板书:永世不绝。)

生友谊天长地久。

师现在,这边的同学是李白,这边的同学是孟浩然,再次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感受这份浓浓的离情别意吧!

(配乐,分角色朗读。)

[解析:围绕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对话,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讨论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句的意思,更透彻地感悟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三、心随船去,感受离别

师不忍别,终须别。虽然他们都依依不舍,但友人还是要远行。请同学们读读第4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学生自读第4自然段后讨论交流。)

生伫立。

生凝视。

师从这些神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无奈。

生伤感。

生不舍。

师同学们,你能猜猜此时伫立在江边的李白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吗?我们一起欣赏李白送别孟浩然的场面。

(学生看课件,解说画面。)

[解析:这一环节教学,采用了“读—说—看(课件)—说”的方式,让学生置身古诗意境,去感悟,去解说,从而加深理解。特别是“看课件”的教学处理,让学生学得入情入境、有滋有味,同时,为叙说送别情境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四、重温古诗,理解诗意

师诗人李白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合作,一人说一句诗的意思,要学会倾听和补充。

(学生交流后汇报。)

师带着依依惜别之情,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示范读,指导读。)

师那么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呢?

生伤感。

生不舍。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解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古诗,让学生既能有所收获,又能发现问题,并及时得以纠正。诗歌朗读中,教师的示范朗读带动了学生的情绪,消除学生朗读时的羞涩感。]

五、积累拓展,迁移情感

师自古多情伤离别,多少文人墨客因离情别绪而留下千古名篇。老师已请你们课前收集了一些送别诗句并制作成书签,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

(指名交流,学生相互赠送书签。课件出示《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学生齐读。)

师千金易得,知己难觅。希望同学们都能交到自己的真朋友,也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师这一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进一步感受了诗人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那份情意。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从李白和孟浩然的身上,你一定对友情有了更新的认识,请在书签的后面写下一句给朋友的寄语送给你最好的朋友。

(学生写,互送书签。)

[解析:“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教学中不但要重视挖掘文章中人物的情感世界,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发展,从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面对离别。]

教学反思

这一课教学,主要试图体现两个方面的教学理念:

(一)“简简单单教语文”

1.目标简明。语文教学最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教师应依据课文的特点与单元训练的重点,制订简明的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抓住主线“送别”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感展开教学,目标简明、易达成。

2.过程简洁。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在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遴选出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精简教学过程。《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文中有很多词句可作细细欣赏、品味。本课教学力争内容集中、精要,依据教学目标作了大胆的取舍。

3.方法简便。陶行知先生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的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努力追寻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本课用的大多是“家常”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使用旨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拓展延伸,达成教学的高效。

(二)“使语文教学以‘语文’的方式走在 ‘语文’的路上”

1.注重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的解读。如巧妙引导学生咀嚼、玩味“藏、您、伫立、凝视”等词语,赋予它们具体、丰富的内涵,让这些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立”了起来,让课堂充溢情感共鸣与思维碰撞。

2.注重美好情感的熏陶。如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悟情,努力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珍惜友情的美好情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些许不足。首先,对“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把握还不够。“文包诗”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现代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由文理解诗。这一次教学较为重文,在文诗结合方面处理得还不够细腻。其次,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过多,下意识地把学生往预设中牵引,致使学生的情感思维不能流畅的步步深入。这些不足之处,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改进。